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军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成都 610036
沙盘游戏治疗适应广泛,由瑞士荣格分析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在上世纪初期创立。沙盘游戏治疗应用非语言的象征方式使访者表达出潜意识中的内容,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1]。焦虑情绪在心理门诊中较为常见,陈顺森等[2]发现沙盘游戏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但沙盘游戏的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台湾施玉丽发现[3]沙盘游戏让儿童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并宣泄负性焦虑情绪、释放被压抑的能量。沙盘游戏治疗未成年人焦虑情绪的机制包括。
制作沙盘作品实现了未成年人童年玩乐情景与体验的再造,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4],多种玩具、湿沙与干沙、个人制作和多人制作等可供选择,因此相比其它治疗方式,自由度高、操作方便、思维负荷较少,未成年人将其注意集中于当下行为以及沙盘这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充分表达他想要表达焦虑情绪和情感。
沙盘是用象征的手段在潜意识层面解决解决潜意识问题,未成年人相对难以用准确的用语言表述自我内心状态,确切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与无助,未成年人在信任、安全的氛围下,自由使用沙具投射性的建造任何自己喜欢的图景或故事,反映内在心路历程的变化,有效投射表达和释放焦虑情绪。
沙盘游戏帮助未成年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具体可感的、自我主导的活动,玩具和沙子的可触性、可移动性又能通过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对具体的物件和活动的注意力分散[5],沙盘游戏过程透过对不同区域、主题、方位的考虑,调节未成年人对于引发的焦虑情绪的主体信息的多样选择。
沙盘将潜意识原型的内容视觉化,一般沙具都包括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生活用品、宗教、自然元素、武器和其它等种类的物品,既可以投射现实的情绪与情景,也可以直接呈现现实的冲突情景。未成年人通过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实现变通、思索、领悟、改变的心理治疗全过程,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与情绪表达。
在沙盘游戏过程贯穿人本主义的关怀,沙盘作品是来访者和治疗师可以立即看到的,治疗师采取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感理解的态度,营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陪同并鼓励未成年人对其沙盘世界进行探索和体验,在制作沙盘过程中,未成年人可以感受自己的力量,获得一种可控感,随着“可控感”的找回,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能正视其内心冲突并对其进行思辨、选择和重组,有助于改善焦虑情绪,增进安全感,逐步获得心理成长。
沙盘制作过程能使未成年人获得持续的快乐,同时制作后可以修改调整,每次作品均有不同主题,作品创作完之后,治疗师会让来访者对自己的作品命名和讲述与作品相关的体验或故事,并对未成年人的作品和感受,不评价、不干预,让未成年人能摆脱心理冲突的负面影响,降低被评价的担忧,自由地进行内在探索,从而逐步唤醒未成年人内心深处的自我治愈和自我发展的力量,增加应对焦虑的信心,达到治疗目的。
[1]郑元洁.沙盘游戏法及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1):25-27.
[2]陈顺森,徐洁,张日羿.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J].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9.
[3]陈顺森,张日异,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4]李江雪,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与应用[J].心理科学,2005,20(2):52-55.
[5]Steinhardt L.Foundation and Form in Jungian Aandplay:An Art Therapy Approach[M].London:Philadelphin.PA:Jessica Kingsley,200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