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手法为新闻增色

2012-08-15 00:43张雷峰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文学

□张雷峰 郭 霞

(张家口日报社,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综观中外新闻发展史,大凡广为流传的经典名作,绝大多数都适当运用了文学表现手法,增强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人过目难忘。我们每天接触的大量新闻中,占相当比重的作品之所以可读性差,不受欢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形式僵化,枯燥乏味,缺少文学形象塑造的美感。新闻报道为达到向深度和形象化方向发展,不得不借助文学来求生存、求发展。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文学手法来写新闻。在我国文学史上和新闻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萧乾先生的作品最大特色是能将叙事、塑像、状物、抒情、议论交融巧妙,浑然一体,仍然是今天的大众传媒从业人员认真精读,学习的典范文章。历来的新闻佳品都是借助文学技巧而成功的,从标题、结构形式到语言,文学对于它都大有用武之地。如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标题的“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访老作家严文井同志”,运用了文学中对偶的句式,精练、准确、形象地揭示了老作家严文井自学成才的曲折道路。荣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的《邹振先惊人的一跳》,不只因为该消息反映了我国运动员创造的出色成绩,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篇新闻大胆运用了散文的形式、白描的手法,形象、深刻地报道了邹振先这“惊人的一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看重的是有效的传媒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履行告知义务就完工。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008年10月30日刊发在《张家口日报》的通讯《50小时生死大营救——蔚县小五台山“10·27”登山遇险救援纪实》,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在我市东南部,有一座横跨蔚县、涿鹿县的大山,因其有东、西、南、北、中五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省的五台山,故而得名“小五台山”。小五台因树木丛生,沟壑遍布,山势险峻,近年来在京、津地区户外活动圈子里享有很高的声誉。10月25日上午8点,小五台山迎来了天津天行健登山协会12名户外爱好者。险峻的山势,披着白雪的2882米高峰勾起了他们的征服欲,12人迫不及待向大山进发。“‘挑战小五台,登上最高峰’的呼声打破了大山原有的静谧。受到惊吓的松鼠妈妈在枯草丛中支起脑袋警觉地打量了12名不速之客,‘吱吱’几声招回了跑远的小松鼠,迅速向隐蔽处跑去,似乎预示到未来几天来自大山深处的危险……”

寥寥三百字的文学叙述,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变得更有情感,引起了受众的阅读兴趣。作品刊发后受到读者的好评,获得了当年河北省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展示人物个性的对话。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新闻写作中的对话,常用的有两个人物间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几个人物的对话,个人独白和无声的对话。在新闻作品中运用对话,要用完全真实的人物个性化语言,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杜撰,那种“越俎代庖”,让笔下的新闻人物充当自己的“传声筒”的做法,是要竭力避免的。要善于发掘和使用那些饱含哲理,近似格言、警句的对话。

画龙点睛的议论。议论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得当,能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好议论,需要注意的是,议论只是事实的依附、派生之物,并不是每条新闻都要有,只是在新闻对事实客观叙述到了非发不可的时候才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它既不是对所传播事实的重复,也不是它的一般的解释和引申,而是要引导读者透过新闻事实看到更深一层的思想、精神、意义、动向,咀嚼出更有味道的东西来。■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当下文学的尊严与自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爱上了文学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