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丽红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住院患者留置导管管道滑脱临床分析与预防
祝丽红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目的规范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避免留置导管的滑脱,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发生意外脱管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住院患者主要是男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5周岁以上,主要集中在一级护理的患者,统计也发现,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住院患者意识清醒/平静的患者占54.46%(61/112);导管滑脱情况分析发现,2年间导管滑脱情况比例相接近,各种不同类型留置管所占的比例相接近,但通过统计我们发现,患者自拔情况占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比例在64.29%(72/112)。结论加强对患者的解释教育工作,告知留置导管重要性;建议通过建立防留置导管滑脱护理制度的,使导管护理规范化、制度化,对护士对留置导管的风险预测能力进行提高,对导管滑脱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预防,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率。
导管护理;滑脱;心理教育;制度建设
留置导管主要应用于住院的急、危重患者。近年来,留置导管的机率日益增多。由于一些因素如患者置管不适、管道固定方式欠妥、未有效约束、宣教不到位、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管道滑脱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为了降低住院患者脱管率,保证患者安全,笔者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发生意外脱管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预防患者脱管的有效方法,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全院上报患者管道滑脱事件共112例。经审核患者与《患者脱管登记表》的信息完整一致后,全部例数均纳入本文研究范围。患者脱管登记表中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意识、护理级别、置管/脱管时间及脱管类型、原因、发生科室等。
患者资料全部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将2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住院患者主要是男性患者占69.64%(78/112),女性30.36%(34/112)。年龄主要集中在65周岁以上,占48.21%(54/112),主要集中在一级护理的患者,占 69.64%(78/112);统计也发现,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住院患者意识清醒/平静的患者占 54.46%(61/112)。
导管滑脱情况分析发现,两年间导管滑脱情况比例相接近,各种不同类型留置管所占的比例相接近,但通过统计我们发现,患者自拔情况占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比例在64.29%(72/112)。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见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住院患者意识清醒/平静且以患者自拔情况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解释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配合,建立良好的治疗气氛,以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负担。建立防导管滑脱护理应急程序一旦发生导管滑脱,立即通知医生和主班护士,尤其注意交接班,加强观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注意患者留置导管期间要做好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好良好的护理[2]。
参照《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将各种导管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并结合我院实际,完善、制定操作流程及护理规范。按照风险等级将各种导管分成I、Ⅱ、Ⅲ类,I类导管是滑脱后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且处理时创伤大的,如:气管置管严重不良事件之一是气管导管滑脱。可造成呼吸停止、气道损伤,甚至循环骤停。致患者死亡,需立即处理;Ⅱ类导管风险系数较高,滑脱后后果较严重但不可能立即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且创伤较大,;Ⅲ类导管[3]风险系数较低,滑脱后仅需立即处理且创伤小,如输液管滑脱仅需重新穿刺或立即换管接上。
通过建立质量监控网络、各类导管滑脱的管理制度以及重视年轻护士的培训学习,从患者安全和需要出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导管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得到提高,护理的价值得到提升。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评估方法、健康教育,提高护士的风险预测能力,以免导管脱落的发生,做到以患者安全为宗旨,以预防导管并发症为目标,以维持导管效能为原则。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及护理质量,使导管护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之,导管留置在给患者及护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与导管留置相关的滑脱问题不可小视,因此导管置人后的维护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1]张爱琴,刘云,孙琳,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患者留置导管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4(8):76-78.
[2]梁炜.气管导管滑脱58例紧急处理与预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116-117.
[3]石先萍,袁青,黄蓉.防留置导管滑脱护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报,2010,17(11B):33-34.
R473.6
A
1672-5654(2012)07(a)-0105-01
201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