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光 曾芝云 彭春怡 彭丽辉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西 515400
SMT(消化道黏膜的肿瘤)指的是源于消化道其黏膜下层的一类病变。而内镜下行EMR(黏膜切除术)已经被临床广泛的采用[1,2]。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50例SM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我院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50例SM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30例,有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7岁,最小为21岁。有12例病变位于食管,有34例胃,有4例位于乙状结肠,应用超声内镜检查提示,有36例在黏膜肌层,有12例在黏膜下层,有2例在固有肌层。
首先选择常规内镜与超声内镜将病变部位明确。①标记:使用针状刀以及氩气刀在病灶的边缘约0.2至0.5cm予以电凝标记。②黏膜下注射:再将已经配置完毕的注射液在病灶边缘的标记点外侧给予多点的黏膜下注射,一直到病灶能够明显的抬起。③切开其病变的外侧缘黏膜:使用针状刀顺着病灶的边缘标记点其外侧将黏膜切开。④将病变剥离:使用IT刀在病灶的下方将黏膜下层予以剥离,在剥离过程当中需多次进行黏膜下注射,从而保持其病灶同肌层完全分离。病及时的处理出血。⑤对创面进行处理:在对病灶进行切除后,其创面能够见到小血管,需以氩离子的凝固术,以及热活检钳进行电凝,或者金属钛夹等方法给予止血治疗。如损伤其固有肌层以及创面比较大,则需以金属钛夹将创面缝合[3,4]。
患者经ESD的治疗结束之后,需禁食1d(如损伤到固有肌层的患者则需禁食为3d),如果怀疑出现穿孔的患者则行胃肠减压。在术后常规的应用抑酸药物 (可选择40mg奥美拉唑进行静脉推注,并且每日2次),以及止血,和抗生素治疗,或者补液支持等。对患者腹痛的情况以及腹部的体征进行观察,未出现腹痛以及出血等情况,可分别在第2天以及第3天之后进食冷半流质的饮食[5]。
对全部患者予以一次性的完整剥离均成功。其病变最大的直径可达到1.5~3.5cm,其手术的时间为30~150min。在术中有少量的出血均予以电凝下止血,其中4例出血比较多,于术后经内镜下予以钛夹止血。未出现迟发性的出血以及穿孔。其中36例为平滑肌瘤(均源于其黏膜的肌层);有6例为脂肪瘤(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异位胰腺(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纤维组织的增生;有2例为黏膜下的炎症;有2例为间质瘤(均源于其固有肌层)。经ESD剥离后,患者病变包膜均完整,其基底以及切缘均未出现病变的累及。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在术后6个月进行胃镜以及EUS的复查,其创面均愈合,未出现残留病变以及复发。
针对患者消化道的黏膜下肿瘤进行治疗,在内镜下予以高频圈套的电切以及尼龙绳的结扎已经在临床被广泛采用;而治疗消化道的SMT时,其圈套器较易滑脱,并且很难将其病灶予以一次性的完整切除,患者肿瘤残留与出血以及穿孔等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同时选择尼龙绳的结扎治疗也不能够获得患者病理诊断的资料。经临床的实践表明,在源于患者消化道黏膜的肌层以及黏膜的下层SMT,即便病变或大或小,进行ESD均能够一次性的将病变完整切除,并且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而本文中50例患者均获得一次性的完整剥离。
因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在术前需通过EUS对病灶的深度进行了解,多数源自其固有肌层,并且穿孔的几率较大;同时在术中需始终保持其操作视野的清晰;还需于术中予以黏膜下的反复注射。而穿孔往往在术中即能够被及时的发现,比如患者出现腹胀于纵隔或者皮下的气肿等情况;针对较小的穿孔则可于内镜下以金属夹将裂孔夹闭,如出现较大的穿孔以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及时的予以外科手术。
[1]马丽黎,陈世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J].胃肠病学,2008,13(8):495-498.
[2]余娜,韦红,吴克利,等.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8例报告[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5):2994-2995.
[3]陆秋云,戈之铮.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29(2):133-135,141.
[4]杨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切除术的效果比较及护理方式探讨[J].西南军医,2010,12(4):671-673.
[5]马丽黎,陈世耀,周平红,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灶的初步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10):52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