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红彬
(湖北省麻城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麻城438300)
基底细胞乳腺癌的临床诊治
熊红彬
(湖北省麻城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麻城438300)
目的研究基底细胞乳腺癌(BLB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基底细胞乳腺癌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基底细胞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好发于38-55岁女性,回访1~36个月,3例出现复发转移,1例死亡。临床分Ⅱ期(62.7%),组织学类型以浸润导管癌为主(83.5%)。结论基底细胞乳腺癌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具有独特免疫组化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特性,侵袭性强,复发率高,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化学治疗是BLBC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
基底细胞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中西医治疗;预后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不同类型乳腺癌的治疗反应性和预后不同,基底细胞乳腺癌是近年来从乳腺基因表达谱研究角度提出的一种乳腺癌亚型,其治疗现状无标准的治疗指南,临床报道不多,已逐步引起重视,结合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基底细胞乳腺癌,浅谈对基底细胞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15例基底细胞乳腺癌病例,11例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BLBC的诊断标准为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即二联阴,同时需表达一种或一种以上基底细胞型细胞角蛋白。
1.2 方法
1.2.1 组织病理组织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下病理形态学(×20)肿瘤的分级根据Bloom和Richardson系统。
1.2.2 免疫组化采用SP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不同的抗原标记结果的细胞定位及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判断结果,棕黄色为阳性表达。阳性结果判定:ER、PR、P53、Ki-67为细胞核阳性;c-erbB-2为细胞膜阳性;CK5/6、CK8、EGFR、波形蛋白为明确的肿瘤细胞膜和(或)胞质阳性。按显色有无及强弱分为3级:0,无阳性细胞或<10%;1,阳性细胞数为 10%~25%;2,阳性细胞数为26%-50%;3,阳性细胞数>50%。
1.2.3 随访经标准乳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术后经标准化疗随访1~36个月,每年复查项目为:体格检查、胸片、腹部 B超、乳腺及引流区彩色超声(双侧)、全身骨扫描。
2.1 病理形态学检查15例BLBC均为组织学Ⅲ级,13例(87%)表现为非浸润性生长方式,有推进性边缘或部分有推进性边缘;11例(73%)肿瘤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0例(67%)表现为成片状或灶状地图样坏死;7例(47%)肿瘤中央出现无细胞结构的纤维瘢痕。细胞形态特点:大多数肿瘤细胞胞质不丰富,往往呈合体状,界限不清,核为圆形、卵圆形,核质比例高,核梁色质粗、空泡状,大多数有核;肿瘤细胞核中、高度异型,核分裂象活跃15~40个/10HPF。肿瘤组织中大多数为梭形细胞,含有透明细胞4例,出现鳞状化生细胞2例。15例中有6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2.2 免疫组化15例BLBC均为ER及c-erbB-2阴性,CK5/6、CK5、CK14、CK17、CK8、EGFR 及 vimen 不同程度阳性。
2.3 病理及临床预后比较BLBC与其它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发病年龄偏轻,早期易转移,术后易复发。
3.1 乳腺癌分子亚型乳腺癌分为5种不同分子亚型,即管腔A型(Luminal subtype A)、管腔B/C型(Luminal subtype B/C)(其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来源与导管内层Luminal上皮细胞相似)、正常乳腺样型(具有高表达基底上皮细胞基因,同时表达Luminal上皮细胞基因的特征)、HER2过表达型及基底细胞样型(基底细胞样型与正常乳腺基底上皮细胞表达相似[1],是指具有基底细胞基因表型不同程度的表达基底细胞角蛋白和肌上皮标记物的乳腺癌)。
3.2 临床病理特点
3.2.1 临床特点据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BLBC约占全部乳腺癌的8%~20%,占高级别乳腺癌的25%左右[2],多发于年轻妇女,恶性度高,侵袭性强,一般不表达ER、PR、HER2,较其它高级别导管癌发病年轻,国内一项研究报道,BLB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0岁[3]。BLBC作为一个独立分子亚型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不良的临床预后,无论是基因表达谱还是免疫表型,BLBC的临床行为都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和高度的侵袭性,在年龄、淋巴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一致的情况下,更易早期复发与转移,临床缓解期和总生存期要明显缩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转移方式与其他乳腺癌也不尽相同,它较少转移到腋窝、淋巴结和骨,而更倾向于通过血行转移到脑和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它临床预后差的原因,无论原发肿瘤的大小、级别如何及淋巴结是否受累,基底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是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
