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
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急救的时效性性要求是建设社区急救的出发点和归宿。脑功能成活体的关键在于急救,脑组织在常温缺血缺氧下只能耐受4 min,进行心、肺复苏后可以延长至20 min;10 min以内对于严重失血、窒息、气道梗阻者进行正确救治,可以成功挽救2/5的猝死者。这10 min被称为“白金10 min”。而指望120在10 min以内达到事发地点,目前来看是不可行的。所以急症患者家属、社区居民是实现急救时效性的最佳人选,而非其后的专业人员抢救。所以建立社区急救的重要环节是群众自救互救系统。
发达国家的以三级疾病诊治的医疗体系为主,即城市医院-社区门诊部-私人诊所,同时结合国家-地区公共卫生事件监控指挥中心,从而实现急症疾病患者的紧急救援。同时在公共教育方面,发达国家的大众急救培训率可以达到25%~50%,基本上每个家庭里至少有一人可以实现自救互救,形成医院急救-急救系统院前急救-公众自救互救的急救网络,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率。相比国外先进的急救医疗体系,我国的公众自救互救环节相对薄弱。我国具备急救技术和能力的人数还未经过统计,而我国相关的公共事业从业者,例如警察、司机等,都未能在上岗前完成急救内容的培训。可见我国的大众急救培训率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
建立适应我国现状,符合社区发展建设要求的社区急救网络,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在120急救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大众自救互救-社区医院急救-中心医院标准急救”的三级体系。
相比社区和120医院,患者身边的群众可以在急救价值最大的“白金10 min”内,对患者施以正确的救助,延长抢救时间。该复苏流程包括:①明确发病患者:即根据筛查结果确定该患者的急症种类(如心脏病、心脏猝死、异物阻塞等)。②识别先兆:如患者出现呼吸异常、意识障碍等情况,应立即报警。③施救人员在掌握急救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上述危重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应对措施。
在社区心血管疾病管理中,不仅要关注病发后的急救治疗措施,也要重视预防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居民的预防意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心血管疾病是多种身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些引发疾病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国际上将危险因素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效果良好。一般人群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寄托于医疗机构,而“三高”和“三不”(不爱用药,不得已不吃药,不规律服药)也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致死率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社区人群的预防意识。
以健康教育为主导,在社区内实行干预措施,以达到防治心血管的目的,个性化地对患者进行预防管理。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2.1.1 健康教育 在社区内开设健康教育班,发放健康宣传册,开设讲座普及生活方式在心血管预防的健康教育知识,并通过培训课程进行技能教育。通过健康促进座谈会、专家咨询、组织生活方式疾病知识竞赛等大型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此外,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生活方式疾病防治知识手册,如发放宣传单、健康生活防治手册、出黑板报等,使社区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站充分发挥其职能,从而实现社区内的健康教育。倡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食物上选择低盐、低糖、低脂的食物,等等。
2.1.2 心理咨询和评估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热线咨询电话,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可能需要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咨询,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对家庭成员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矫正。
2.1.3 定期收集结果 参考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中的要求,对社区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防干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也可以为之后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数据。
在社区急救方面,要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仍需要大力建设多方法、多手段的急救体系,这方面除了需要依赖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广泛建立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医院,规范急救体系网络等硬件投入外,同时也应大力开展群众急救培训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实现全民急救培训,争取在“白金10 min”内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在医院急救人员方面,应通过建立长期培训和准入制度,优化、强化急救医务人员的自我素质。同时加强急诊硬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医疗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尽可能与国际医疗设施水平接轨。
在预防干预措施方面,应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意识。在医疗水平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也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必须突出多种因素协同控制,同时由医疗诊断的单模式,向多重干预模式进行转换。通过防治结合,从及时治疗和积极预防2个方面着手,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效果。
[1] 王伟民,邓峰.社区医院开展心血管病防治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16):131.
[2] 何忠杰,马俊勋.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60-1661.
[3] 管绯,范文英,周洪萍,等.社区居民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效果研究[J].临床荟萃,2007,22(21):1543-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