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教学中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往,造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为此将主体间性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构建一个平等对话、互动交往的教学平台,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主动建构”的统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主体间性是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相关性、统一性,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要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1]平等主体通过交往活动在对话交流、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彼此形成互识、共识,最终实现彼此间的“视界融合”。主体间性是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后来逐渐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将主体间性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突破灌输式教学,取而代之以交互式教学。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以对话为平台,以交往实践为途径,实现师生智慧的共生,价值意义的共建,从而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需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设计入手,充分体现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除了理论传授外,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情感的激励、思想的启迪、行动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应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在教学上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重视师生交往,不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及内化践行的能力。
首先,课前师生交往,了解学生“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要求。“期待视野”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态度和接受水平,只有被学生期待,我们的教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课前师生交往其实就是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所思”、“所想”、“所需”,这是教学准备阶段,这一环节不可忽视。课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或个别交流,了解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专业特点,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大学生的流行话语,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喜好,通过问卷分析可以掌握学生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作为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优化的一个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其次,课堂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但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掌控着教学主动权、支配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支配者及理论知识的解释者,教师完全操纵了课堂教学的话语权。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灌输一套套的理论和大道理,学生成了知识的接收器,这也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抵触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还学生话语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有些内容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让学生从台下走向台上。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简称“概论课”)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内容时,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谈谈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也利于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理解和接受。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探讨和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课后师生交流,关注学生“第二文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材内容和教师传授的内容都是“第一文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文本”起着重要作用,而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体验、改造后形成的学习认识则是“第二文本”。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和接受的关键是“第二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第一文本”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第二文本”。通过课后师生讨论,利用网络论坛、教师博客等搭起师生交流平台,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解惑释疑,特别是针对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认识,教师应及时批评指正,引导学生从错误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正本清源,同时针对网络中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教育学生主动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主动接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原“第一文本”的意义,并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第二文本”。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往往采取消极被动态度,死记硬背理论,不加思考照搬照抄书本知识,学习只为占有知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而非真正为了探求知识、理解知识。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忽视了师生主体间性,忽视了理论与实践联系,脱离了学生的交往实践,没有真正抓住以提升运用能力为核心这一主要矛盾。主体间性理论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吸收并内化践行,不断提高学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以提升大学生理论运用能力为核心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着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邓小平曾多次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2]P382江泽民也强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运用理论研究解决当前重大问题上下功夫”,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3]P14-15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提升大学生理论运用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大学生理论运用水平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风要求。
贯彻落实以运用能力为核心,首先,要让学生吃透理论,掌握理论。这就要求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话语,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奥的知识通俗化,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价值和理论魅力,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目前许多学校往往只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可以从听、说、看、走、做几方面入手,听即听专家讲座或听时事报告讲座;说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拟定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赛;看是选择一些主题鲜明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观看,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走是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农村、工厂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了解民情;做是联合学校团委、学工部门开展一些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活动。例如: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避免实践流于形式,必须制定详细实践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提出相应实践目标任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实践项目,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并提交与实践任务相关的文字材料,教师检查合格才可获得实践学分。并且把实践环节考核纳入课程考核中,实践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较为合理。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听、说、走、看、做几种教学形式,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纷纷走出校园,走入社会,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此外,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课后查阅第一手资料,撰写演讲稿,增强学生参与性,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倡导主体间性本质上就是对“完整性”人,大写“人”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主体间性丰富的人,必须实现课程观转向,课程观转向实质上是向完整性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转向。[4]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反映思想政治教学关于政治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等特点。政治性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是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及意义所在,在教学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学生,理论教育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逻辑性强,理论体系丰富,涉及内容多,在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学马列必须要坚持“精”、“管用”的原则。
首先,教学内容要体现“精”。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掌握教材宏观架构,围绕育人目标,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讲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联系,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相联的内容。例如“概论课”教学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党建、外交等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牢牢抓住“一个主题”、“一个主线”、“一个重点”,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各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掌握了这三个“一”,就掌握了“概论课”的基本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即要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出发,保证教学内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立足学生生活,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从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迫切需要解答的理论问题入手,一些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不应回避,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对一些涉及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取向的疑难问题一定要把握准、说得透、讲得清,通过深层次分析达到澄清思想认识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如“概论课”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教学,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的剥削现象,对这一问题不能回避,必须要讲清,及时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要引导学生认识消灭剥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现阶段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通过讲清这一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这样在教学中将理论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思想认识结合起来,既讲清了理论又澄清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最后,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育人意义的教育资源,它以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表现出来。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内涵丰富,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集政治、思想、文化、历史教育资源于一体,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教材,也是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色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各地文化特点,将教材理论观点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结合起来,通过革命故事、影视资料将红色教育资源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或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让学生再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既可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加深对教材理论观点的理解,又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和深刻情感体验,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产生重要影响,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好地发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和学生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共同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以对话为平台,双方共同就教学内容不断转换“听”、“说”角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科学判断。这种交往式教学不是去重复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在教学中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通过“互识”、“共识”,最终达到“视界融合”,既促进教学相长,又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它不同于单向度的灌输,灌输的方法虽然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增长有一定作用,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思想困惑,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体间性所倡导的交往和对话,对于改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状况,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主体间性原则,应选择一些最能体现师生主体间性,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自教学特点取长补短。例如课堂讨论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而问题探究法则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应用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注意选用典型案例,寻找一些富有典型性和思考价值的案例,或寻找针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的话题,这些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增强学生参与度,同时在案例教学和问题教学中要重视开启学生思想的大门,注意激发学生用心灵思考,探究问题之下隐含的深层次理论思想,避免学生一听了之,或只是发发感慨而已,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做”的道理。
思想政治课由于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理论性和逻辑性,不具备显著的美的形态特征,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往往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枯燥的理论加上枯燥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给学生带来美感,不能让学生体会伟大理论带来的思想之美,也不能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热情。要改变沉闷的教学状况,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必须在教学上体现艺术性,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审美化,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感受教与学之美,从而达到以美启真,以美扬善的效果。
一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使自己成为美的使者。教师要展现仪表美,教态美和语言美。教师饱满的精神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抑扬顿挫、幽默诙谐的语言则往往能改变教学沉闷的状态,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中表现人格之美、智慧之美,教师应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使教师之美对象化为学生之美。二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美的意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穿插一些富有美感的素材,通过照片、图片、音乐、歌曲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系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享受。比如“概论课”在讲述祖国统一时,可以《七子之歌》为背景音乐,通过优美的音乐表达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情感,也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再如笔者在讲授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向学生展现九寨沟自然风光,那美丽的湖光山色引起学生啧啧赞美,借此机会让学生明白自然之美需大家共同的努力,每个人都应做绿色环保的使者,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身体力行,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加深了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认识。三是巧取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再造,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理论性、逻辑性强,虽然具有很高的真理度和巨大的指导意义,但由于枯燥、单调的理论说教,往往很难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诗词或经典美文,将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理性之美结合起来进行审美再造。例如讲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可以融入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在那一时期创作的诗词,充分反映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历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像《菩萨蛮·大柏地》、《西江月·秋收起义》等这些诗词学生都耳熟能详。在教学中结合毛泽东诗词进行理论阐述,让学生在诗意中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通过重温毛泽东诗词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了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11).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 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