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究

2012-08-15 00:44:26李绍朋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医学类毕业生院校

李绍朋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究

李绍朋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条件的高移, 高职院校尤其是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此文针对医学类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究, 希望对缓解医学类高职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状有所帮助。

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向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就业是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关乎每个人的生存和尊严,关乎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关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1]。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开展是否顺利,不仅能够反映社会对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和评价,而且能够反映院校的社会知名度、认知度、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因素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已成为社会培养的主体,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便随之而来。同时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经济领域向“高、精、尖”三位一体趋势发展。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用人单位为了顺应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聘用人才时往往对高学历的学术型、理论型毕业生有较高的评价和认知度,而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则变得大众化、普遍化、冷落化。除此,用人单位在接收高职学生时要求条件苛刻,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有限制性政策,如: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社会实践能力、生产实习期间的动手能力、政治素质修养、所在院校的社会知名度等,甚至将毕业生的性别、身高、相貌、性格、家庭环境、家庭住址等都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参考系数。

另外由于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各医疗单位更是朝着“高、精、尖”的趋势发展,在招聘医务工作者时,往往倾向于高学历的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而对于高职毕业生吸收的较少。众多医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总是尽量压缩人员配置,并存在着技能型人才退休返聘现象,加之各大医院每年一度的文艺汇演,将毕业生的文体特长也纳入招聘人员的范畴,这些因素使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1.2 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高职高专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2]。高职高专的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极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专业的大而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方式,往往遵循本科生的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方式,完成高职教学计划,与高职的培养目标脱节,使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丧失了自身应有的优势和特色[3]。另外,大部分专科院校开设的课程往往是重视专业知识、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考试方面的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课程的开展。伴随着社会中医疗纠纷的频繁出现、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现状,学生课间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期间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同时,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师大多已经进入老龄化,年轻教师相对配备不足,在校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和深造的机会较少,与临床交流的机会更是少之甚少,导致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滞后于临床实践知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在校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和知识贮备量的匮乏,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目标的定位存在偏差

现在高职学院毕业生大多为90后,思想并不成熟,对社会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了解,不能正确分析目前市场的供需关系,合理定位就业方向。部分医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和择业价值观还存在问题,他们在寻找工作单位时往往抱有较高的心态,正如有些学生所说:“我要去工资待遇好的省级并且是三甲医院工作,不去待遇不高的市级医院。”在他们的眼中工资待遇的高低是选择工作单位的第一要素。还有很多外地同学毕业后,不愿回到家乡或小城市发展,都想在大城市谋求岗位。有的同学在生产实习期间就已经和用人单位签约,而当有更好的医院招聘时,这些同学不假思索的又投简历参加面试,结果造成很多同学为此又丢掉了原来签约的工作单位,人为地造成高职医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2.提高医学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的措施

2.1 排除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公开公平进行招聘

目前,许多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其父母或相关亲属为某医院的工作者,这样的学生深知自己毕业后能够有稳定的着落,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要求并不严格,态度散漫,学习成绩落后,势必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医疗机构在聘用人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院属的学生,在对外招聘时,又有个别学生出现“走后门”现象,在毕业生中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某某医院下周招聘,消息没有公开”、“想去某某医院不,几万搞定”。类似这样的言语,在同学中广泛传扬,试想这样的社会风气,不仅对类似这样的医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影响毕业生的身心健康,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令人担忧。

所以说,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排除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各大医疗机构要公平、公开招聘人员,为毕业生负责,为患者负责,为医院的形象负责,为社会未来的发展负责。让毕业生真正的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获得工作岗位。

2.2 高校应调整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计划

院校中的学生大部分为住校生,其政治素质的高低和对社会的了解状况与院校中的教育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医学类院校的学生更需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做人品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首先,学院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医学交流会、学术会,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临床中实践学习,以便及时获取新发现的专业知识,保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零距离”贴近。同时,学院还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学生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以此来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修养,俄国的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俄国,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可见,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身上肩负的责任也是巨大的。教育者更应该以身作则,真正做到“身正为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政治道德修养。再次,学院要设计并实施毕业阶段的特殊教学计划即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合理定位就业方向,对就业负担大的毕业生给予心理疏导,传授求职技巧和面试经验,针对毕业生中存在的“一次选择定终生”的认识误区给予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准确定位。切实提高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力求收到“短、平、快”的教学效果,使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帮助其顺利就业。最后,学院还要广泛采集就业信息资源,并及时通知毕业生,使毕业生有更多、更广的参考信息,以便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2.3 毕业生自身应摆正心态,科学定位就业目标现在的毕业生多数为90后,很多为独生之女,家庭环境较好,从小备受父母的宠爱,

其共同特点是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心态较高、攀比心理较强。因此,在就业目标选择上往往与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产生偏差,往往将就业目标集中于省级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而对相对小一点的市级医院关注较少,势必造成就业渠道的狭小。所以说,毕业生应该正确面对社会所需,正确面对自我,科学定位工作目标,在选择目标上端正心态。慎重衡量自己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否存在差距,不可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的学历、能力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适合自己的地点和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要解决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要呼吁社会上医疗机构对“实用型”人才的扩增,还要呼吁各大高职院校调整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计划,同时,毕业生要调整自身的心态,认清就业形势,排除一切毕业生就业因素中不良因素的干扰,使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求升。

[1]王爱民,潘金云.多措并举 促进毕业生就业[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5~17

[2]王军凯.浅析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48~49

[3]胡珊.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传承,2010,(6):93~94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5.055

李绍朋 (1982–),男,助教,学士,学生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医学类毕业生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33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