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研究

2012-08-15 00:49贾会远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物流业郑州物流

贾会远

(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研究

贾会远

(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利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郑州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了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对策,以期有助于其扬长避短,促进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SWOT分析

郑州地处中部,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作用.建设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不但可以促进中原崛起,而且对推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在多家城市争夺“国际物流中心”的大潮中,郑州市在悄然发力,借助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提出建设全国一流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成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拨中心,辐射中原城市群的本地配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至2030年,“国际物流中心”将最终打造成型.本文就郑州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有助于其扬长避短,促进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1 优 势

1.1 商贸及区位优势明显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1].郑州承东启西、通南达北,是东部人才、资金、技术与西部资源、市场对接的枢纽,具有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国内外万余家商贸机构在郑州设有办事处或经营场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商品交易所,目前已经成为以农产品为主的交易平台,其期货产品如郑州白糖等,是国际市场核心价格指导价之一[2].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核心城市,郑州具备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地域基础,将“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作为定位,把“中西部地区连接世界的门户”作为发展愿景,倾力塑造一个“中西部进出口自由贸易区”[3].

1.2 交通优势突出

郑州交通优势突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60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1.78万公里,均位居全国第一位.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位于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拥有郑州铁路编组站和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两大亚洲之最,形成了北通京津、南达华中、东连华东、西至西北内陆的铁路网络.货运在郑州可联检封关直达国外;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八大空中枢纽之一,一类航空口岸.以新郑机场为中心,1.5小时的航程覆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3/5的人口、3/4的GDP.交通之便,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1.3 物流经济基础环境良好

郑州有39个行业大类、182个行业中类,产业体系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对物流需求量日趋增大.近年来,郑州经济社会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2010年突破4000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前移,分别位于第16位和第8位.如今的郑州,以占全省4.5%的土地和8%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1/5的GDP、近1/3的财政收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跨入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EMBA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等行列,市场经济成效显著,物流需求逐步增加.这为整个地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 劣 势

郑州现代物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部分周边省份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2.1 郑州国际物流业缺乏强大的物流企业支撑

郑州现有的物流企业运行效率低、服务能力差.缺乏龙头企业、跨国物流公司,缺乏跨国采购和跨国配送业务,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众多物流企业各自为战,行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由于相互间交流与合作较少,尚未形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合作格局,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难以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此外,业务模式单一.多数物流企业仍以局部的、分段的物流服务为主,只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还不能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不能有效地根据客户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运营,特别是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较少涉及,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2.2 郑州国际物流信息化基础有待加强

近几年,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很大.但由于物流信息化涉及到制造、运输、流通等各行各业,以及质检、税务、公安、工商、交通等政府部门,而不同企业、行业、政府部门已有的信息系统没有统一、开放及标准化的接口,在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倾向于一些物流节点的建设,节点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物流基础设施未能形成协调的网络,制约了郑州综合信息枢纽的形成.此外,郑州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亟待发展.在物流企业中,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凭借自身较低的利润,并不足以支撑企业去独立开发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普及程度低,导致物流效率低、成本高.企业间、行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物流信息沟通不畅,严重阻碍了物流信息化发展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

3 机 遇

3.1 政策的支持

国家《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明确将郑州确定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这为郑州大力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郑州建成内陆“无水港”,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型现代物流中心.这为郑州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河南省政府《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指出,河南省物流业规划的总体布局,不是遍地开花,而是突出一个中心,即“1+10”的模式.“1”是指郑州这一个国际物流中心;“10”是指十大行业,即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郑州市委、市政府也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点大力发展,并制定了《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郑州市现代物流业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2010-2030年)》,以期把郑州建成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城市、国际物流节点城市.

3.2 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转移的重大机遇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中国转移、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国际著名物流企业进入郑州物流市场的步伐加快,UPS(联合包裹)、FedEX(联邦快递)、DHL(中外运敦豪)、TNT等国际四大物流大鳄基本上齐聚郑州.郑州具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能源充沛、劳动力充足、商务成本低等多重组合优势,承载和辐射空间巨大,正在成为承接两大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处于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具备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地域基础.国内的顺风、邮政等快递公司,国外的俄罗斯空桥航空公司等,都已把郑州机场作为运输基地.此外,双汇、众品、河南省邮政速递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设点布局,“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快递+电子商务”等业态模式得到迅速推广,物流企业、设施等要素逐步向郑州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产业转移的梯度效应日趋明显.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郑州更好地借助外力,提升国际物流的发展层次.目前,我国的物流中心仍是以海港为主,与先进国家的物流格局相比,缺少内陆型中心.对于郑州来说,这恰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发展良机.

3.3 区域经济崛起振兴的机遇

国家“中部崛起”策略提出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商流、信息流集散地”,这为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发力中原,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指的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就是中原城市群,而中原城市群的龙头是郑州.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序幕的全面拉开,新一轮发展浪潮涌起,无疑给郑州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郑州物流中心的建设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振兴.郑州物流业正在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4 挑 战

当前,对于郑州来说,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也面临严峻挑战.

