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检
襄阳市“三大服务”抓好军休文化科学发展
王伯检
军休文化是军休干部和军休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和财富总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先进军休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湖北省襄阳市军休三所以发展军休文化为引领,抓好为军休干部服务、为军休工作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三大服务”,大力推进军休文化科学发展。
军休干部是军休文化的创造者,是军休文化的主体。发展军休文化为的是军休干部、依靠的是军休干部。本所从三方面入手,满足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抓好服务管理,增强军休干部发展军休文化的内在合力。鉴于军休干部多、服务难度大,居住分散、管理难度大,服务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现状,市军休三所从增加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积极支持和保障军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二是抓好学习引导,增强军休干部发展军休文化的内在动力。强化学习引导,推进全员受教育,全所教育化,强化军休干部的学习热情。要以先进性为引导,以广泛性为基础,为军休干部提供全新、宽松、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科普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军休干部的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等,形成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良好风气。
三是抓好文化活动,增强军休干部发展军休文化的内在活力。突出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宗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开展各项球类、垂钓、书法、绘画、歌咏、舞蹈、健身、旅游等活动,引导军休干部快活每一天,健健康康度晚年。用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军休干部文化生活,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精神得到愉悦,获得思想道德的升华和行为举止方面的提高。
军休文化是军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休工作的形象、品牌、财富、支柱和力量,促进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必须牢固树立围绕军休工作抓军休文化,抓军休文化促军休工作的指导思想,发挥军休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军休事业发展。
一是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确定的标准,一方面从加强内部关系入手,要求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军休所荣誉,相互支持、爱护、顾全大局、讲文明、讲团结;工作人员爱学习、讲奉献,认真听取军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军休干部理解和支持军休机构工作,主动献计献策,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一方面从实行民主决策入手,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参与所内各项建设,重大项目实行民主决策,在军休机构内部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同时,从良好的外部关系入手,加强文明门栋、文明家庭建设,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参加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实现军休所与周边及社区关系融洽和谐。
二是建立和谐优美的园区环境。今年以来,市军休三所狠抓环境建设,对院内南北楼进行粉刷穿衣,对九个楼道的电线线路统一作了更新和规范化整理,对整个围墙重新粉刷图新,对南北楼蘑菇石墙进行修补整理,对院内花园树木花草进行补栽与调整,在大门口及院内均设置了统一的门牌、标牌和指示牌,并更新了监控设备,从而建立和谐优美的园区环境。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市军休三所一方面为军休干部建立文化含量高的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提供了全方位、多功能的活动场地、器材、器械和文化用品用具;一方面为军休干部开办老年大学,常年开设有书法、绘画、棋牌、门球、钓鱼五个班,供军休干部学习娱乐;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利用自己政治、技能优势奉献社会,取得明显成效。
军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民军队中的精英群体,他们大都戎马一生,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有强烈的爱国、爱民和乐助他人的热情。创新军休文化特色品牌,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军休干部走出庭园为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增强军休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因此,要组织军休干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与民同乐,党课教育、传统教育和献爱心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优势和军休所整体优势。
一是开展军民共建。实行军民共建,有助于融洽和谐军休机构与周边及社区关系,推进军休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是开展军民同乐。实行军民同乐,有助于军休干部走出庭园、融入社区,投身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之中,使军休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让他们在花香鸟语的环境里,在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中,乐而无忧,尽享晚年美好时光。
三是开展党课教育和传统教育。近年来,军休三所组织军休干部,先后为湖北文理学院学生、路灯管理所等单位干部职工上党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思想素质得到提高,而且不断增强了军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是开展献爱心活动。针对军休干部文化层次较高的特点和特长,组织他们开展献爱心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提升军休文化品牌。近年来,市军休三所都组织老干部到老人院慰问老人送祝福;组织老专家教授医疗小分队到社区义诊,为老百姓送医、送药;开展扶贫帮困,接济社区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湖北省襄阳市军休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