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张雁雁
北二西水驱三次加密调整井位于北二西西部,于2004年10月开始陆续投产,到2005年底全部投入生产,共有采油井59口,注水井41口,采用250×250m五点法面积井网注水方式,开采对象为萨、葡、高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北二西西块三次加密井平均单井设计初期产能2.5t/d,含水75%;初期平均单井日注水量为28.5m3。
截至2010年8月末,注水井开井41口,日注水1929m3,采油井开井52口,平均单井日产液827t,日产油100t,分别占区块的25.75%、24.33%、17.42%。
三次加密调整井投产初期产能低,未达到设计指标。北二西一、十一队三次加密采油井31口,萨、葡、高油层平均单井射开单砂层19个,砂岩厚度16.7m,有效厚度4.0m,地层系数0.672μm2·m。于2004年10月陆续投产,初期产能较低,平均单井日产液7.0t,日产油1.3t,含水80.3%,注水圈一个月后,产量变化不大,未达到方案设计指标要求。达到方案指标的只有6口井,占19.4%,这6口井中,限流法压裂完井5口井,初期单井日产液8t,日产油4t,含水50.0%;而北二西二、十二队三次加密采油井28口,平均单井射开砂岩厚度18.6m,有效厚度4.2m,地层系数0.687μm2·m。于2005年11月陆续投产,初期产能较低,平均单井日产液9.4t,日产油2.5t,含水73.8%,投产初期基本上能达设计要求,注水井平均单井日注量38m3,比一、十一队三次加密注水井多注11m3/d,同时也反映出二、十二队三次加密调整井的油层发育状况略好于一、十一队三次加密调整井。
根据不同时期的开发特点将三次加密的开发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投产阶段、产能提高阶段、平稳生产阶段、综合挖潜阶段。
2004年10月北二西一、十一队三次加密调整井陆续投产,其中采油井31口,注水井20口;2005年11月,北二西二、十二队三次加密调整井陆续投产,其中采油井28口,注水井21口;该阶段日产液304t,日产油64t,含水 78.5%。
为提高区块的注采比,及时补充地下能量,注水井采取酸化9口井,水量增加了193m3,大修1口井,水量增加了54m3,采油井及时放大生产压差。对3口采出井实施压裂,日增液21.2t,日增油4.9t,含水下降了4.3个百分点,流压上升到0.76MPa。
该阶段注水井无大幅度调整,采出井无措施开采,保持平稳注水、平稳开采的良性开采状态。
对采油井采取了压裂等措施,对水井实施酸化、压裂等措施,以完善该层系的注采关系。注水井措施25口,日增注572m3,采出井措施14口,日增液111t,日增油16.1t,含水下降0.9个百分点,流压上升1.82MPa。到了2009年11月由于泵压低的影响,注水量减少,产量下降。虽然通过油水井的治理措施,见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但含水呈现上升趋势。
北二西水驱三次加密调整井至2010年8月,综合含水84.9%,与投产初期相比上升了11.51个百分点,平均每月上升0.16个百分点;不论是同期对比还是相同含水阶段对比,年含水上升速度均高于北二西水驱其它层系。
三次加密调整井的砂岩及有效注水强度均高于其它层系,而有效产液强度也高于其它层系,产液强度高于其它层系0.6-0.9t/d.m,采液强度过大同时也加剧了含水上升速度。
统计投产以来的措施,采取措施后含水由最初的2006年下降11.7个百分点,到2009年下降2.6个百分点,含水下降值逐渐减缓,控制含水上升速度难度越来越大。2010年措施后含水下降6个百分点,与2009年的2.6个百分点相比有所好转,主要原因是北2-350-31井实施了补孔、压裂结合的措施,采取与本层系及一次加密井对应补孔。采取措施后日增液33.6t,日增油7.2t,含水下降了8.8个百分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重点应考虑与一次加密井网相结合,相互完善注采关系。
4.1.1 控制连通注水井的注水强度,降低三次加密采油井的采液强度。
4.1.2 加大连通注水井的细分力度。
4.1.3 做好注水井的精细测调工作,保证各小层按方案注水。
4.2.1 继续完善井网的注采关系,应多实施补孔、补压结合等措施,对于高含水井也可尝试补、压、堵结合的措施方式。
4.2.2 加大采油井的改造油层的力度。
4.2.3 改善注水井的吸水状况,通过注水井酸化、压裂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另外通过小层单卡及层段重组减小层间矛盾。
5.1 三次加密井油层发育极差,注采系统难以完善,产量递减迅速,稳产难度大。
5.2 同水驱其它层系相比,三次加密井开采强度大,采油速度高,随着进一步开采含水上升速度会有所趋缓,但仍会高于其它层系。
5.3 三次加密是增加可采储量的有效途径,与一次加密井网相结合,针对三次加密调整层系补孔,可以增加注水井点,相互完善注采关系,真正起到缩小井距的作用,对研究三次加密井的调整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