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学
(四川省凉山州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西昌 615000)
凉山是脱胎于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的边远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教育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不高、发展极不平衡。“十一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攻坚破难,创造了凉山奇迹,取得了GDP过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的优异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连续两年名列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农业既是凉山州的基础产业,又是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全州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凉山农业进入了又好又快的高速发展期,取得了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良好局面,为全州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十一五”是凉山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十一五”期末,全州种植业增加值达74.97亿元,较2005年43.39亿元增加31.58亿元,年均增长14.56%,各项指标圆满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凉山州坚持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马铃薯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生产投入,抓好标准农田建设,广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保持了粮食连续9年丰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十五”末42.41万hm2扩大到2011年50.74万hm2;粮食总产量由 184.11万t上升到224.41万t。分别增长19.65%和21.90%。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四川省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2010年荣获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奖。凉山粳米、绿色马铃薯、优质苦荞等一批优质特色粮食在市场上成为人们追逐的抢手货,深受消费者喜爱。
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调整产业化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除甘蔗受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影响,面积逐年萎缩、产量效益下降外,其他经济作物实现增产增收,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截止2011年,全州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9.70万hm2,产量354.74万t,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6.85万hm2、128.16万t,增幅为53.33%、56.56%。其中:蚕茧2.22万t,连续9年位列全省第一。烤烟14.35万t、水果总产89.22万t,蔬菜产量达221.11万t。积极推进花卉国际合作,成功牵手世界花卉强国荷兰。
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州粮、经、饲比由2005年的67:18:15调整为65:22:13,特色水果、早市蔬菜、绿色马铃薯等一大批优势特色作物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种植业部分)2039元,较2005年的1171元增加868元,年均递增11.7%。
“十一五”期间,新制定烤烟、粳稻、苦荞茶、苹果等10余项地方标准,修订马铃薯、苦荞、蚕茧、石榴、脐橙、洋葱等38项地方标准,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0个,185个农产品荣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7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获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基地面积18.87万hm2,成功创建全国规模最大(10.13万hm2)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纵深推进“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通过西博会、农博会等多种平台,推介凉山优势资源、优良企业、优质产品,倾力打造“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以工代赈农业项目为龙头,以新增15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为抓手,实行山、水、田、林、路、园、沼综合治理,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土,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凉山州改造中低产田土5.37万hm2,建成高标准农田3.33万hm2。累计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6.15万口,改造省柴节煤灶6.35万户,建设养殖场配套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容量达2100m3。2011年,新增灌溉面积6347hm2;新增节水灌面4993hm2;新建微型水利工程2541处,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3.38万人;治理水土流失59.05km2;改造中低产田土1.05万hm2;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8185口;退耕还林造林5600hm2,新建县、乡标美路852km,新建乡村机耕道279km,为年度计划的168%。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得到不断推广应用。全州种植增产技术措施地膜玉米完成6.01万hm2,较“十五”末增长7.14%;玉米育苗移栽1.81万hm2,扩大2.34倍;水稻宽窄行规范化栽培完成4.03万hm2,增幅13.5%;旱育秧移栽4.53万hm2,增幅5.78%;抛秧面积1.29万hm2,增幅23.4%;水稻二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3.79万hm2,增幅9.44%;优质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52万hm2,较“十五”末增长49.44%。双低油菜种植面积1.67万hm2,扩大近8倍;油菜育苗移栽面积增加1.43万hm2,增加近1.3万hm2。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高效园艺作物“千亿示范”工程,全面推进良种推广、技术统训、物资统配、病虫统防等科技措施的组装配套,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一个上连县市、下伸村社,网络与功能较为完整的全州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全州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农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2011年末,全州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241.62万kW,比2005年增长134.12%。完成机耕面积18万hm2,机收稻麦 5.89万hm2,机播面积1.24万hm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达39%。比2005年提高了15.26个百分点。