4.1 大陆桥区域国际物流协作缺乏

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连接了东起江苏西至新疆10个省市自治区,覆盖沿桥40多个城市,并贯穿辐射中国以外的亚欧两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也是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郑州国际物流中心近期目标定位为:依托新欧亚大陆桥、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和铁路一类口岸,成为进出口的“东方陆港”.新亚欧大陆桥作用虽然明显,但仍未充分释放.其重要原因,一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协调、协作的基本制度不健全,还不能很好地实现物流协同运作[4].例如,沿线很多城市都将其定位为区域物流中心,造成了重复定位问题.二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海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各物流承载环节间缺乏有效连接和沟通.新亚欧大陆桥现代物流以铁路为主线,横跨洲际大陆,实行海陆衔接,形成沿桥供应链上下游的有机整合,实现共同发展.由于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跨区域基础设施很难实现无缝对接,影响了区域整体形象,成为郑州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一个重要挑战.

4.2 国内城市间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竞争加剧

当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区域内中心城市加入“国际物流中心”制高点的争夺.从全国看,以京津塘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两江新区等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成为引领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周边区域发展看,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鄱阳湖经济圈、西安都市圈、太原都市圈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厚积薄发.因此,郑州处于北京、武汉、西安、济南的包围圈中,受到四面夹击.周围这些城市都存在着发展国际物流中心的优厚条件,且其物流业的起步远远早于郑州;而郑州物流业规模低于武汉、重庆和西安,有竞争实力的物流企业不多.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武汉、重庆的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强化,郑州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将面临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

5 发展对策

郑州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加快建设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对策.

(1)建立现代物流企业,支持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运作.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模决定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国际物流中心的形成,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作支撑.要做大做强一批龙头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鼓励物流企业间的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4],形成利益共享,实现服务一体化,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引进和培养世界级的物流企业:落实“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大型央企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世界级的物流企业;鼓励郑州市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出去,在国际上寻找供应商和客户群,不断扩大国际物流业务规模及连结点,打造以郑州国际物流业为核心的国际物流运作平台.

(2)打造国际领先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和物流营运设施系统.一是优化运输结构,健全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充分发挥铁路在粮食和煤炭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路在中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航空在鲜活易腐及高附加值货物长距离运输方面的优势,加快货物流转速度,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根据物流节点布局和商品运输特性,实现1小时内可抵达所有周边城市,3小时内可以抵达河南省所有重要城市,以500公里为半径的8小时货运范围可以辐射中部市场3.6亿人口,以1000公里为半径的12小时货运范围可以辐射全国大部分市场7.9亿人口.二是加强物流营运设施体系的建设.以目前的国际物流园区和空港物流园区作为“一级节点”,以郑州为中心,以郑州及周边城市物流基础设施与企业为基础,构筑四重物流服务圈和四大物流服务通道;逐步完善社会化商业物流配送体系.采用“商贸+物流”的配销模式,加大中小商贸企业改制步伐,建立冷冻食品、化工产品和粮油等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另外,加速推进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配送中心以及便利店、专营店等多种商业形式的发展;打造连接世界的内陆型保税港,构筑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园区、出口加工区B区为中心的对外开放三大平台,积极争取内陆型保税港区政策,为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营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3)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构建郑州国际物流信息平台.一是实施郑州国际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充分利用郑州已形成的国际、国内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和城市信息网络,在郑州商都信息港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标准统一、接口开放、功能完备的基础物流数据平台和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二是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加快物流业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三是依托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制定物流业务信息共享协议和标准,开发物流标准业务信息系统通用软件,方便物流行业、企业通过自己的网络与信息平台进行权限访问和基础物流数据及信息交换,全面降低物流基础运作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的神经中枢.

(4)全面加强区域内和国际间的物流交流与合作.一是推进市域间物流的有效衔接和全省物流业协调发展.推动中原城市群九市联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挥洛阳、安阳、商丘、南阳等区域物流枢纽对郑州中心枢纽的补充作用和向省外周边地区的扩张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5].二是深化与其他物流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省际间物流业务合作.首先,发挥郑州在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东输中的枢纽作用,加强与中西部其他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业务合作,实现无缝连接;其次,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产业协作,重点发展与沿海发达城市的物流业务,加快发展与重点海港城市的陆海联运业务,提高商品在郑州的中转、分拨能力,增强郑州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三是加强与大陆桥区域城市的战略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加快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出口加工区、进口保税区“大通关”平台建设,促进郑州国际物流的发展.

6 结 语

对于郑州市来讲,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郑州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扭转劣势,应对挑战,为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创造条件,积极寻求对策.

[1] 院振强,曾佑新.郑州物流中枢区位交通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1):13-14.

[2] 郑泽华.加快郑州物流中心建设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26-29.

[3]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宣传片[EB/OL].[2012-09-06].http://www.sd235.com/py/wenan/chengshixuanchuanguihuapian/20100429/2687.html

[4] 董红信.浅析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4-47.

[5] 柳伟亮,黄正袁,李世杰.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关于郑州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6(5):9-15.

Study on the Building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enter in Zhengzhou Based on SWOT Analysis

JIA Hui-yuan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7,China)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this paper analyses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at the same time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Zhengzhou in building regional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enter,and wishes to avoid its weaknesses,and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Zhengzhou;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enter;SWOT analysis

F252

A

10.3969/j.issn.1671-6906.2012.05.009

1671-6906(2012)05-0038-04

2012-09-20

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RKXYJ178)

贾会远(1974-),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物流业郑州物流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梦启郑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