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周建刚
1昆山市张浦镇预防保健所,江苏昆山 215321;2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
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力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某医院所在县级市(以下称X市)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X市的卫生事业取得了新一轮的进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与X市医疗服务机构结构不合理之间存在矛盾,并不能很有效地解决“看病难”问题。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一级医院原则上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方向发展。但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一级医院目前开展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受到限制,部分病人将被分流道市区几家二级医院就诊。
公共组织自身成长的要求也是变革的重要原因,按照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任何组织都有其生命周期。组织生命周期是指组织从产生、成长到最终衰落的过程。任何一个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由人所组成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育和成熟的社会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有一个包括从生到死的各个成熟阶段的生命旅程。
首先,从X市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明确指出,X市中心城区将进一步扩大,将来的中心城区的五区包括某一级医院所在Z区,即Z区将成为某市南部城市副中心。同时中心城区加强综合性医院、特色专科医院和公共卫生中心等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其次,从区域卫生规划来看。X市所在的地级市(以下称Y市)卫生行政部门拟在Y大市范围内确定一批二级医院建设单位,以适应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Y市卫生局2010年曾派专家组来医院调研,对医院的创建二级医院工作给予肯定,并于同年年底确定医院为二级医院建设单位。X市卫生局也多次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将在中心城镇建设具有专科特色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因此,医院建二级医院是符合卫生发展规划的。
最后,根据《江苏省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从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等方面来看,某一级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多方面已经达到甚至已经超过标准,这为争创二级医院奠定了基础。
X市是一座新兴的工商城市,以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赢得了发展的机遇,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X市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某一级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给予了明确支持,这使得某一级医院在争创二级医院的过程中省去了后顾之忧。
首先,从X市医疗机构布局来看。目前,X市共有法人建制的三级医院两家,二级乙等医院两家,其余公立医疗机构均为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的二、三级医院均集中在4平方公里的城区范围内,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卫生资源的总体布局也不尽合理。因此,在X市周边城市副中心建设二级医院是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就医的内在要求。
其次,从X市人口与卫生资源现状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X市人口已突破250万,根据《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规划末期,城市人口将达270万,Z分区人口将达24万。一般来说,每千人病床数应达2.8张,世界平均水平为3.6张,也即目前X市至少应配置病床7000张,规划末期应配置7560张,而目前各医疗机构总病床数约3800张,远远不能满足基本配置的要求,医院建设任重道远。目前,Z地区已聚集人口约24万,建设一家拥有500~600张病床的二级医院是非常必要的。
某一级医院是家新兴的中心卫生院,2000年由于乡镇撤并由三家乡镇医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更名为X市第六人民医院并确立了向二级医院发展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拥有病床160张,设立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等五个病区。历年来,医院门急诊人次和业务收入在全市一级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内涵管理不断完善,在全市卫生单位各类考评中成绩显著。Z镇党委、政府对医院的发展十分关注和支持,已将医院易地新建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并以前瞻性的理念和二级医院的标准高规格地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