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媛
黑龙江科技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哈尔滨 150027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音视频资料库建设的思考
陶 媛
黑龙江科技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哈尔滨 150027
随着音视频资料数量的快速增长,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音视频资料库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出发,在音视频资料库建设的目标原则、采集、管理、综合利用和著作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设思路。
高校图书馆; 音视频资料; 采集和管理
University Library; Audio and video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近年来,有关图书馆音视频资料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侧重于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师生对图书馆数字化音视频资料库建设有迫切需要,是高校师生学习专业知识、获取通识知识,浏览历史和考察社会现实,与学术大师和大自然隔屏相见的极其生动的途径,能够与纸质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形成很好的相互补充。图书馆形成丰富的音视频资料收藏,在教学、科研、学生自学等方面充分利用,必将极大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吸引力和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的能力。在此就高校图书馆音视频资料库建设的目标原则、资料采集、编目管理和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思考,就教于广大专家和同行。
在21世纪初之前的一段时期,高校的音视频资料一般由多媒体教学中心和外语语音室等部门负责采集和管理。由于数字视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及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中心和语音室的大量录像带、录音带逐渐被淘汰。近年来,音视频资料购买和收集主体出现多元化现象,学校的各部门、各单位,甚至教师和学生个人都收集和存储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学校也出现了多部门重复购买同一资料,一个部门购买的资料其他部门不能利用等问题。经笔者考察,目前一些高校的音视频资料采集和储存主要由信息网络中心和电视站负责。信息网络中心和电视站虽然具有存储设备和一定的音视频编辑能力,但却缺乏大量资料编目、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图书馆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经验以及服务理念,最有利于音视频资料的采集、管理和利用,再加上教师、学生到图书馆检索和阅览资料的习惯,决定了图书馆是建设音视频资料库的最合适机构。
目前,音视频资料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出现淹没式的海量信息特征。主要的资料源包括音像制品出版机构、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大型视频网站,如国外的YouTube、Hulu、Yahoo Video、 AOL video等,国内的Youku、56.com、土豆网、CNTV等视频分享网站。[1]高校图书馆由于其存储和管理能力有限,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采集资料。因此,图书馆需要寻找自己的收藏定位,明确音视频资料库建设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确立主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建设原则,在现有成熟技术水平、资金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音视频信息资料库。
图书馆可以按照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的范围,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自学需要采集有关的音视频资料。具体的建设目标是:
1.1 为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如采集基础外语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音视频资料,具体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文献资料片。
1.2 为学科、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如采集国外名校公开课、国内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教学录像,各种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视频录像或模拟动画,有关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录像,学校教学比赛、公开课录像,重要学术会议录像等等。
1.3 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通识教育服务。如采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今日说法》,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节目等,让学生通过音视频资料的阅览,了解多学科的更加广泛的知识,了解历史和社会现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4 图书馆的音视频资料采集还可以针对学校特色,开展专题重点收藏,形成音视频资料收藏的特色和优势。如笔者所在学校是以矿业工程为主要特色的院校,就可以多采集与矿业工程技术有关的视频资料,形成自己的收藏特色和优势,为将来与其他图书馆和有关机构开展资料交流和社会服务奠定基础,也可以开展有关专题资料的学术研究。
音视频资料的采集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首先应该及时做好已有资料的整理工作。学校宣传部门、电视站、各院系、教研室、甚至教职工个人手中都由于教学、科研和其它需要积累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如宣传部购买很多宣传教育的视频资料,教务处有教学大赛、公开课等录像资料,科技处有重要学术会议的录像资料,电视站有学校的重要会议、重大新闻、电影等资料,各二级学院和专业系部也由于教学需要和学术活动,购买或录制一些音视频资料。这些常年积累的资料以录音带、录像带、CD光盘、VCD影碟、LD影碟、DVD影碟等形式保存,有的存储格式已经过时,有的磨损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易损坏或遗失,需要及时采集。另外,在互联网和电视等公共媒体上有大量极有价值的音视频资料,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走近科学》节目,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节目等,还有如奥运会开幕式、航天发射、抗震救灾、感动中国新闻人物评选等新闻资料,网上的公开课视频等,如不及时采集和记录资源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再无采集的机会。因此,建立数字化音视频资料库,及时采集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的音视频资料十分重要。
