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山东济南2500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路向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山东济南250021)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键是要科学设计其战略路向。从科学定位和精准选择的视角切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路向应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继续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着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战略路向
在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上下同心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无疑是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更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首要任务,对于进一步在思想上团结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尤其具有关键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也不能靠“想当然”盲目展开,必须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选准其战略路向。总体看来,从科学定位和精准选择的视角切入,在战略路向上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综合考量和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我们的思想指南、主流意识形态而加以维护和高扬。
1.马克思主义是党确立的主流意识形态。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团体都有自己奉为至宝和生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设计和导引下建构自己的政治大厦和领导体系。作为政治团体的一种特殊形态,政党自身当然也不例外。世界上每一个政党都有自己所维护的一套政治信条和理念体系,也就是自己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奉行和确立的意识形态当然就是马克思主义。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注重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从而建构起适合我国特色的、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第一,全面性。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执政活动的所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其适用范围涵盖党的建设和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第二,严谨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在理论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在指导实践上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第三,稳定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确立以来,就注意保持在一定实践条件、客观形势、社会背景下的相对稳定,没有出现随意变更的问题。第四,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还注意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发展变革,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第五,包容性。成功的意识形态既突出自己的特色,又胸怀宽广、包容天下,而不是排斥异己,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恰恰具有宽广的包容性,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它坚持自己的核心内核、价值导向,但同时又注重吸收其他意识形态中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这种包容性蕴含在不断发展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舆情中,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就为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来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哲学依据。没有来自实践并最终用于指导实践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党带领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不断取得执政业绩的新胜利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宣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民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演进、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次第演化,历史不可能倒退、不能走回头路;它阐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准备好新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包括政治制度、文化认同、社会伦理、意识形态在内的新的上层建筑就会自然产生。这就为我们党带领人民点燃革命之火推翻旧社会、旧制度、旧统治,推动社会进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进改革事业、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规律,阐明了政党的结构形态、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为推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根基。
4.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新胜利。由此创造的辉煌业绩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应该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从来都是内在统一的。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客观上要求必须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着的理论形态。我们党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所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历经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形态,本质上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上,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一定要自觉“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努力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着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说,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适应时代特征、打上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融入时代发展潮流所形成的带有鲜明时代特征、时代烙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马克思主义越是贴近时代、融入时代、契合时代要求去寻求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就越能够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服务于新的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其生机活力的源泉和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价值的逻辑要求。所以,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双重规制。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紧要的是要顺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努力寻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点时代脉搏的契合点,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3.提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发展着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反过来也必须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立足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立足于不同的实践基础和实践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实践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时代,开启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引向正确的轨道,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长远发展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继续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形态,阐明了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导向,有力地指导推动了党以先进性为价值追求的执政实践和领导实践,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国内和党内形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并将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整合起来,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一个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发展实践之图景已经日益显现,科学发展指引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国防发展的局面已经成为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发展提供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3]在今天,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所以,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及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最早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阶段》中明确提出来的。但1945年党的七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内使用的不多,多数时候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提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首先在学术界被重新推崇起来,然后进一步延伸到党内理论界和领导人的话语系统中。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2007年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4]。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列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复合型命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命脉是马克思主义在不断与时俱进、掌握群众中的继续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属于党的思想建设的范畴。思想建设要有开放视野和世界眼光,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和土壤基础上放眼世界,注重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各种思潮的精华,以达到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就其“产地”而言,是来自德国的思想流派。