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江苏南京 210037
探析科学辅导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的方法
张 玲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江苏南京 210037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1]。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化疗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化疗与护理,顺利完成化疗,这就需要护士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技巧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辅导。
白血病;化疗;健康辅导
本组患者49例,男2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岁。文化程度:小学 5例,初中9例,高中 13例,中专14例,大学8例。患者均未接受过系统的白血病化疗的健康辅导。
患者从住院开始,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并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 、心理特征、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健康辅导,方法包括:集中教育;个别教育;使用健教处方等。另外,强调患者的家属共同参与学习,可为患者提供正确地协助,成为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积极配合者,对化疗的效果很有帮助。
根据白血病患者不同时段的心理反应,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辅导。患者患白血病后,思想压力很大,精神十分紧张,对化疗充满恐惧,可能会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我们应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讲述白血病治愈及延长生命的实例,及时纠正白血病不等于死亡的错误认识[2],使患者了解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指导患者家属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取得最佳的化疗效果。
2.2.1 饮食指导 化疗时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脱水,并增加化疗药物的毒性。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排便通畅。
2.2.2 休息指导 化疗期患者全血细胞减少,机体消耗大,身体虚弱,指导患者充分休息,少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2.2.3 皮肤的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应剪短指甲,皮肤瘙痒时不要用指甲用力抓搔,以免皮肤破溃。洗澡水温调节在37°左右,以防水温过高加重皮下出血。
让患者了解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定期检查化验。增加患者的耐心,告诉患者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临床好转后,并不代表疾病已治愈,仍应坚持定期巩固强化治疗。
感染是导致急性白血病人死亡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因为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化疗、糖皮质激素和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继发二重感染,故应积极预防口腔 、肛周、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口腔:指导患者每天进食前后、晨起、睡前漱口,每次含漱时间为15~20min。一般情况用生理盐水漱口,如口腔厌氧菌感染可使用1%~3%过氧化氢溶液;真菌感染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2%制霉菌素溶液、1:2000洗必泰溶液。肛周: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及便秘的发生,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或用洗必泰或高锰酸钾坐浴;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防止肛周感染。每天观察肛周的皮肤、黏膜变化,有糜烂破溃者用5%鞣酸软膏或百多邦软膏涂抹,保持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红外线灯照射等物理治疗。呼吸道: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被,勿受凉,化疗期间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化疗会引起血小板减少,故易引起出血。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及淤斑,口腔牙龈有无渗血。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手抠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和口唇干燥时,可用湿棉签轻柔擦拭。大便颜色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由于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后常可引发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若注射时药液外漏,甚至会出现皮下组织坏死,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需合理选择血管,应选择弹性好,血流通畅,管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损伤的发生。可沿血管方向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接受静脉输液侧肢体不宣过多活动,以免穿刺针头异位,造成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3]。拔针后局部按压5~10min,防止穿刺点出血。
白血病化疗是分阶段进行的,患者通常在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回家休养,直到下个疗程再回院化疗。正确指导患者出院后在家中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完成全程化疗、延长生命有很重要的意义。出院前1d责任护士教会患者和家属自我监测,早期发现感染迹象的方法,做到每日测量体温1次,如有发热,及时就医。外出时戴口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服,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勤洗澡换衣剪指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及突然的体位变化,避免摔跤引起伤口出血。叮嘱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按时到门诊复查血象及骨髓象,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其疗效。
长期以来,在增进健康辅导的努力中,人们往往依赖于医护人员、药物或医疗设施,较少重视自身潜能。实际上,疾病康复的真正主体是患者自己[4]。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辅导,改善了患者的健康行为,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系统的健康辅导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作为主要的健康辅导实施者,其施教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5],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杂实的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的知识,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理论,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方能提供更全面 、科学、有效的知识,以满足患者对健康辅导知识的不断需求,为患者及家属更好地服务。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51.
[2]贺丹军.康复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98.
[3]鈡涛 白血病化疗病人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5,11(29).
[4]邓志萍.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治疗的影响J[J].现代医院,2008,8(4).
[5]张振路.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04:10.
R473.73
A
1672-5654(2012)07(a)-0126-02
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