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GB13511.1-2011《配装眼镜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部分技术指标解读

2012-08-15 00:43刘红军许亚娟张翠芳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配眼镜棱镜国标

刘红军 许亚娟 许 琳 张翠芳/文

国家标准GB13511.1-2011《配装眼镜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部分技术指标解读

刘红军 许亚娟 许 琳 张翠芳/文

国家标准GB13511.1-2011《配装眼镜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修改采用ISO/DIS 21987-2007《眼科光学—配装眼镜》,已于2012年2月1日开始实施,代替了原GB 13511-1999《配装眼镜》标准,同时原标准作废。新版《配装眼镜》标准将对我国配装眼镜产品质量以及各产品质量合格评定机构、生产企业、经销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新版标准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第2部分:渐变焦。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主要包括定配眼镜和批量生产老视镜两类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 定配眼镜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新国标对定配眼镜产品技术要求包括12项指标:镜片顶焦度、镜片材料和表面质量、透射比性能、镜架材料及外观质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水平光学中心与眼瞳的单侧偏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柱镜轴位方向偏差、处方棱镜度偏差、装配质量、标志。若是多焦点镜片还应考核其多焦点镜片的位置,包括子镜片的垂直位置(或高度)、子镜片的水平位置、子镜片顶端的倾斜度3项技术指标。

1.1 镜片顶焦度指标

镜片顶焦度指标应包括左右镜片球镜顶焦度主子午面一、球镜顶焦度主子午面二、柱镜顶焦度偏差、镜片附加顶焦度值(适用多焦点镜片)。其试验方法参照GB10810.1,使用的焦度计应符合GB 17341中规定的要求。

1.2 镜片的标称厚度

镜片的标称厚度应由制造者加以标定或由使用者和供片商双方协议决定,有效厚度应在镜片前表面的基准点上,并与该表面垂直进行测量,测量值与标称值的允差为±0.3mm。

1.3 镜片材料和表面质量

在以基准点为中心、直径为30mm的区域内,及对于子镜片尺寸小于30mm的全部子镜片区域内,镜片的表面或内部都不应出现可能有害视觉的各类疵病。若子镜片的直径大于30mm,鉴别区域仍为以近用基准点为中心、直径为30mm的区域,在此鉴别区域之外,可允许孤立、微小的内在或表面缺陷。其试验方法参照GB10810.1。

1.4 透射比性能

透射比性能是新版国标的新要求,定配眼镜应满足GB10810.3中眼镜类透射比要求,包括 左右镜片 相对偏差4项指标。

1.5 镜架材料及外观质量

生产商不应选用由于镜架与皮肤的接触而对大多数正常使用者产生不良刺激反应的材料制作镜架。在不借助于放大镜或其他类似装置的条件下目测检查镜架的外观,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没有直径大于0.5mm的麻点、颗粒和明显擦伤。

1.6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

无棱镜处方的配装眼镜棱镜允差用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表示。这是与ISO 21987-2009标准(代替ISO/DIS 21987-2007《眼科光学-配装眼镜》)的不同之处,用棱镜度不平衡度允差表述带处方棱镜度眼镜的配装质量。此项目上,新国标比99版国标技术要求有所提高,并且增加顶焦度值位于0.00~0.50D栏新要求。在接近平光定配眼镜中,光学中心水平距离指标以棱镜度不平衡度水平分量指标考核,允差为0.67D,与新国标中表4保持一致。在测量方法上,新国标仅给出顶焦度值大于0.75D时方法,主要是利用焦度计基准靠板,通过移动眼镜架,分别打点左右镜片光学中心,最后测量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但新国标中未提及针对新要求0.00~0.50D栏测量方法。可参考新国标中6.5条棱镜度指标中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其测量点不应选择在棱镜度基准点,而应是光学中心点。

1.7 水平光学中心与眼瞳的单侧偏差

水平光学中心与眼瞳的单侧偏差要求为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的一半,而测量方法与其相同。

1.8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此项目上,新国标比99版国标技术要求有所变化,取消镜片光学中心高度位于镜圈几何中心上下3mm范围的要求,删除顶焦度值大于8.25D栏要求,增加顶焦度值位于0.00~0.50D栏新要求,在接近平光定配眼镜中,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指标以棱镜度不平衡度垂直分量指标考核,允差为0.50D,与新国标中表4保持一致。