音视频资料的采集需要图书馆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但这还不够。应当建立资料库建设为师生服务,资料库依靠师生智慧和力量共建的思路,发动各部门、各单位,甚至全体师生的力量参与采集。因为,对教学科研最有价值的资料,只有各学科、系部的教学科研人员最有鉴别力,也最有采集和利用热情;采集对学生自学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资料,应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在他们手中,已经收集了很多很好的资料。如果学校图书馆建立与各单位和师生个人相互配合的采集措施,建立义务资料员制度,则会产生更好的采集工作效果。义务资料员可以利用电视视频采集卡录制重要的电视新闻,采集与教学科研有关的网上视频信息,并初步做好题名、摘要、来源、出版者、应用价值等文字说明,提供给图书馆。图书馆由专门人员进一步筛选,利用设备采集或联系购买。
音视频资料与电子文本资料相比,具有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音视频资料库必须具有海量数字信息存储的设备条件。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流媒体视频服务器,配备大容量的磁盘阵列设备。也可以根据图书馆的经费情况和技术实力,配备通用服务器和较大的存储空间。[2]还可以与学校的信息网络信息中心和电视站开展合作,以图书馆为主,建立音视频资料库。
音视频资料具有海量数据和无序混乱的特点,存在大量重复、冗余甚至非法的视频信息。同一视频内容,不同人编辑和发布,文件的标题、格式、数据量大小都可能不同,所属学科专业、应用范围也不清晰。目前由于对视频资料的视觉信息检索的技术难度较大,所以相同内容视频文件的重复采集和收藏难以避免,资料的后期编目、管理工作十分繁重。
从话语形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现为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两种形式。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的创新体现在文本话语的创新和实践话语的创新。其中,实践话语的创新是文本话语创新的基础,文本话语创新为实践话语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音视频资料不同于纸质资料,经过数字化存储后,除了必要的备份外,不需要更多的副本。因此,对音视频资料进行系统的编目,首先有利于资料的检索和利用,其次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料的重复收藏。另外音视频资料还存在同一内容不同格式的问题,如视频文件有AVI、MPEG、RM、RMVB、WMV、MKV等多种格式,不同格式存储信息量不同,画面和声音质量不同。在选择收藏时,并非清晰度越高越好,主要要看资料使用时的需要。要尽量减少相同内容、不同格式文件的重复收藏,必要时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转换文件格式。
为了更好地对音视频资料进行管理和利用,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或内部管理系统建立以下资料信息:
3.1 建立基础索引信息。图书馆可以发挥自己在资料著录和标引上的技术擅长和经验,对音视频资料进行按学科、专业、课程、用途等进行分类,建立资料的题名(包括已有的其它题名)、作者或创作者、关键词、内容描述(摘要)、资源类型、格式、语言、字幕、来源、时间、出版者、应用范围等检索信息。在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制作关键帧图片和视频片段等检索信息。[3]
3.2 建立有关资料的关联信息。建立内容相近音视频资料的关联索引信息,介绍互联网上相关音视频资料的信息源地址,建立音视频资料与馆藏文字资料的相互索引链接。如在收藏学术会议、教学大赛等视频资料的同时,收藏有关的文字资料。建立音视频资料与馆藏电子和纸质文字资料的综合信息,如收藏电影《宇宙与人》视频资料的同时,介绍馆藏图书《宇宙与人》以及其它相关资料的信息。让师生在阅览文字资料时知道还有相关视频资料,阅览视频资料时知道还有哪些相关文字资料。
3.3 建立网上读者论坛。让师生在检索资料的同时看到其他读者的观后感和评价,拓展检索和阅览信息。在阅览后发表自己的观感和评价,形成讨论和争鸣,激励师生学习热情。
3.4 建立集体阅览预定系统。建设集体阅览室或视频播映厅,接受单位、学生社团或集体预约,定期开展集体阅览、研讨活动。
音视频资料库建立以后,通过图书馆内部局域网或校园网检索,让师生了解图书馆收藏的音视频资源。建立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IVOD),[4]让师生通过图书馆局域网或校园网阅览。具体可以用以下方式阅览学习:
4.1 让师生在电子阅览室阅览音视频资料。
4.2 在校园网进行IP上访限制,授权部分IP阅览。
4.3 与多媒体教室联网,允许在教学中使用。
4.4 建立中小型播映室,进行集体阅览,同时开展研讨活动。
高校图书馆音视频资料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著作权保护问题,即获得资料的合法使用权。音视频资料的采集和利用都应该尊重资料的知识产权,保证资料使用上的合法性。图书馆应该认真研究音视频资料著作权的有关规定,积极与著作权人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获得使用的授权。对于未能获得合法授权的资料,尽量通过提供资料信息源,建立互联网链接等方式,通过拥有授权的网站阅览。音视频资料的使用一定要保证为教学科研服务,保证使用的非营利性,避免著作权纠纷。不能把资料放到外部互联网上。建立制度并采取技术手段,在校园网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禁止资料下载,防止资料的外流和内部随意拷贝。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音视频资料库建设,是顺应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时代发展,回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必然趋势。音视频资料库建设必须明确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原则,在现有的技术、资金和管理能力基础上,建设一个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音视频资料中心。在资料的采集上,确立建设为师生服务,利用师生智慧和力量共建的思路。在资料的管理和利用上,既要利用图书管理的传统管理技术和经验,方便师生检索和阅览,又要设计面向文字资料和音视频资料综合利用,读者个体拓展阅读和相互交流阅读体会的新平台。
[1]刘守群.海量网络视频快速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技大学,2010:1
[2]邓珞华, 邓东宁, 陈晟.论视频图书馆的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70~73
[3]陈洁薇.图书馆视频资源著录和标引信息获取探究[J].图书馆建设,2010,(8):49~51
[4]李新.高校图书馆数字视频点播在线资源建设发展之我见[J].云南科技管理,2009,(6):101~102
Thinking of digital audio and video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Tao Yuan
Information Network Center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7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audio and video data, audio and video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author, from the actual need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aspects of goal principle, acquisition, management, utilization and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audio and video database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and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5.062
陶媛(1970-) 女。馆员,管理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