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毅 田淮芳
(合肥市委组织部,安徽 合肥 230071)
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合肥科学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立足于合肥本地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营造环境吸引人才,加大投入培育人才,搭建载体用好人才,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的强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构筑开放式的引才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社会化路径。对紧缺急需人才实行无障碍引进,每年都有100名高层次人才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合肥各行业。以企业需求为引才导向,逐年编制《合肥市重点项目、单位和工程人才需求目录》、《合肥市企业创新人才需求目录》,引导高层次人才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集聚。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招才引智,在海外建立招才引智联络处,与100多个海外华人社团建立了联系。推进柔性引才,市委、市政府聘请37位国内外著名专家、企业家担任市科技经济顾问,其中有杨振宁、梁锦松等著名人士;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企业家来肥服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每年都选派专家教授、博士到合肥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二是健全优化配套的服务机制。在全市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革命,把合肥建成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曾一次性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23项,同时推行“缺席默认制”、“超时默认制”、“限时办结制”,促进行政效能提速。深入推进招投标、投融资、土地利用等多项改革,对土地交易、公共资源的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始终坚持全程“阳光操作”。实行各级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开辟服务“绿色通道”,随时帮助解决各类人才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工商、税务、海关、环保、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联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立“一站式”窗口服务。
三是鼓励创新创业的投入机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了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创新基金,免收37项工业类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收费。自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企业。出台风险投资损失补偿暂行办法,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发生损失部分,市财政给予30%的补偿。对科技人员携带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且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来肥创办(领办)企业的,给予企业资金资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及租用办公和生产用房免租金或租金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各类风投、创投公司发展到20多家,注册资本60多亿元。一系列的创新投入机制,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
一是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团队建设。近年来,在全市优先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中,依据特定研发项目,分3批组建了60个市级、14个省级产业创新团队。据统计,创新团队共集聚了330多位优秀创新人才,其中博士49人,硕士66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67人,副高级职称的161人;创新团队还吸引了72位市外、省外专家加盟,这使得创新团队的项目科研基地成了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创新团队还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研发成果,在已完成的项目中,申请专利的有50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的有56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创新团队的成功实施,对促进产学研结合,更好地培养、吸引、凝聚我市优势、重点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科技水平,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是全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了创新型企业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对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培育方法,短短3年就培育出了160多家创新型企业。制定实施了“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规划,筛选装备制造、汽车、家电3个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节能环保、公共安全5个新兴产业作为创新型产业进行打造,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科大讯飞、工大高科、美亚光电等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狠抓一批支撑性、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引进了京东方六代线、熔安动力船用低速柴油机、德国大陆轮胎等项目,带动了合肥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使我市在平板显示技术、量子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技术领域,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技术,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初步实现了产业群体和产业链、人才群体和人才链之间的互促并进。
三是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出台《“百人计划”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对国内外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携带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且市场前景广阔的科研成果,来肥创办企业的,给予企业注册资金50%、最高200万元资助;市属风险公司给予最高30%实际投资额的股权投资及金融机构不超过100万元的贴息贷款;企业注册地的县(区、开发区)解决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房,享受三年免收租金。对于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的企业,市委、市政府一次性给予聘用费50%、最高50万元资助,对重点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给予10万元的资助。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年薪在12万元以上的,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省、市留成部分奖励给个人创新创业。近年来,全市各类企业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6000名。全市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407个,产学研战略联盟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家,集聚高端研发人才1万多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0个、在站博士后34名,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51人,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26人,创业海归400多人
一是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出台《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资助暂行办法》,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举办MPA学位班,提升党政人才能力素质。通过“出境研修”、“两地办学”等形式,先后选送近千名各级党政干部赴欧美、上海、天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近几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近600期,培训干部4.1万多人次。先后选派9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团中央、中科院、建设部和北京朝阳区、上海卢湾区等挂职学习。选送两批102名新录用公务员和10名年轻干部赴革命老区金寨县支教、挂职。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实施大规模的科及科以下公务员跨部门交流轮岗工作。
二是实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采取选派挂职、资助培训等方式先后对200多名年龄轻、有潜力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邀请国家商务部和欧盟来肥联合举办 “中国—欧盟商务管理项目培训”;委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合肥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招收100名中、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及主管经济工作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邀请国内一流经济学家、管理专家来我市举办 “工业立市大讲堂”、“中国·合肥人力资源高峰论坛”、“国学大讲堂——国学与现代管理”等一系列专题研修班,对全市各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4000余人次进行了高规格、系统化培训。指导各县区结合实际,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700多县域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受到良好培训。
三是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出台《合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若干实施意见》,近两年共组织2.6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通过评估和认证在全市设立了39家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促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加大专业技术人才更新知识、学习掌握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先后分批选派企业技术骨干、医院双肩挑业务骨干和政府应急管理课题组成员等赴国(境)外进行专题培训或中长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赴意大利政府应急管理培训班成员学习回国后,先后参与制定我市各类应急预案80个,在2008年抗击雪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1993年以来,先后选拔培养六批500多名合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举办16期市拔尖人才政治业务培训班。
四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出台《合肥市2005-201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和措施。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深化技工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全市共建有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02家,年培养合格技术工人1.2万名。组建“合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推行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出台《合肥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将高技能人才纳入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范围。每两年举办一次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活动,设立“合肥市技能大奖”和“合肥市技术能手”两个奖项,分别奖励1万元、2000元。
