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欧阳蔚君
略读课文该怎样上?
随着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实施,小学语文中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自五年级上册起,略读课文已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略读课文该怎样上?这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选自人教版教材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该组以“人与动物和谐”为主题,选有四篇美文,让学生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把握主要内容,感受动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并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动作词语及恰当的修辞方法把事物描述得真实具体,这是高段学习的一个重点。而本组则要求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我们应该与“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把目光转移到“怎么写”上来。
《跑进家来的松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课文中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用充满童趣的笔触生动描写松鼠的习性。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
设计思路如何把握?
根据文本的特点,课要上出“趣”感,也要上得扎实。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思维,关注语言形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语言形式的揣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语言形式中掌握语言规律和方法,习得写作的技巧。还要让学生将习得的表达方法在小练笔中进行运用,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一堂语文课,自始至终都要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教课。
由此,可从三个方面来预设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作者一家建立的深厚感情。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如何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而具体的。教学重点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作者一家建立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如何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而具体的。
在以上分析的前提之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有关松鼠的一些图片资料、预习作业纸和作文稿纸。
1.谈话
看画面,问学生:“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有关松鼠的文章,你们还有印象吗?”(生说)今天,这可爱又机灵的松鼠跑进了“我”家(出示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
2.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略读课文,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生)齐读课题。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你们去预习,你觉得今天要学的《跑进家来的松鼠》和五年级学的《松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3..梳理内容
这篇课文是用几件事来写松鼠,那么究竟讲了几件事呢?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写在相关内容的旁边)
(1)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教师巡视。
(2)交流。
①学生说,教师板书“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请你看着这三个小标题,说说《跑进家来的松鼠》主要说了什么?(学生说)像这样,把文章中的几件事归并在一起,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再把文章中的几件事归并在一起。”对高年级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示了明确的方法,便于学生领悟和掌握】
1.重点聚焦第一件事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小松鼠在我们家做的第一件事,(呈现相关课文内容)“贮存冬粮”这件事中,作者是怎样描绘这只松鼠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1)学生快速阅读,准备交流
(2)交流
【预设】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它喜欢乱跑、跳来跳去,但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读到的只有称赞]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跳、蹭、咬”几个动词,显然,松鼠已经成为作者的亲密伙伴。动词写出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了。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3)小结:作者就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通过对松鼠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一个“哈哈大笑”,一句“天性”,把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隐含在这样寻常的一言一行之中,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通过“品读松鼠的一举一动,感受信赖和友好;品读家人对松鼠的一言一行,感受宽容与喜爱”。习得作者就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通过松鼠的一举一动和家人的一言一行”表达出作者一家人和松鼠真实而深厚的感情的】
2.略学第二、三件事
在后两件事中,像这样人跟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还有吗?作者又是怎样表达出他们一家人和松鼠之间的情感的呢?
(1)学生快速默读,独立体会。
(2)交流体会。
[通过对“哭笑不得”和“空落落”的解读,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一家与松鼠之间的情感]
3.小结:(引导看板书)就是这样,作者就是通过对有关松鼠的几件事的描写,从松鼠的一举一动,从家人的神态、语言中,让我们都能感受到家人对松鼠那份宽容,那份理解,那份喜爱,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巧妙之处。
【先从第一个画面切入,指导学生学好一个重点段,然后在此基础上,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第二、三件事进行开放式学习,从而习得如何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真情实感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有关松鼠的几件事的描写,从松鼠的一举一动,从家人的神态、语言中,让我们都能感受到家人对松鼠那份宽容,那份理解,那份喜爱”】
像以前我们学过的《白公鹅》、《珍珠鸟》啊,都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有很多作家也写了很精彩的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呈现片段)
(1)学生自由欣赏。
(2)交流。
[预设问题:“你最欣赏什么?”或“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浓浓的情谊?”或“你为什么笑?”]
