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陈苹
分层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广东 陈苹
针对目前中职英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基于“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介绍,以具体教学案例形式,提出合理分层教学方式,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采用分层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乐于英语语言实践,提高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中职英语;分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有效融合;语言实践
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英语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语言工具,对于中职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交际,学习上的进修和工作上的应用都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对中职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英语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而设立的。相对于中学英语教学,中职英语教学没有升学压力,更强调课堂的实用性,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专业虽然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教师的教学很吃力,学生学得很吃力,教和学不能达到最大效果。应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卓有成效的英语学习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反复思考与实践,研究和探索了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分层和设置有效的任务,“驱动”学生在英语课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流于形式
目标计划不明确,中职英语教学大多只是依照教学计划或某教材,逐课按一定的题目进行教学,偏重词汇、课文等方面的讲解,内容缺乏联系,甚至有的草率敷衍,只为完成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或流于形式,为急于学生就业,加强专业课程学习,压缩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有的只开设一个学期,而且课时很少。由于课时少,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多讲少练,学生缺乏必要的听说训练,致使学生缺乏交际意识。专业英语课程过难,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由于入学水平较差,教学课时有限,毕业后不具备语言基本功,看不懂与其专业有关的最简单的应用文。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课堂没有生机
受传统英语教育的影响,中职英语教育长期以来教学方式和手段较单一,重讲授、轻实践,重语法、轻口语,课堂气氛沉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很大部分教师仅仅从语言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从单词、句子到语法,采取满堂灌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确立。课堂教学情景设置不够,信息量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3.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中职学生英语的水平整体偏低,差异性较大。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英语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的状态,导致基本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明显欠缺。主要表现在:语音基础欠缺,“听”不明白;词汇量掌握太少,“说”不出口;平时疏于练习,“读”不流利;语法不通,词序混乱,“写”不成文。根据多年的教学调研发现,中职学生中70%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8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中下等水平,9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能力较差,有10%的学生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学生存在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有自卑、畏难心理。
这些问题给中职英语教学带来诸多的困难,应该如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实行分层教学,以真实任务为学习内驱力、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方式来体验成功是引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英语整体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分层教学是从端正教学观、学生观入手,立足于学生现实差异性,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着意对学生差异的适应、培植和利用,探索适合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因材施教。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专业需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信息。
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完成有现实意义的任务过程中学习语言,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中职学生的英语学情出发,以完成一个个真实、具体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围绕着主题的、学生熟悉的一个个“任务”,巧妙地通过贴近学生生活或专业需求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带着生动、真实、有用的任务在“情景”中探索实践,在实践中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实践现实语言交流的效果。
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也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会——只要向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由此可见,对于面向就业、面向市场、不存在升学压力的中职学生来说,分层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融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分层教学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重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学会学习策略,达到掌握的程度。
笔者在中职班级中进行了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实际证明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以任务为依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差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进行有效的分层模式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我所任教的2011级电商4班学生英语水平悬殊。学期初,我对这32位学生进行“把脉确诊”,综合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接受知识的能力和英语知识基础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基础较好的10位同学为A组,基础一般的14位同学为B组,基础较差8位同学为C组。当然,这种层次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中心环节。我对不同组的学生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目标。对于A组学生,我把目标设定为:熟练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会话,并能自主开展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对B组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能在口头和书面交流中正确使用所学知识。对C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了解其大意,能基本听懂和进行最常见的日常会话,单词听写只要能写出一半就可以过关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特别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照顾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教材一步步呈现,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如教《新模式英语》Unit3 Food时,我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有关食物的词汇和表达个人喜好的句型,要求C组学生识记最常用的食物单词和习惯用语,能表达有关三餐的简单句子;要求B组学生懂得询问食物价格;要求A组学生掌握和运用购买食物和比较价格的句子。我分层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SC:Doyou like salad?
SC:What doyou eat for lunch?
SB:Doyou buyyour lunch at school?
SB:Howmuch is the bread?
SA:Does he want sandwiches?
SA:I need some ground beef.Where is it cheaper?
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可学性,又有驱动性。
2.设计各层次有效的驱动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1)任务的真实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或语言情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学习语言,从而激发中职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使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要在把握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2)任务的可操作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要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练习。要结合学生自身需要,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就要考虑,任务是否实际,能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可以按要求完成。难易程度要适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完成的,这样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3)任务的开放性。设计的任务不应该给学生设下太多的框框,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应该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或各具特色的结果或结论和操作,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的弹性、各层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等级化作业。对C组的学生,降低练习作业难度,并给予必要的提示,铺设坡度,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纠错补漏。对于A组的学生则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选做题,让他们完成,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B层次介于两者之间,鼓励他们选做A组作业。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如面批、小组互改、小组集体批改等等。对学生作业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予以肯定,对作业态度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等,必加鼓励性评语。
3.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准备任务和实施任务
有任务就有动力,教师应组织好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资料收集、信息组合,在资料收集及信息组合过程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任务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体现主动参与原则。每位学生在教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分别承担着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全班同学进行语言实践交流等任务。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才能学有所成。2)体现合作学习原则。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语言实践、人际交流才使得任务得以顺利完成。3)体现差异发展原则。要力求任务的呈现多渠道、多样化,任务的完成应尊重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如教《新模式英语》Unit5 Our Community前,我布置各小组到教学楼或行政楼,熟悉各部门或班级的位置,要求画出位置图,并在网上搜集与direction(方位)有关的词汇和用语。学生们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思考,有效地使用了around the corner,next to,on the corner,between,across from等词组,准确地描述了身边位置的方位和关系。A组的同学更是结合对话的学习,能进行流利的方位咨询对话。
4.推行科学合理的方式评价和考核任务
评价和考核学生完成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及时的评价,并对优秀的、有进步的任务结果进行表扬或展示,供其他学生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改变对学生评价的方法,着重过程评价。学生成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方面:平时50%(课堂表现20%、测验20%、作业10%);期末50%。测验试题的设计分甲乙两类,甲类基础题100%,乙类基础题60%,水平题30%、难度题10%,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另外,成绩的考评多元化,力求客观、准确、科学。考核形式包括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从而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成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在于组织,使学生准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在教学活动时,教师把明确的教学任务告诉学生,使其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如何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如何组织评价反馈等,在任务明确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通过改变过去传统教学的习惯,适当的采用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各自的范围内探索、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可见,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切实可行,有蓬勃的生命力,这对于我们中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1]何少庆.英语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运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丽杨.任务驱动型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研究.教学研究,2007.
[3]方莉.中职任务型英语教学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7,(08).
[4]程小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陈柏华,陈冬梅.英语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编辑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