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伟
(郑州晚报,河南 郑州 450007)
“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的名言,也是一年来作为一名驻县区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切身感受。
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部署。2011年9月,《郑州晚报》县区新闻中心就策划了“走基层·沿黄乡村行”系列报道,作为部门骨干记者,我全程参与了每一个采访与报道,而就是此次系列报道,让我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有了感性认识,并收获良多。
黄河滔滔兮,为之高歌;炎黄巍巍兮,为之颂扬。每天生活在母亲河身边,却被城市的水泥森林和污浊空气阻挡了视线,无法真正领略母亲河的美丽风采。2011年年初,在“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重点建设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等战略思想指导下,打造郑州黄河滨河公园已正式纳入郑州都市区规划范畴,而这也正是本报“走基层·沿黄乡村行”系列报道的背景。为期一个月的报道,《郑州晚报》县区新闻中心报道小组先后走进巩义市康店镇、河洛镇、荥阳汜水镇、王村镇、高村镇、广武镇、花园口镇,金水区龙湖办事处,中牟县万滩镇、雁鸣湖镇、狼城岗镇,分别找一个村庄,通过对村庄人土风情及经济生活的描写,展现黄河沿岸的历史人文及风采,最终让读者窥一斑知全豹。
2011年9月6日,我和部门报道小组一起,来到了巩义市康店镇和河洛镇,尤其是在河洛镇神北村的丁字坝上,当村民指着黄河黄水与伊洛河清水交融的地方时,那种视觉震憾依然存留至今,而当拐进村头一角,猛地看到一个古老大庄园矗立眼前时,对于这个村庄、对于这条母亲河便有了不同以往的认知。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亲身经历过。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激起心中情感,写起稿件来也得心应手,不再只有文词堆砌或者材料修改,而是融入了真情实感。当天回到郑州虽已较晚,但由我采写的《神北村:黄河伊洛河在此形成太极图》稿件一气呵成,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犹如昨天刚刚经历。稿件见报后得到积极反响,不少读者打来电话,更被众多门户网站转载。
河南是农业大省,发展特色农业郑州也一直走到全省前列,但由于生活和工作所限,对于大规模的特色农业并没有亲身感受过。2011年9月20日,作为“走基层·沿黄乡村行”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站,我和报道小组先后来到中牟县万滩镇和狼城岗镇,分别采访了中牟奶牛养殖园区和蔬菜种植基地。在万滩镇奶牛养殖园区,由于刚刚下过雨,当脚踏着那种混着牛粪的软泥的感觉和采奶区的洁净形成鲜明对比,和奶农聊天时,对于郑州周边奶牛养殖业有了全面认识,对于奶农的生活也有了感性认识,不用再看枯燥的材料,各种素材喷涌而出。在狼城岗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和种植户一起,第一次走进大棚,热浪顿时迎面扑来,但棚里红红的西红柿如同一张张笑脸迎接着我们一行的到来。
采访结束,坐在电脑前一口气敲出稿件《中牟农牧鲜货多郑州市民好口福》,稿件获得当月报社总编辑新闻奖二等奖,并被人民网、搜狐网等众多新闻门户网站纷纷转载。2011年10月26日,根据和奶农白新国的闲聊内容,我又跟踪进行了电话采访,采写了一篇通讯《奶牛养殖户白新国有三盼》,即一盼饲料价格降,二盼奶价能提高,三盼奶牛不生病,把奶农当前的窘境及问题反映出来。稿件见报后,有位奶牛养殖户打来电话说:“杨记者,你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谢谢你!”这一声质朴的谢谢,胜过任何奖励,因为他代表着我真的走进了奶农的心里。
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形成朴实的写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走进这个“基层”,让我了解到百姓所需,让我明白百姓所求,让我感受到百姓冷暖爱憎,让我懂得百姓苦乐哀愁。
走进基层,没有了材料堆砌,收获了真情实感;走进基层,没有了纸上谈兵,有了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基层,没有隔靴搔痒,有的是让读者产生心灵共鸣。正因如此,2011年,《郑州晚报》“走基层·沿黄乡村行”系列报道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三等奖。最美的风景在基层,走基层不只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种态度,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