黑龙江 张弦
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黑龙江 张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围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包装技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包装是一门朝阳产业,1980年12月,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成立,并于1982年在协会下设立了包装教育委员会。轻工、外贸、商业、交通等部门相继成立包装研究情报中心。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部发布了14个新职业中,包装设计师就名列其中,足以说明国家对包装技术领域的重视。可以说包装设计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材料学、印刷技术、防腐保鲜技术和美学、心理学、设计学、市场学等诸多专业学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围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敢想,敢干,但其条件是要到相关包装印刷企业去走访、调研,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需要的急缺人才要求,并按照产业职业岗位对员工理论,技能的最高要求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
就东北三省而言,东三省是老工业基地,轻工业的发展相对较晚,近几年,包装印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哈尔滨于2011年在平房开发区成立了印刷工业园区。多数包装印刷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包装技术人才是包装印刷企业非常缺乏的一种包装人才,现实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包装印刷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由于现代包装印刷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行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包装印刷业,不仅需要高级包装印刷类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包装印刷管理及营销人才。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在文化基础课程前提下,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现代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包装概论、包装材料、包装结构设计、图像处理及制版技术、印刷原理与工艺、包装机械、包装技术、印刷品质量控制及检测、印后加工工艺、排版工艺原理、包装适用软件;专业选修课有:包装色彩设计、PLC技术及应用(二选一),包装装潢设计、平面色彩构成(二选一),丝网印刷、凹版印刷(二选一),企业管理、电子标签技术(二选一),包装测试技术、运输包装(二选一)。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有:专业参观实习、计算机操作实训、金工实习、包装CAD绘图实训、包装结构实训、低压电气实训、包装工艺实训。
2.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在专业课的的课堂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角色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分析、讨论和语言表达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创设情境,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热情。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工学结合”是以工作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由传统教室转向教授与实训一体化的课堂。实习实训,是对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检验过程。学生通过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工作中发现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和需求。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也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1.项目教学法
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包装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一般来自不同的工种和职业领域,通过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来完成整个项目,达到训练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实施时,应在掌握基本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或与其他学生或教师合作完成。此类专业实践课程有:包装结构实训。主要步骤有:包装产品的确定、产品性能的掌握、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结构的确定、盒型的制作(CAD制图)、包装容器的装潢制作(Photoshop软件)、三维立体图的仿真制作(3DMAX软件)、包装设计书的制作。
2.顶岗实习法
即通过在生产一线顶岗作业实习,让学生综合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尽可能使之与学生毕业后就业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实施时要选择与所完成的实习任务目标相吻合的实习单位(或岗位)。
包装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必须以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实际需要的职业操作技能为目的,强化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实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形成。
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包装技术应用型人才直接胜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实行产学合作教育是必由之路。
1.“订单式”模式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对企业来说,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企业运营成本减少。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包装技术专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就业导向的优势。但存在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影响其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等局限性的缺点。
2.“2.5+0.5”模式
学生前两年半时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它具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的效果。
(编辑 吕智飞)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