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产经济研究室,吉林左家镇 132109)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个“八连增”,而且首次站上了5.5亿t的新台阶。“八连增”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连年丰收使供需相对平衡,相对于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起伏,粮食价格一直没有大的波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不牢固,丰年略有节余、平年基本自给、灾年略有缺口的粮食供求现状显示了目前脆弱的平衡状态,并且,在粮食生产上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确保粮食供给的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目前的粮食状况是丰年略有节余、平年基本自给、灾年略有缺口,丰年时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库存,平年时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遇到灾害年月,粮食供给就出现缺口。两个解决途径:一个是吃以往的库存,另一个是进口粮食弥补缺口。粮食库存方面,最乐观的估计我国存粮够全国人吃一年的,但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是根据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存粮统计数据估算出来了,实际存粮状况与统计数据是否一致这还是个未知数。以最乐观的存粮能够满足国人一年的需求来看,遇到1年灾害还能过平安度过,但如果遇到连年灾害呢?粮食安全就岌岌可危了。再看粮食进口方面,从国际粮食需求来看,世界粮食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但粮食的总产量却并没有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全球出现了当年粮食产量比消费量低的情况,过去曾达到20亿t左右的世界粮食产量, 目前只有18亿t,世界粮食贸易额年均约2亿t左右, 而世界上仍有大约8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还会从目前的60多亿增加到90亿左右,全球粮食供需形势严峻,依靠粮食进口来解决国内粮食矛盾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粮食供给方面,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亿t,同比增长4.5%,实现连续八年增产,不过,这并不能代表我国粮食稳定产能能达到这个水平,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虽然现在的农业科技及惠农政策,在提高农业生产率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们主观能动性的极大发挥促使了粮食连续八年的增产,但这并不能保证粮食增产的必然性,不能保证粮食生产总量一直维持在5.7亿t这个水平,如果出现不利天气,产量可能又下来,现在我国粮食稳定产能只能说在5.0亿t以上。
粮食需求方面,粮食需求的增长态势不可逆转,从国内来看,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明显。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人口为14亿左右,按人均占有390kg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5亿t,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kg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6.4亿t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需求结构的变化,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不断增加,粮食作为饲料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工业用粮也会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需求将大幅度提升。
我国粮食供给,除总量偏紧外,我国粮食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稻米供求基本平衡,粳米供给长期偏紧;玉米供求格局已经从过去的宽松过渡到紧平衡。随着饲料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供求缺口将逐步增大;小麦供求总体平衡,但加工专用品种短缺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供求结构上最大的危机就是大豆危机,国内市场难以满足对大豆和油脂的需求,大豆长期依赖进口态势难以逆转,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大豆有2/3是进口的,随着食用油和饲料消费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紧缺的趋势还将延续。
“农村空心化”是指包含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出现虚化、弱化或“异化”的现象,使农业失去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从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随着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逐步减少,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6亿人,2010年已降至6.7亿人。
农村空心化导致了农村“三留人口”比例过大、务农农民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耕地抛荒、宅基地废弃等问题。其所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后,或者土地闲置或者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老人,导致粮食种植品种单一,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由于农村空心化,农村每年撂荒耕地近200万hm2,“谁来种地”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其次,投入田间管理的力量不足,直接影响项目区田间管理质量,土地产出率降低;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维修等难以实施, 影响农田排水沟渠清淤治理,造成农田受灾。第三,生产成本增加。农田耕、种、管、收等机械化生产,往往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力缺少而难以实现。第四,科技推广受限。留守人员劳动素质偏低, 阻碍了配方施肥、土壤分析、新技术养殖等技术的推广,使得粮食生产后劲不足。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3亿hm2减少到2008年的1.2亿hm2,净减少了833万hm2。这些被占用的耕地,其中建设用地占14%。这些占用的土地多是好地、熟地,生产能力较高,而新补充的多是边缘地、劣地、生地,其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鉴于保护耕地的严峻形势,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2亿hm2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在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我国一直要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但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消耗了大量土地,耕地面积被占用屡禁不止。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的压力不断加大。
大豆产业自2004年的大豆危机以来,在进口大豆低价冲击下,国产大豆深陷生存危机,现在,在大豆市场产业链上,跨国粮商不仅从加工环节加以控制,已经深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领域。每年大豆丰收时,跨国粮商通过资金优势将大豆价格压低,使农民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这就是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危机。据了解,2012年东北地区大豆改种玉米的现象十分普遍,黑龙江大豆面积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30%,我国新作大豆产量或延续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2/13年度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715万hm2,较上一年度减少50万hm2,其中黑龙江减少30万hm2;总产量预计同比减少7%,至1300万t。压榨总需求量达到6300万t,其中仅400万t来自国产大豆。我国一年的食品豆需求量在1000万t左右,国产大豆的底线在逐步向确保食品豆安全转化,油籽的对外依存度还将提高。
玉米产业继大豆之后,玉米也在逐步成为中国需成规模从国际市场进口的重要大宗农产品。曾经作为第二大玉米出口国的中国,2010年反而累计进口了157万t玉米。而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5月份,玉米进口187.7万t,2011年同期进口仅2.5万t,同比增长达到令人咂舌的74倍;根据中国大豆进口的教训,玉米进口量上去了,恐怕就下不来了。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玉米年进口量可能达到2000万t,这一数字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将会产生影响。玉米进口逐步“常态化”,已成难逆之势。玉米安全正在接受着步步紧逼的考验。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粮食生产环节,建立国家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要在粮食流通环节完善价格机制、健全市场体系。通过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防止谷贱伤农,保障种粮收入稳定增长;通过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市场网络建设,实现产销顺畅衔接,进一步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和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在使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就要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本国的农产品出口,都实施高额的补贴政策,从而在出口上掌握着绝对的价格优势,中国进口大豆的低价,绝不仅仅是市场化的生产成本所决定的,而是某些国家高农业补贴政策作用的结果,这将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入世后,不能永远做规则的制裁者,更要学会用规则保护好自己,应开展针对大豆、玉米等品种开展反倾销调查,保护中国传统种植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建议继续从政策、科技、投入、管理等各方面加大对粮食安全的支撑。建立重大生产技术推广专项补助,增强科技对粮食增产促进作用。建议重点针对稻谷、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的不同增产技术措施,通过国家列支专项投入,加强新品种选育和关键、核心高产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通过国家列支专项投入,加强新品种选育和关键、核心高产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