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迷你南瓜青绿贝1号

2012-08-15 00:50:21张宏斌
中国蔬菜 2012年9期
关键词:露地栽培青绿保护地

张宏斌 陈 莉 逄 芳

青绿贝1 号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迷你南瓜一代杂种,属于印度南瓜类型。母本B12-2-1-1 为引自国外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迷你1号,经过连续4 代自交选育得到的自交系;父本B2-1-3-1-1 为引自国内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密宝,经过5 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组合于2007年测配成功,2008~2010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并在山东青岛、潍坊和临沂等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累计示范面积达到了100 hm2。

1 丰产性

2009~2010年在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内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株距35 cm,行距150 cm,播种后95 d(天)左右一次性采收。青绿贝1 号产量分别为74.1、75.3、73.9 kg,分别比对照日本品种坊ちヤん增产5.2%、8.4%、4.8%。2010~2011年分别在青岛即墨、潍坊昌乐、临沂苍山地区进行区域试验,以日本品种坊ちヤん为对照,青绿贝1 号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126.40、2 619.35、2 288.40 kg,分别比对照增产6.1%、7.3%、2.4%。

2 品种特征特性

青绿贝1 号属于迷你南瓜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抗逆能力较强,北方地区适合春秋保护地和春露地栽培,较耐低温,连续坐果能力强,3~4 个果可同时膨大。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为0.7,果皮深绿色,果面光滑,上有辐射状较细暗灰绿色条带;单果质量约400 g,最大可达750 g,果肉浓黄色,肉厚约2.5 cm,耐贮运。2011年秋季测试结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0%,总糖为16.8%,淀粉含量为27.74%,均超过了对照日本品种坊ちヤん,商品性好,可替代进口品种。全生育期85~110 d(天),一般每667 m2可产标准果7 000~8 000 个,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 山东地区保护地早春栽培,通常在1月初播种育苗;露地栽培,2月底至3月初播种;秋季保护地栽培,播种时间为8月初,也可直播。

3.2 培育壮苗 春季育苗通常在日光温室或阳畦中进行。将过筛腐熟的有机肥与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园土按1:2 的比例配好育苗土,装入育苗钵中,整齐摆放于苗床。选择发育良好的种子在50 ℃温水中浸泡4 h(小时)左右,水温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放入28~30 ℃恒温箱中催芽,通常30 h(小时)左右出齐,播种前苗床浇透水,选晴天上午进行播种。苗期通常不浇水施肥,苗龄35 d(天)左右,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定植为宜;秋季温度高,雨水较多,育苗时宜在苗床外加遮阴防雨设施,防止幼苗徒长及苗期病害发生。

3.3 整地定植 前茬收获后,清理田园,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100 kg,深翻土壤,做成15 cm高的小高畦待用。保护地吊蔓栽培时,株距50 cm,行距1.2~1.5 m;露地爬地栽培时,株距40 cm,行距1.5 m。春季栽培时,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有连续3个以上晴好天气时,选上午进行定植;秋季栽培通常在8月上中旬选一个晴天的下午定植。

3.4 田间管理 春季定植后,主要以提温促进缓苗为主,缓苗期通常为7~10 d(天)。保护地栽培,植株开始伸蔓后,及时吊蔓,并去除侧枝、卷须及老叶黄叶病叶。选留第2 雌花以上的节位为坐果节位,春季低温时雄花发育不良,为保证坐果率,可以人工辅助授粉。及时去除发育不良幼果。连续坐3~4 个果后,进行肥水管理,施肥以速效性钾肥为主,隔7~10 d(天)每667 m2随水追施硫酸钾10 kg,同时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使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采收前10 d(天)停止浇水施肥。

露地栽培时,连续坐果3~4 个后,去除所有的侧枝,并在最后一个瓜前端留5~6 片叶后摘心,其余各项管理措施同保护地。

3.5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疫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粉虱、烟青虫及美洲斑潜蝇等。病毒病可使用31%氮苷·吗啉胍可溶性粉剂、0.1%硫酸锌溶液、1%盐酸吗啉胍·铜(病毒A)可溶性粉剂800 倍液等进行防治;白粉病可使用30%氟菌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50%醚菌酯(翠贝)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 500 倍液防治;疫病可使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进行防治;蚜虫、粉虱在保护地内可使用黄板诱杀,也可使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进行防治;烟青虫、美洲斑潜蝇可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微乳剂5 000 倍液进行防治。

3.6 适时采收 谢花后35 d(天)左右,果柄出现木质化裂纹后即可采收,保护地内可实现分批次采收,露地栽培时通常采取一次性采收方式。果实采收后采取塑料网袋或纸箱分级包装上市。

猜你喜欢
露地栽培青绿保护地
青绿人家
心声歌刊(2022年5期)2022-12-18 02:32:54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人民交通(2022年22期)2022-12-02 06:46:32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01-09 16:06:08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绿色中国(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30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紫禁城(2017年9期)2018-01-03 01:30:54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新农村(2017年5期)2017-05-22 17:15:46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