1.布置小练笔
生活中,你也许养过小动物,或者你也看见过别人养小动物。是不是也有人与动物和谐生活的画面呢?下面,老师给你们10分钟时间,描写一个人与动物共处的画面,表达出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感情。
2.学生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给精彩的作文画笑脸)
3.分享小练笔
(选一篇描写不够具体或生动的,再选2——3篇精彩的小练笔,与大家分享交流)
(1)学生读自己的小练笔
(2)指名点评或让作者自评
4.修改小练笔(机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又进行了小练笔,充分感受了人与动物的情感。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建议大家课后去看看。
在多次磨课中反思。
在市教研室在我校举办的“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以及全国小语教学法研究中心和《作文报》浙江省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基地在台州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跑进家来的松鼠》,为此修改导学案12次之多,且经历了5次磨课过程,虽然有些艰辛,但收获颇丰。
第一次磨课——多遍诵读,学习通篇课文。
第一步是通过让学生谈“略读课文如何学习”、借助“课前阅读提示”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第二步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学习用小标题概括事情;第三步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读来研读整篇课文,体会我们一家与松鼠的真情实感;第四步是进行小练笔,要求用一件具体的事写一写自己与动物或别人与动物的真情实感。
这次试教后,大家讨论的热点是:略读课文该怎么教学?语文味在哪里?朗读指导一定要吗?品读应该有的,是否需要整篇品呢?这一教学设计,学生的读占了一定的分量,写话也有了。但是小练笔交代得不明白,学生写了完整的习作,并非预设中的一个片段,而且整个教学平铺直叙,过程不够清晰。
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下,我逐渐明晰了修改教学设计的思路:以“作者与松鼠的情感”为主线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读、品、说、想、写等方法品读第一件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与动物的真实感情。至于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引领学生入境?什么时候该巧妙地迁移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是我接下去要重点思考的。
第三次磨课——抓情感主线,体会真情实感,习得表达方法。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预习反馈”,首先按照“本课生词”和“描写神态”两类词语分别呈现检查了识字情况,然后在梳理出了文章的主要事件以后,很顺利地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环节以“在我们家人的心目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只松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多次读课文,用圈圈、点点、写写的方式到文中去找答案,体会人与动物的深厚情感。第三环节以“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的小松鼠,就好好读读这个部分,看看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把这只小松鼠写得这么可爱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四环节是小练笔,我提供了词库,旨在丰富学生习作的词汇。
这次试教的效果反而没有第一次的好,深刻地反思以后,明白是没有真正从学生的情感出发,“生词认读”让课突然生硬起来。第二和第三环节的设计存在包含内容,顺序凌乱,且没有详略之分,依然在形式上绕圈子,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牵得太紧。为学生提供的小练笔词库没有一定的规律,过于杂乱。从根本上来说,是老师没有真正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第五次磨课——详略得当,注重语言表达。
1.学好重点,懂得表达
首先从“贮存冬粮这件事中,作者是怎样描绘这只松鼠的”切入,使学生直奔“语言表达”的目标。
(1)品读一举一动,感受信赖
抓住“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和“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这段话中的一些动作词,明白作者就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通过对松鼠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作者把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隐藏在这简单的一举一动之中了。
(2)品读一言一行,感受宽容与喜爱
抓住一个“哈哈大笑”,一句“天性”,了解把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隐含在这样寻常的一言一行之中,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感受了爸爸对松鼠的宽容和理解之后,从“除了对松鼠的外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外,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家人对松鼠的喜爱?”过渡到第二、三件事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从松鼠的一举一动,从家人的神态、语言中,感受到家人对松鼠那份宽容,那份理解,那份喜爱。
2.拓展阅读,欣赏体悟
以《我与小摩西的友谊 》和《绿毛龟》片段开展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带着问题“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浓浓的情谊?”去欣赏,目标明确,比较到位地说出了“作者不仅可以通过动物的一举一动,还可以借助人物的一言一行来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其实,欣赏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表达方法的过程,而且在欣赏了作家的精彩片段之后,还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回忆,为小练笔的选材打下基础。
第五次试教,有三大亮点。第一,在略学“晾晒蘑菇”部分时,在老师用一连串的导语带领下,学生终于明白是怎样的蘑菇晒场才会让“我们”哭笑不得,对我们家人与松鼠的真情实感的领悟也就水到渠成。最大的亮点是老师能在教好一个重点段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后两件事,不仅契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为学生习得作者表达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方法做了铺垫。第三,学完课文,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描写一个人与动物共处的画面,表达出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感情。效果较好——学生写得精彩,感悟也很独特。这样一来,本课习得的表达方法在小练笔中得到了运用,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教师有效的主导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在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过程中,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思维与情感齐飞共扬。
在磨课中习得与成长。
通过磨课,改进了我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生成了许多教学思路。
1.从文本的特点来看,应该上出“趣”感
在精读重点段“贮存冬粮”时,我对孩子表达的内容总做不到应对自如,“接球”不够迅速不够灵敏,使得课堂气氛间或冷场,缺乏“趣”感。细细想来,许是锻炼太少之故,才会在细节上总做不到收放自如。
2.在扎实的基础上,应该上出“灵动”
在学生们用简明扼要的短语概括每件事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看板书,学着“把三个小标题连起来说”,明白了“把文章中的几件事归并在一起,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从概括小标题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老师都在无痕地让学生们扎扎实实地习得方法。不过,在概括小标题时,我过于严格了:“偷晒蘑菇”说得很有趣也很简洁,没有必要继续纠正,非得要出现老师满意的答案“晾晒蘑菇”才罢休。这个过程可以放开一些,让孩子不会拘束,正如刘老师所说的,对孩子的答案不要过于否定,要尊重孩子的思维。
3.拓展阅读的选材要有所侧重
如果在拓展阅读中很好地把握选材问题,会让孩子有很好的写作方向。在用“拓展阅读”指导孩子写动物时,对“动作”和“语言”的指导应该有所侧重。我选的是《我与小摩西的友谊 》和《绿毛龟》,同样是为了表达作者与小动物之间真实的情感。前者侧重于对动物趣事中动作之“趣”以及动物与人互动的场面的描写,后者则侧重于对动物的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和人因动物而产生的活动的描写。其实我还可以再选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与动物深厚情感的片段,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孩子进行小练笔。此其一。在拓展阅读的选材上,我选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只是趣味性较强罢了。如果阅读内容跟课文有相同之处,则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强化。对于跟课文不同之处,则要多多加以拓展,才能真正做到读得“广”,从而真正达成拓展阅读“拓宽阅读视野”的目的。此其二。
总而言之,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去教课。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高段学习的一个重点,而“用具体事例来写动物”和“把人与动物的情感写具体”是该课读写结合要关注的两个知识点。我在设计中就注意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意会作者是怎么把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得真实而具体的。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上,我会继续加强学习,丰富阅读积累,丰厚文化底蕴,夯实理论功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和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尝试着把课上得更开放些更大胆些,以期有朝一日实现“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