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许小惠
提起作文,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教师难教,学生不爱写,也写不下去。根源究竟在哪里呢?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因此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写作的勇气,将学生这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呢?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方是上策。教育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好奇心胜过一切。正因为好奇,他们在上学和回家的途中,往往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在生活的每一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如一棵草、一朵花、一只小狗,等等。学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观察着,可这些印象他们可能很容易就遗忘了。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或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讲讲身边的事,引导他们思考、观察。但学生的观察不能是漫无目的的,要引导他们有意观察,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们由依事论事,见物说物,进而能讲清一个道理,说明一些问题,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最终能生动、鲜明地表达某种意境。这样训练自由随意,学生无拘无束,任凭情思奔涌,想象升腾。
当前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到没有什么可写。这不仅与教师命题不当有关,而且还与教师平时忽视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与事物的习惯;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地写“生活札记”有极大关系。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指出:“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们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认真实践,养成把感受和认识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不断克服作文内容空泛,感情贫乏,思路狭窄等等要害问题。实践证明,引导学生经常写“生活札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还对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其他各项工作有帮助。作文教学仅仅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话想写,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使学生真正达到喜欢作文却是不容易的。这就要在注重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不断获得写作成功的情绪体验。为了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可以让他们坚持写日记,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把他们的日记看成是师生促膝谈心的芳草地,精心批阅,加以指导。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习组词、造句,可以说,单独让学生组词或造句,学生或许都能组一个很好的词和说一句比较完整而又新颖的句子。他们不知道在句中怎么去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用得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加以理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在自己作文时,怎样去运用。另外,在读课文时,还要学习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一些常用句式。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来学习作者的这些生动形象的句子。在作文时,进行模仿,把别人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习作课上,让学生把构思的结果说出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自由表达。学生说的可多可少,目的只是理顺思路。直到学生对这次习作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弄清楚“怎么写”、“写什么”之后,再启发学生动笔去写。这样一来,减小了难度,每次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能为学生亲身经历外,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和交际。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夏丏尊、叶圣陶:《文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99页)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并由此而感悟、联想到其他的事。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选作阅读的材料,可以是优美的散文、迷人的科学小品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为写作准备材料。同时,通过这些阅读和交际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都说得非常明白。朱熹曾写过一首《观书有感》的七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将书比作“半亩方塘”,把书中的知识营养比作“天光云影”,指出优秀的读物由于有源头活水,因而清澈可爱,使人得益。对于习作来说,读书当然不是写作之“源”,但我们从许多优秀的作品的阅读中,能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