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郎 燕
(甘肃省电视台, 兰州 730000)
语言传播是播音主持人在面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之时最为常见和直接的手段之一,与之同时存在的非语言因素则是运用各类无声的非语言因素以表达播音主持人的内心想法以及感受的一种手段,其内涵的丰富程度大大超过了语言交流手段,而且还能弥补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所存在的缺失,从而促进播音主持与受众双方间的相互了解,防止出现误会以及歧义。与此同时,因为非语言因素受到了社会普遍规律所进行的支配,所以要用好,就一定要用那些已为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可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加准确而生动地将播音主持人内心之想法与感受进行表达,并且实现修饰与配合语言因素之作用。
非语言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信息传播的不以有声语言以及书面语言为基本载体,而是通过视觉、听觉及嗅觉等人体的各种感觉符号,比如,服饰、体势、眼神等均在非语言因素的范围之内。
非语言因素的功能可以体现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具有强化功能。体势、眼神等非语言手段之应用,能够让语言表达内容显得更为鲜明和突出,并且强化了语言符号所具有的传播成效。播音主持人可以运用一些生动而典型的非语言因素以强化其所播音主持的内容。其次是具有指代功能。播音主持人运用非语言因素来取代语言因素,就会让播音主持当中的语言因素变少,而动作与表情则相应增加,从而更能发挥出非语言因素所具有的指代功能,这样非但不会对事件或者人物表现力产生影响,而且还能起到无声胜有声之成效。最后是具有补充功能。在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交流往往不是同步进行的,两者之间彼此分离,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状态,所表达出来的事物信息却又依据同一主题来进行。非语言因素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能对语言交流产生补充说明之功能,因而十分有利于提高广大受众对于事物整体之把握能力。
服饰主要包括了播音主持人的发型、衣着、化妆和首饰等,是指通过某一个人的外在穿着打扮以传达相应信息的一种非语言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任何一种服饰打扮,均在有意或者无意地传播某一种情绪,这就说明了服饰也能说话。因此,在电视节目当中,播音主持人的服饰甚至就是本栏目甚至该频道的形象代言人,其在发型或者着装等服饰上的调整与改变,往往十分容易对这一节目甚至该频道的传播成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
人在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者心理上的意向,均可通过体势,也就是姿势与四肢之运动来加以表现。不同体势各有不同的内涵,往往用于表达各不相同的思想感情以及态度。一旦播音主持人将体势视为一种非语言因素而加以使用之时,其自身的一举一动往往就会有各类特定内涵,从而体现出其态度。播音主持人一定要保持自身体势之放松,从而克服那种紧张而拘束的情绪。在和他人进行谈话之时,应当尽量地保持身体前倾这一姿势,以此来表示对对方所具有的尊重之意。同时,播音主持人还应当注重应用那些符合其气质、性格特征的体势因素,例如,性格十分开朗乐观的播音主持人往往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幅度比较大的体势,在数量上也应当变得更多一些,反之,对于那些文静而优雅的播音主持人而言,则应当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性的体势,其动作的幅度应当相对较小。
眼睛可以说是心灵的的窗户,人的眼神能够直接反映出其内心状态。在开展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运用眼神来相互交流与沟通。在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不仅不能太多地应用非语言手段,导致指手画脚而让广大受众显得思路不清,而且还不能运用得过少,从而使人觉得十分单调和乏味。有鉴于此,唯有恰如其分地合理运用好非语言因素,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情达意,进而让播音主持人在社会公众当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这是一种运用眼部、颜面、口部等处肌肉之变化以表现各类情绪状态的方式。面部表情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非语言交流因素。播音主持人应当使用一些较为柔和亲切的面部表情,并和副语言与面部表情进行必须配合,从而强化双方之间的沟通。一是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关注对方,而且要尽量实施信息交流。二是当对方关注到播音主持人时,播音主持人应当进行更加的积极正面的回应,并且保持和对方进行目光上接触。至于目光接触的时间多少以及约会次数,要依据情况而实施。一旦出现了较为敏感的话题之时,就应当全面减少面部表情上的接触,从而缓和如今的尴尬情绪。三是在面部表情变化时不一定要盯精对方之眼睛,其可以停留于鼻、嘴、眉间及头部侧方等各处,从而降低以减轻面部目光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压力。对于其而言,建立起轻松而和谐的沟通氛围。就是这些沟通技巧所获得的保障。不但要对面部表情的变化,对于眼睛所具有传情表意作用也应当有合理的认识,并且应当有意识地加以实践。
除以上因素之外,语调表情也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沟通思想所用到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语调的变化也是反映述说者情绪的一个重要手段。播音主持人一定要确保声调来进行适中,既不能太高但是也部门过低,从而力求避免音调过高,这样就会有给人以够不稳重等不良感觉,而音调过低又往往会产生让人无法理解的印象;语速过快,让人感觉到难以继续理解下去。这就是沟通之目的:有时语速显得过于缓慢,则会容易被压垮。有鉴于此,应当在不同场合之先运用声音,并且开始调控自身之声音,并且在今后的比赛中播音主持工作者尤其要在声音的控制上下功夫,塑造一个符合自身实际要求的语调表情,声音型形象。
综上所述,非语言因素在播音主持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场合下,即使播音主持不再使用语言,但只要看到其眼神、面部表情等非语言因素,也能得知其意图与情绪。因此,对于一名播音主持来说,更加充分地掌握非语言表达技巧,就能树立自身鲜明的个性与大方得体的公众形象,同时也能为其所主持播音的节目提升传播的功效,满足更多受众之所需。
[1]中村克树.非语言交流的意义.国外社会科学,2004(3)77-86.
[2]张芳.浅析播音主持中重音技巧的运用.安徽文学,2009(5)45-67.
[3]吕茜.对新闻播音及主持人表达的认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