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陈小艳
注重情商教育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广东 陈小艳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作文教学依然存在不少误区,作文教学效益没有本质提高。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不重视不善于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
情商,指的是情绪商数。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了“情商”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人们要取得成功,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也就是情商。在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因素仅占20%,情商因素却占80%。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把作文训练当作学生进入大学的一块敲门砖,常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教师往往只注重作文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情感等方面,则重视不够,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关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潜力开发,必须通过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商因素的积极参与,那些意志坚定、情绪稳定、有自信心的学生,智商往往发展较快。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情商能力培养。
据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应把“情商”理论引入高中作文教学,并以此为突破口,把作文教学和情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贯穿情商教育。
作文准备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形成能坚持积累素材的好习惯。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总觉无话可说,难以下笔,只因平时不懂或难以坚持积累素材,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作文准备阶段我们需从情商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也可以说是个体意识的倾向性。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了兴趣,就会努力克服困难,全身心地做好这件事。梁启超曾说过:“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许多人尽管觉得写作十分辛苦,却能长期坚持,就是源于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指导学生以兴趣为引领,克服畏难情绪。例如:创设生动活泼的作文环境,让学生感到作文有趣;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特长,以成功的体验来激趣;善于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情感,以心理相融来导趣;开设表达交流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以强化表现欲望来增趣。
良好的心态能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自我,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不断地自我调控以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自我激励是成功的重要动力,是促使学生更好的投入作文的内驱力,它有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三种心态——成功心态、开放心态、热情心态。要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如作文交流、展示、评比等,使学生获得成功喜悦;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看书看报,扩大视野,以培养广泛兴趣,不断提升自我;要指导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点、进步,享受作文带来的乐趣,不断自我激励写好作文。
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目的,自觉地支配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状态。作文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要克服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必须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形成坚持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如杨利伟刻苦磨炼走苍穹、袁隆平持之以恒研究杂交水稻等,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奋发的精神。要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控,针对自身弱点有意识地进行持之以恒地磨砺,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坚持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会随着个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验的变化发生转移。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在作文创作阶段,我们要结合作文的主要步骤,从情感入手,渗透情商教育。
在命题这一步骤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如下情况:所命作文题目按教师自己的喜好取舍,随意性太大;只是重弹老调,让学生“厌旧”情绪突出;作文题目,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如何下笔;题目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无话可说。
在命题设计中,要注重学生情感,实现情感教学,在内容、范围、重点上突出情商因素。(1)命题可以是学生的体验,易写出真情实感,体现情感教学的情感性和成功性,如“新的开始”、“感悟”等;(2)命题可以是点击生活的敏感点,易让学生表达观点态度,体现情感教学的情感性、创造性和合作性,如“体验”、“时尚”等;(3)命题可以是切中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体现情感教学的自觉性、创造性和审美性,如“再次尝试”、“十年之后”等。
“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意高则文胜。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在作文创作中,准确、鲜明的立意是前提,在这前提上最好还能体现深刻或新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立意的选择,运用情商中的控制管理和调节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在写类似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生活和时代”时,选择体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高尚的情感观念,为国为民的道德修养等。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作文内容包括立意、材料和观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决定材料,材料要服从观点的需要,但立意需要材料来支撑,观点需要材料来突出,没有材料,立意和观点就都是空的。我们可从材料的要求上渗透情商教育,指导学生进行选材。例如:选择思想健康的材料,力避禁区;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避生就熟;选择新颖典型的材料,力避陈腐;选择真实感人的材料,体现真情实感;选材有意义的材料,体现价值性和深刻性。
此外,在谋篇布局、下笔成文等方面,我们也可通过情商教育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敏捷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创造力。
作文后续阶段主要包括评价、反思和调控。在本阶段,我们要注意把情商中“公正、宽容、激励”等融入指导学生对作文的评价、反思和调控之中,从而进行情商教育,使学生正确对待评价,在反思中领悟,在调控中提高。
新“课标”作文评价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合理评价”的“生本”评价思想,这种“生本思想”要求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摒弃或改正传统的评价标准、评价策略及教师包办评价的做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作文的过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真正做到关注学生发展,促使学生提高作文素质。
我们应突破传统,体现评价的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指导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共评等。淡化文本批改,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操作中突出作文评价的“激励性、改进性和探究性”功能。在评价活动中,我们要对学生强调:评价过程要秉承“公正、宽容”的原则,要客观冷静地评价别人的文章,要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要避开自己的缺点、不足,也不要否认他人的优点和特长,努力争取大家共同进步。
作文反思是指贯穿评价和评价后的思考,目的是在修改过程和修改完成后通过思考自身或别人作文中存在的优缺点来提高写作水平。
在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反思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优缺点,客观、严格与宽容兼而有之,正确对待自己,勇于面对现实,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改正错误。
作文后续阶段的调控,应贯穿在评价和反思中,包括评价内容的调控和心理情绪的调控,还有反思阶段心理情感趋向的调控。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价时需预先制定一套作文评价标准,明确修改和写评语的基本要求;在学生进行互评作文时,随时注意调整、控制评价过程的不良因素,以确保作文评价公平公正地顺利开展;在反思阶段,要引导学生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饱满的情绪,辩证地思考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控制自我情绪,客观冷静地提出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情商高的学生能够从容驾驭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具有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意志;能鞭策自我,不断激励,奋发进取;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这样良好的心理情感状态投入到作文的学习之中,学生一定能够主动自觉地进行作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并以情商教育为引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情感,提升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以实现作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