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岚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安阳 455000
古代医家以及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以鲜品中药治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对急证、表证,如血热、伤暑、伏暑等证以鲜品药材治之,力佳效宏。据调查统计,现临床常用的生药鲜品(不包括草药)大约有40余种,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临床应用,阐述几种鲜品生药的功效及应用如下: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可随用随采,亦可采回栽于盆钵中以供鲜用。将茅根洗净绞汁入药用,可清热利尿、消肿又能宣脏腑、畅达经络兼治外感之热,而利固身之水,如常以本品饮服,可治血热鼻衄。本品甘、寒,归肝、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常用于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还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口渴或肺热咳嗽等[1]。正如张锡纯所云:“白茅根必用鲜者,其效方晋,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时,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验,远胜干者”。名方“三鲜饮”,以鲜茅根配鲜小蓟、鲜藕,治虚劳痰中带血。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性蒲公英或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夏季采取可栽于盆中供鲜用,亦可于2—4℃冰箱中短期贮存。本品苦、甘、寒。归肝、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胃肺热,清利湿热之功。用于各种乳痈、疔疮、肺痈、肠痈之证;还可用于咽喉肿痛、胃火牙龈肿痛及肝目赤肿痛、黄疸、胁痛、淋证、泻痢等湿热证。如《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疔,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品捣汁温服,干者应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本品用量达大可引起腹泻,故应慎用不宜缓泻之证。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的太仓及浙江、湖南等省。本品极不易保鲜,通常药店中用花盆种植,即采即用,洗干净后,切丝入药。本品辛、凉,归肺、肝经。具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之功,与干品相比更为凉润,气味更加芳香,清热疏散效果更强,适用于夏季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还可用于风热头昏头痛、目赤多泪、咽喉痒痛及皮肤瘙痒,略有疏肝行气、化温和中的功效。正如《千金翼方》载:“饮汁发汗大解劳乏”。《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用本品完整鲜叶片补敷太阳穴,可治夏季中暑之头痛。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采收时可连枝割下,保存于2~4℃冰箱中。用时剪去粗枝梗洗净后入药。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省。本品苦、辛、温。归肝、肾、脾经。具有温气止血、散寒止痛之功,用于月经过多,崩漏及妊娠下血等虚寒性出血和下焦虚寒或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或腹部疼痛等。与鲜侧柏叶、鲜荷叶、鲜生地组成四生丸,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衄血咯血,用鲜艾叶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茵陈蒿”[2]。春季幼苗高约6~10cm时采收,去粗梗,置冰箱中保存5~7d用布包扎保持新鲜。本品苦、微寒。归肝、胆、脾、胃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常用于黄疸、湿温、湿疹、湿疮之证。用鲜茵陈,鲜大枣煎服用,治疗小儿黄疸;若小便不利者,配猪苓、泽泻,如茵陈玉苓散;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或杀虫止痒药同用治疗湿热疮疹。据现代研究,用鲜茵陈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又能降压,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伤寒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某些皮肤真菌、病毒性肝炎等抑制作用[3]。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的犍为、沐川、贵州的长顺、兴仁等地。现各地均有栽培。冬至前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将鲜姜洗净后,揭烂用布包绞取汁入药,用于临床应急服用,易于吸收。生姜辛、温,归脾胃经。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常用于风寒表证,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病证。
生姜与干姜在临床中存在不同的功效。如《本草经疏》“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第消痰止呕,出汗散风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生姜泻心汤有生姜又有干姜,以生姜治干噫、食臭,干姜治腹鸣下利也”。“通脉四逆汤有干姜又加生姜,以干姜止利通脉,生姜散寒治呕也”[4]。《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本草拾遗》“生姜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取本品冲服可解南星、呕逆不止或半夏引起的喉舌麻木肿痛。
此外,临床常用的鲜品生药还有很多,如马齿苋、半枝莲、山药、荷叶、鱼腥草、野菊花等,临床可根据病情需要,选取鲜品和干品不同的炮制品,对症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1]张廷模.中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康廷国.中国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4]高汉森,方剂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