1.9 柱镜轴位方向偏差

定配眼镜处方中含有柱镜时考核其轴位偏差,将眼镜框架的下边缘靠在焦度计的基准靠板上,并作为水平基准进行测量。单光镜片在光学中心上进行测量。

1.10 处方棱镜度偏差

定配眼镜处方中含有棱镜度时考核处方棱镜度偏差,与ISO21987-2009标准基本一致,不再考核其单眼棱镜度值,而考核其双眼棱镜度不平衡值。首先,按照标称处方棱镜度值分为小于2.00D、2.00D至10.00D、大于10.00D三档,分别考核其水平与垂直分量。允差计算按照表4规定进行。举例:如左镜片顶焦度主子午面最大值4.00D, 右镜片顶焦度主子午面最大值5.00D,处方棱镜度左片3.00D,右片2.50D,则其水平棱镜允差为1.33D(0.33+5.00×0.2=1.33D),垂直棱镜允差为0.75D。其次,在处方规定的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分别计算水平和垂直棱镜度差值。计算方法上,国际标准和新国标表述不同,但实际内容是一致的,均以实际基底取向是否相同为依据,如果实际取向相同则相减,实际取向相反则相加。如上例中实际焦度计测量结果为左镜片BI 2.25D/ BD 1.00D,右镜片BI 1.75D/BD 0.50D,则水平方向上实际基底取向是相反的,水平棱镜度差值为4.00D(2.25+1.75=4.00D),垂直方向上实际基底取向是相同的,垂直棱镜度差值为0.50D(1.00-0.50=0.50D)。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标准中以左右镜片四个主子午面顶焦度值最小值计算允差,而新国标以左右片最大顶焦度值计算允差。

1.11 装配质量

此项目上,新国标将99版国标中色泽和整形要求合并到装配质量中,删除外张角、身腿倾斜度指标,取消正顶焦度镜片边缘厚度及应力等一些技术要求。

1.12 标志

新国标7.1条款明确为强制性要求,生产厂家除应标注标准中规定内容外,还需标注UV类别、生产许可证标识及编号等。适用时,还应提供单侧瞳距、近用瞳距、棱镜度测量点、子镜片高度等内容。

1.13 多焦点镜片的位置

包括子镜片的垂直位置(或高度)、子镜片的水平位置、子镜片顶端的倾斜度3项指标。子镜片的垂直位置(或高度)标准要求与其标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0mm,两子镜片高度的互差应不大于1mm。对于子镜片的水平位置指标,新国标与ISO 21987-2009标准不同。首先在内容上不同,国际标准以几何偏移量i值(远用光学中心与子片顶点距离,和近用瞳距无关,仅和增大近用视场和集合作用有关)为考核内容,允差为±1.0mm,体现子片位置与远用光学中心间关系,而新国标以两子片几何中心和近用瞳距差值为考核内容,允差为小于2.0mm,体现子片位置和近用瞳距间关系。其次在测量方法上不同,国际标准分别测量子片顶点与远用光学中心距离值,而新国标测量左右子片几何中心间距,再计算与近用瞳距的差值。对于子镜片顶端的倾斜度指标,应测量子镜片顶端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间夹角。

2 老视成镜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老视成镜指由生产单位批量生产的用于近用的装成眼镜,其顶焦度范围规定为+1.00D~+5.00D,而99版国标中老视成镜顶焦度范围为0. 00 D~+4.00 D。超过+4.00D,99版国标认为需定配,而新国标放宽至+5.00D,生产企业可批量生产小于+5.00D老视镜。

老视成镜技术指标中镜片顶焦度、镜片材料和表面质量、镜架材料及外观质量、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装配质量、标志项目与定配眼镜技术要求一致,故略去。老视成镜透射比性能应满足GB10810.3中眼镜类透射比要求,包括 及左右镜片 相对偏差2项指标。老视成镜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为±2.0mm,单侧水平允差为±1.0mm。老视成镜两镜片顶焦度互差应不大于0.12D。上述指标测量方法同定配眼镜相关测量方法。

3 总结

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13511.1-2011内容,参考ISO 21987-2009相关指标,对比原GB 13511-1999标准,详细阐述新《配装眼镜》国标对配装眼镜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重点探讨新旧版标准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的异同,以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不一致的技术要求,举例说明和解释标准中易混淆的内容。

作者单位: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猜你喜欢
配眼镜棱镜国标
分配正义:以弱势群体为棱镜
通过法律、机器人和社会的棱镜与人工智能共生
在英国配眼镜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在英国配眼镜
在英国配眼镜太耗时
大棱镜温泉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水晶棱镜
配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