五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计划。重点推进阳光工程、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等三个项目实施。2008年以来,共投入1387.5万元,培训人数达7万多人。根据我市蔬菜产业情况,市农委安排专项资金,连续5年安排100名农村种植大户和技术人员赴山东寿光、苍山进行培训。市畜牧水产局开展双培双带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重点推广种草养畜、大棚养禽、池塘养渔等先进实用技术,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新品种,努力打造一大批像长丰曹庵草莓、肥西三岗花木、肥东民族乡蔬菜等特色产业村,造就一批特色实用人才队伍。在全市范围内组织50名农业专家,成立“双培双带”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市在推进人才强市的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合肥能否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跨越赶超步伐,必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加大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把合肥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突出加强产业优化升级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培养开发重点产业、行业紧缺专门人才,以产业来集聚人才,用人才促产业转型,提升产业与人才的融合度,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优秀人才集聚高地。
一要加紧培养一批高精尖关键技术人才。其一,要重点加快以下几类我市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对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起关键作用的国家级专家、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职业化和国际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熟悉国际规则、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风险投资、理财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其二,要加紧培养引进一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依托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建设,在每个产业选拔一批市级领军人才、一批后备人才和第三梯队成员,培养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能够引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要依托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抓紧引进培养一批青年技术骨干。鼓励各大企业以“柔性引进”方式引进国际顶尖技术人才来肥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企业在市外、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广泛吸引沿海和国际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合肥重点产业发展服务。加强与海外留学生组织、华人华侨社团、海外媒体的联系,着力引进核心关键技术急需的工程院院士和外国专家、高级技术人才等。
二要大力培养一批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以优化企业管理运行机制和提高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长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其一,要加快培养。全面实施“511”经营管理人才工程。鼓励重点企业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方式用好人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评价和选聘机制,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机遇,采取团队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敢干事、能干事并且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善于驾驭市场的优秀企业家和产业领军人物。其二,要强化培训。每年从重点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选拔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采取到重点高校集中学习、到知名培训机构专题培训、到国内外优秀大型企业顶岗锻炼、赴国内发达地区或境外培训等方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工作,力争5年内对重点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轮训一遍。
三要加快培养一批知识型高技能人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以实施“553”蓝领人才工程为抓手,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其一,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其二,拓展培养方式。选派技能型人才出国(境)学习,促进技能人才与国外同行交流。鼓励重点企业在关键职业(工种)岗位、工序设立“首席技师”、“特聘技师”,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革新、实施精品工程和带徒传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更要用得好。要坚持高标准打造一批人性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创业高端载体,不断完善人才扶持机制,不断提高项目的入驻率、存活率和成功率,为各类优秀人才扎根合肥、成就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要坚持产业项目辐射带动,把海内外的科技人才和成果吸引到合肥来创业。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以扩大开放为主渠道,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支撑,以开发园区为平台,以高端产业发展吸纳集聚优秀人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构建学术交流、技术共享公共平台,切实提升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吸纳和承载能力。配合国家“千人计划”的实施,扎实推进我市“百人计划”工程。重点围绕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公共安全等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从海外引进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符合条件的开发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若干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借鉴中关村“人才特区”经验,以体制机制创新和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为突破口,努力把合肥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打造成为高端人才集聚的“人才特区”。
二要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以一流的载体集聚人才。其一,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创业发展平台。坚持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大扶持激励力度,围绕我市重点支柱产业领域,加强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引导企业加大科研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力争以高端载体吸引高层次人才。在科技智力资源密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内建立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微型企业培育基地,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创业企业入驻。扎实推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大企业设站、引进博士后和出站留用工作力度。继续放大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的影响力,引导和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采取“点对点、零距离”对接方式,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基地,全面推进人才、智力、成果整体引进开发,多形式集聚、使用人才。其二,筑强和完善重点产业科技研发平台。进一步发挥好合肥科教城的优势,充分利用驻肥高校院所搭建借智平台,集中力量形成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积极吸引、支持驻肥高校院所人才在肥发展,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驻肥高校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吸引、支持科技人员在合肥创业,在合肥转化科技成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驻肥高校院所人才与市属人才在拔尖人才申报、人才发展资金和科技三项资金的使用上同等对待,优秀项目优先安排。
积极构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强服务指导,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环境,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扩大合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比较优势。
一是建立人才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市、县区二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贯通和整合,逐步建立覆盖全市、辐射中部的人才市场网络。建立合肥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逐步打造成为中部领先、全国一流和国际接轨的中高级人才服务示范平台。建立完善各县区 “人力资源服务分中心”,使之成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窗口,产学研用转化的市场,社会化人事服务的阵地。推进人才信息化建设。建立辐射中部的“人才信息中心”,完善市人才数据库,推动人才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形成集政策法规发布、供求信息交流、咨询指导服务、心理测评与辅导为一体的人才公共信息平台。结合合肥市产业发展实际,支持国际国内高级猎头公司、技术中介公司和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入驻,为重点人才的选拔、培训与流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便利。
二是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加大政府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继续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扩大自主创新专项基金规模,对高校、科研机构服务于合肥的研究课题,给予相应的财力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政策。制定民间投资和风险投资参与科技投入激励办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高层次人才创业资助体系和融资平台,鼓励高层次人才来我市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创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企业。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专利发明和转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着力破除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瓶颈,保证人才安全创业、安心创业。积极探索和实施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支持各类人才的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与资本一样参与收益分配的有益尝试。细化对特殊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物质激励措施,以一流的待遇把各类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吸引到合肥来创业,把先进技术、专利成果招引到合肥来转化。加大各类优秀人才评选奖励力度,探索建立长期在肥工作的外籍人员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特别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用环境留人、引才。要大力推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外国专家公寓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关爱工程”。坚持和完善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优秀人才定期休养、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了人才绿色通道,对符合引进条件的企业人才一律实行准入制,实行“一个窗口完成、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模式,推行高层次人才的“一站式”服务,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才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居住舒心、出行放心、工作顺心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