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翠珍 刘 娟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1],而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是重要的综合途径,反复、多次、大剂量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等不良反应也被人们所认知,化疗药物的毒性在静脉输注时则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甚至导致功能障碍以及医疗纠纷,因此,分析药物外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自2010年4月~2011年12月共收治254例,化疗次数865次,出现外渗共 40例,发生率为 3%,年龄15~78岁,使用药物5-FU、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吉西他滨、紫杉醇、奥沙利铂等,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表现为红肿、局部疼痛、肿胀、水泡、破溃等经积极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整体护理、健康宣教落实不到位后引起24例,护士操作不当引起10例,护士责任心不强引起6例。
肿瘤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输液,造成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血管的脆性增加,同时有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增加了活动的机会,造成针头向外滑脱,因人的血小板数量少、淋巴水肿、加之肿瘤患者长期化疗,机体免疫力低下、修复和抗炎能力差,从而发生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可分为发泡剂和非发泡剂两类。常见发泡类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等,这些药物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非发泡性药物包括:5-FU/环磷酰胺、顺铂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注射局部或静脉疼痛,很少发生急性反应或组织坏死。而化疗药物本身刺激性大、与其浓度、酸碱性、渗透压及毒性有关,它能在较短的时间进入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2]。
护理技术造成外渗的情况有;①我院属于综合专科医院,加之特殊原因,新老护士梯队差距太大,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化疗药物的作用、毒性、特性以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②临床经验不足,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未能及时巡视静脉通道。③选择静脉血管不当,穿刺技术水平差,穿刺成功后针柄固定不牢固,随肢体活动,针尖滑出血管外。④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扎止血带过紧或松止血带用力过猛都可造成对血管的损伤。⑤输毕化疗药物拔针后穿刺点局部按压时间短,药液从针眼处外渗[3]。⑥尽量避免在肘窝、手腕、指间血管及近关节处穿刺,因这些部位神经、肌腱分布较集中且感觉迟钝、易活动等特点,外渗后早期不易被发现,导致药物外渗损伤神经,肌腱。甚至致永久性损伤。
在化疗前责任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及外渗的后果,使患者了解使用化疗药物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防止外渗的要点,详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家庭情况曾经的治疗史及用药情况,熟悉患者的病情及本次的治疗方案、给药方式、药物性质等,告知患者药物外渗导致的后果及在输液时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活动如上卫生间、喝水等,输液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回流造成药物外渗,同时嘱患者切记自行调节输液滴速,如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或异常感觉时,指导患者及时关闭调节器并按呼叫器。
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穿刺时选择弹性好、管腔大、无炎性、无损伤的血管,避免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穿刺,对于脆性较大的血管影采取小力度,针与皮肤的夹角约为15~25°,缓慢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再进针,以避免液体外渗及机械性损伤,输注完毕拔针前回抽少量的回血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然后迅速拔针,按压3~5min,嘱患者抬高穿刺肢体,防止穿刺局部瘀斑。
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应检查是否有回血,在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并经双人核对注明药物名称、穿刺部位、用药时间,家属签字确认后方可输注化疗药并由护士规范签字,在输注过程中护士每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检查输注部位是否有疼痛、外渗及肿、热等不适感,并做好记录。
总之,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加强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及健康宣教,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使化疗药物外渗的现象下降,并且未出现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1]李俊英,余春华.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9)∶732.
[2]陈立芳,杜红.1号消炎膏加冰敷治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B)∶43.
[3]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