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增强在中东的“软实力”

2012-08-15 00:42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能源问题专家徐小杰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中东地区软实力中东

□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能源问题专家 徐小杰

现在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在下降,对中东的石油进口只占了20%左右。这一下降的过程,给中国调整在中东的能源安全政策腾出了一定的空间,对我国将是个机会。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聚集区。据统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为102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近60%,储采比为78年以上(世界平均储采比为42年);天然气储量为7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1%,储采比在100年以上。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为12.5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2%;天然气产量为381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2.4%。

可以说,在未来百年内,中东地区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强势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当前,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非欧佩克地区的油田产油量发生递减,未来世界供需缺口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常规油气资源和世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来弥补。

上世纪50年代之前,世界的两大石油产区分别是美国和苏联。然而,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东的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与运输地位迅速上升。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石油产量趋于顶峰,苏联解体后石油产量起伏较大。世界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持续上升。其中,欧盟对中东的依赖基本稳定,美国对中东的依赖有所下降,对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依赖不断增长的地区是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近十几年来,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处于一个增长阶段。

中国从中东较大规模进口石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比例约占进口总量的42%,这一比例今后会继续提升。

尽管多年来我国十分强调进口来源多元化,并且已经在多元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从长远看,考虑到中东的持续供应能力,中东的石油供应仍将是主渠道。石油进口主渠道的稳定与安全是多元化的前提。

我国对中东石油进口量的增加,意味着大量的石油美元从我国流入中东的石油输出国。我国加强同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合作就要重视石油美元的回流问题。因为这些国家关注石油的需求安全,希望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下游加工领域加强合作,这样做既为他们提供了市场安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促进石油美元在中国的投资,是未来我国与中东发展石油合作关系、互相保证供需安全的重要领域。

中国在中东的石油外交强调的是稳定推进贸易,加强工程技术服务和资源开发合作。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开始强调石油因素在中东外交中的作用,甚至有意派出“能源参赞”或“石油参赞”。现在尽管没有完全按这个构想去做,但中东各国大使和商务参赞在石油方面做了许多外交工作,为中国与中东的石油合作开辟了道路,创造了环境。

中国与中东的石油外交绝不是单纯的双边外部事务,必然受到大量历史和现实复杂因素的制约。在中东,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是美国。美国与中东的关系是传统的、紧密的。在石油发现初期,美国与中东的关系就已经建立。以沙特为例,美国对沙特石油上游领域的控制包括人员、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双边合作非常紧密。但是,美国在中东的影响不仅限于石油,它对中东的政策是全球性、战略性的,所涉及的领域很宽泛,石油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并且这个要素的比例正在下降。美国在中东的硬实力仍然很强,软实力(或影响力)仍然很深;相比之下,中国与中东的文化交流还比较缺乏,在中东的软实力还有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依赖中东石油的能源消费国还有印度。近年来,印度在中东的影响力也在增长,特别是在软实力方面比中国强。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处于亚洲和中东之间。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它的重点就是在中东或者大中东。但除了中东之外,中亚也是印度考虑的范围,伊朗则紧密连接着中东与中亚。

对中国来说,中东的石油资源无论在贸易还是在上游投资方面都是第一位的。我国今后要加强在中东的投资,加强中东在我国能源核心利益的作用。在这方面,中国与印度也许会在中东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从竞争力上看,中印两国都是新兴市场且规模较大,但从资金实力上看,目前印度与中国的差距还比较大。印度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支持其国有化企业进入中东。

猜你喜欢
中东地区软实力中东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聂中东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