3.2.2 病理形态学特点①肿瘤细胞呈巢状、片状排列,缺乏腺管样结构;②细胞呈合体细胞样,界线不清楚,可见巨核及奇异核,组织学分级多为Ⅱ级;③推挤性的边缘,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④伴“缎带样”肿瘤结构及地图样坏死;⑤肿瘤中心胶原化瘢痕;⑥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⑦核分裂象多见,>20个/10HPF或>40个/10HPF,核质比增大;⑧可见梭形细胞及鳞状上皮分化,有研究报道,高组织学分级,肿瘤中央瘢痕地图样坏死,梭形细胞与鳞状上皮分化等与基底细胞角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3.3 诊断标准符合BLB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典型的BLBC的免疫表型。一些学者认为免疫组化为 ER、PR和 HER2阴性,即三联阴性,同时需表达基底细胞型细胞角蛋白,包括CK5、CK14或CK17、EGFR等,并以此为鉴定 BLBC的金标准[4]。在工作中,多数研究者采用ER、HER2二联阴性;与一种基底细胞型细胞角蛋白阳性(CK5、CK5/6、CK14或 CK17、EGFR 等)作为鉴定 BLBC的标准,这也得到大家的认同。既往有部分学者将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归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分类,尽管TNBC与BLBC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已成为近年乳腺癌研究的热点[5],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TNBC与BLBC有较大重叠性,是两类不同的肿瘤[6]。
3.4 BLBC的临床治疗
3.4.1 化疗 BLBC患者的预后较其它类型乳腺癌差,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没有相应的靶向治疗方法,唯一的治疗方案为系统性化疗。多数学者认为:BLBC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较其它类型乳腺癌好,但也有研究认为,即使采用手术后化疗措施,BLB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整体存活率仍然较其它类型低,提示在BLBC中也存在很强的异质性。各种方案化疗对BLBC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3.4.2 靶向治疗分子生物研究显示,在一些BLBC中存在EGF受体基因的扩增,其下游的信号传导途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化,这些均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卡铂应用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的实验也正在进行中,目的在于观察抑制EGFR的功能对BLBC的治疗效果。
3.4.3 内分泌治疗对于PR阳性的BLBC可考虑行内分泌治疗,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对三阴性BLBC也适当行内分泌治疗,尚有10%左右的有效率,对于这方面的结论尚需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3.4.4 中医治疗临床报道较少。叶媚娜等[7]观察黄芪多糖对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细胞株 MDA-MB-468细胞增殖和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芪多糖(APS)能抑制MDA-MB-468细胞的增殖,下调MDA-MB-468细胞Akt磷酸化的水平,其抑制MDA-MB-468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通过对 P53/MDM2正负反馈环的调节从而上调P53和PTEN蛋白的表达有关。
3.5 BLBC的预后乳腺BLBC患者的预后较其它类型乳腺癌差,国外有研究报道,BLBC在术后5年内若没有复发与转移,5年后的生存率较其他类型乳腺癌生存率高,并得出如下结论:BLBC发病后5年内较易复发和转移,生存率较差,若5年内未复发,其5年后的生存率则较其他类型乳腺癌高;BLBC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亚型,一种侵袭性较强,易早期复发,一种尽管具有侵袭性的形态学特点,而临床不复发[8]。
研究发现部分BLBC患者可能会从系统的化疗中受益,高剂量强度的化疗可能使化疗敏感型患者受益更大;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部分患者对目前的常用化疗药物存在高度耐药性,这部分患者预后极差。
[1] 罗忠兵,龙浩,马国伟,等.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7(3):332-335.
[2] 仲雷,张建国,王永胜.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CD)[J].中华乳腺癌杂志(电子版),2010,4(6):638-643.
[3] 臬岚湘,杨光之,丁华野,等.基底细胞样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83-87.
[4] 杨光之,臬岚湘,丁华野.乳腺基底癌[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4):241-244.
[5] 张庆慧,给嘉雯.提高对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2):137.
[6] 许丽娟,刘彤.三阴性乳腺癌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1):62.
[7] 叶媚娜,陈红风,周瑞娟,等.黄芪多糖对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细胞增殖和Akt磷酸化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2):1339-1446.
[8] 王海,涂冬妮,周晓军.乳腺癌的基因分型及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J].肿瘤防治研究,2010,37(7):852-854.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0.061
1672-2779(2012)-10-0095-02
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