我们对它的吸收不是也不应该是照抄照搬地“拿来”,而是应该结合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使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思想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以中国化的语言和认识习惯将其呈现出来。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它使我们深入思考:究竟是应该从本本出发,还是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必须牢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我们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党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今后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中,毫无疑问,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继续成为我们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成立90年来,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两大成果在建构逻辑、理论精髓、价值内核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时代、建设时代用以指导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其关注点是革命、改造、建设,其目的是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是一个从破到立的理论:它关于革命的一套理论是一个“破”的过程,它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一个由“破”到“立”的过程,它关于社会建设的一套理论则是一个“立”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科学发展时代用以指导改革开放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关注点是改革、发展,其目的是要在铲除旧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更有利于发展的新体制,是一个“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立与破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基础要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也不可能止步于目前的理论成果,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有新的理论拓展和理论创造。但这一前提是,我们必须已经为之准备好了丰厚的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使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变得水到渠成。总体看来,当前我们党正在坚定地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经济基础和框架限制;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坚定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政治基础和规则要求;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和文化限制;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规制。在上述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所准备的充要条件和共同作用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有了立足之地、规则限制。有了这样的立足之地和规则限制,围绕“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才能顺利展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在论述科学理论与掌握群众的关系时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这段话的中心和主旨讲的是用理论武装群众、理论为群众所掌握的问题。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则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问题,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掌握、运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日益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能动过程。一般说来,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人民需要的程度,取决于人民对这一理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7]让人民群众自觉掌握科学理论,这是理论能够沉淀下来、作用于实践的基本路径。鉴于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才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1.要最大程度地贴近群众。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功效,首先应使科学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只有这样,以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才能在群众的思想深处产生触动,更容易为群众所认同。科学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努力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枯燥理论观点与群众兴奋点的共鸣,使理论努力在解答群众思想的疑难问题、困惑问题上切实发挥应有的价值,让群众从切身感受中认可理论、接受理论、自觉去掌握理论。第一,要为群众利益的实现服务。科学理论要致力于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群众的利益诉求。如果科学理论与群众利益相脱节,人民群众从理论的应用中看不到预期的利益满足,这样的理论再先进科学也不能为群众所认可。所以,科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一定要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标准。第二,要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科学理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应该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群众能够听得懂的道理,让群众能够真正领会,做到入脑入心。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8]所以,让群众掌握理论,最忌讳采用学术化语言、官方化语言等让群众感到云山雾罩的话语,应该适时转换自己的语言系统,在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多采用民间语言、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向他们传播理论。第三,科学理论要带着强烈深厚的群众感情讲出来。受传统仁义礼智信思想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讲感情的。我们只要和群众真心交心谈感情、一心一意做朋友、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党和党的领导干部当亲人,党说的话群众就愿意听。因此,满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才更容易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得简便易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只有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机结合起来,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深情厚意,才能自觉地、有目的地去调查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困惑所在,才能进一步找准解决群众思想困惑的理论突破口,才能在解答群众疑虑、拉近与群众感情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被置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位置上。如此以来,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掌握就能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而不是反复地宣传、不停地灌输的过程。
2.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当前,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将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其中,注重解答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学习上以及工作、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思想武器的强大作用。第一,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人民,而且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英雄。因此,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党和人民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而不是把人民放到无足轻重的位置上。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精英群体所掌控到被社会大众所认可接受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创新之中的过程。只有发挥出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学习、认知、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打牢马克思主义安身立命的群众基础。第二,要充满人性关怀。科学理论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应该是充满人性精神、关注人全面充分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科学理论,本质上是要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是要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所以,科学理论在内容设计与模式选择上,都要看重人、尊重人,自始至终充满人性关怀。在内容设计上,马克思主义既关注人们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实现又关注人们当前利益、现实利益的保持和扩展,让人们从运用理论的过程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满足,并在这种利益的满足中感到马克思主义的管用、可信。在模式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初步摒弃了单纯填鸭式的、上下一体的灌输模式,转而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去阐释,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与群众利益、与群众心灵震动息息相关的群众语言、群众思维,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三,要着力解决好紧迫的民生问题。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民的生计为本,生计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步入深水区,各种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因此,要提高以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作为基本抓手来抓,积极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事关生计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坚持从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入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重大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责任编辑 陈 静]
A81
A
1671-6701(2012)04-0005-06
2012-06-25
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