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德
答:5月份保护地栽培的各种蔬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若肥水管理适宜,会使生长期延长到7月份,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此期温度高、光照强、水分蒸发量大,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都要增加,但蔬菜喜水怕涝,因此肥水管理尤为重要。以黄瓜为例,黄瓜根系较浅,喜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地,对土壤含水量要求较高,喜水怕涝。若浇水偏多,加上施肥过量,黄瓜地表会形成一层绿苔,且黄瓜叶片大,化瓜严重,产量降低。适宜的浇水方法:由只浇小沟,改为大小沟轮替或隔行浇水;由原来4~6 d(天)浇1 次,改为3~4 d(天)浇1 次,以不积水为准。这样既可增加温室内空气湿度,又不影响田间操作(隔行浇水)。对已形成绿苔的,要进行浅中耕(走道处稍深,以不伤根为原则),同时培垄,避免浇水时串行。对起垄较高的温室,可选择向地面和植株喷施80%福美双(金纳海)水分散粒剂700 倍液,既能防治白粉病、褐斑病及细菌性病害,又能减少绿苔对根系的影响。
要提高蔬菜中后期的产量,追肥也很重要。追肥要氮、磷、钾配合施用,与有机肥相结合,与浇水相结合。追肥的数量与追肥养分的含量,应与植株的生长时期相结合。若植株坐果较多,追肥应以促进果实生长发育为主,选用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N∶P∶K为16∶6∶26),之后追施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若植株较弱,应以促进植株生长为主,追施高氮、低磷、中钾复合肥(N∶P∶K 为18∶10∶12),每667 m2结合浇水施用15~20 kg,或与发酵的饼肥20~30 kg 交替施用,每10~12 d(天)施用1 次。
要延长作物的采收期可增施有机肥。根据植株长势,在4~5月,将有机肥〔如“欣昌农”生物肽有机肥(以豆粕类产品为主,含活性钾与中微量元素)〕深翻(10~15 cm 深)撒施,每667 m2施100~150 kg,再用地膜盖好、浇水。
答:初夏日光温室内中午33 ℃以上的高温时常出现,持续3~5 d(天),植株就会出现早衰现象。若夜间温度相对较高、昼夜温差过小,加上土壤含水量偏低,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就会出现植株徒长,甚至出现生长点扭曲。在番茄上表现为生长点90°弯曲,果实膨大慢,甚至落花、落果;黄瓜上表现为生长点过低、叶片肥大、膨瓜速度慢、瓜码稀、化瓜等。
针对这种情况,中午要适当加大通风量,下午关闭风口时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0 ℃左右,到第二天早晨温度在12~14 ℃,使前半夜温度稍高,形成昼夜15 ℃以上的温差。具体措施:①温度管理。白天温度不要过高,中午不超过30 ℃,夜间保持前半夜温度在15~20 ℃,后半夜降到15 ℃以下。②水分管理。通过隔沟或隔垄浇水,小水勤浇,增加空气湿度,相对降低高温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浇水后增强通风,将温度降下来,尤其是后半夜的温度。③减弱光强。利用遮阳网或向棚上泼泥浆(下雨后再泼,费工但节约成本),能有效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创造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
答:夏黄瓜是指立夏后至小满播种的黄瓜,从播种到收获不到50 d(天),结瓜期正处于各种保护地蔬菜生长后期,春露地蔬菜倒茬阶段,是供应8~9月蔬菜淡季的最佳茬口。夏黄瓜宜选择抗病耐热品种如津绿18 号、津优40 等。每667 m2施用腐熟鸡粪3~5 m3、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100 kg 作底肥。进入结瓜期后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施冲施肥,不能浇水时,可结合防病叶面喷施各种带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为夏黄瓜的高产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