全州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5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1家,年产值97.8亿元,出口创汇4909万美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69个,带动农户110.5万户(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五”以来,全州上下为发展民族地区农业进行了辛勤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凉山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个意见、两个规划”,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契机,加快推进凉山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切实加强基础建设,大力实施民族地区增粮增收工程,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高效园艺作物“千亿示范”工程和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凉山州农业生产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都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凉山州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2004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9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建立种粮大户补贴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制度,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凉山州良种补贴面积由2006年3333hm2扩大到29.53万hm2,补贴资金由50万元增加到4990.25万元。2012年,粮食直补318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1672亿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457万元,种粮大户补贴涉及285户,933.3hm2,28万元,目前,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期拨款已到位,共补贴购置农机具4984台套,补贴金额1160.59万元。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开启了凉山州农业再上新台阶的新纪元,把发展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为推动凉山州农业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地带,立体气候显著,冬半年长期晴朗干燥,降水稀少,阳光充足;5月末6月初,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波动明显。“十一五”以来,凉山州加强五小水利工程 (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和小水渠工程)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现代农业烟水配套、土地整理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面积的36%,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增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旱灾区全州共兴建了25~60m3圆柱形坛罐水窖44.02万口,蓄水达1320.67万m3,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蓄水量。一口水窖的水可基本维持6口之家3个月的生活用水,或让0.2hm2庄稼实现保苗和完成栽插,全州的44万余口水窖使8.8万hm2庄稼受益。2011年凉山州又在宁南县披砂镇大花地村3组建成全省首个太阳能提灌站,杨程85m,装机10kW,每小时提水20m3,控灌面积80hm2;在宁南县红星乡前卫村建成全省首个风能提灌站,杨程39m,强风时抽水11m3,中风6m3,微风时3m3。控灌面积83.33hm2;通过清洁能源,依靠科技极大地降低了旱灾带来的损失。
高山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大面积推广,水稻旱育秧、抛秧、机插秧、小麦机条播、水果套袋等的应用,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的发展、高效低毒农药和除草剂等广泛应用,都带动了凉山州种植业产量实现飞跃。特别从1999年起,凉山州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民族地区增产增收工程,突出抓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和节本增效同步,着力强化优质高产良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有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粮增效的成功道路,创造了凉山州农业生产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在凉山州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办好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是被实践证明、促进科技推广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凉山州农业生产中,着力推进优势特色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构建示范服务功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平衡增产,为凉山州农业生产连续9年创新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是抓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烟叶、马铃薯、苦荞麦、花卉、早市蔬菜、蚕茧、水果、优质稻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速建设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全国绿色马铃薯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蚕丝生产基地、四川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出基地。按照“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推广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要求,编规划、细方案、定产业、筹资金、强责任、促实施。经过努力,目前凉山州特色优质烟叶、优质马铃薯、优质苦荞麦、优质蚕茧、优质石榴、优质苹果、青花椒等产业规模名列全省第一。二是抓高产高效创建。建立了粮油作物“774222”“百千万”高产高效创建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千亿元”万亩示范模式,配套补贴良种良法示范农户,引导农民,培训农民,带动农民。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见,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结对服务,扶持大户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高大户科学种田水平。三是抓“大凉山”品牌建设。凉山州50多个大类、200多个农产品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1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48个畜禽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凉山花卉布展人民大会堂,先后获16个国家级奖项、40个省级奖项;“凉山乌洋芋”等成为国宴佳肴;年产1万t以上的凉山野生菌、2000万kg的凉山华山松籽等特色产品走俏市场、备受青睐;有两个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6个产品荣获四川省名牌,9个产品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20个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6个国家级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61个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2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32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有6个县取得特产之乡称号。
强化基础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指导服务水平,是促进凉山州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凉山州着力强化基础性服务,建立了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与发布制度,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抓住种、管、收等生产关键环节,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巡回指导、技术观摩、培训和宣传,提高了凉山州农业生产技术到位率。着力推进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公益性服务,发展专业化服务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服务组织,促进了统一供种、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和机收等社会化服务,为凉山州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气象灾害常态化和病虫灾害复杂化是影响凉山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最不确定性因素。针对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罕见雨雪冰冻灾害、特大干旱等极端异常气候,凉山州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及时落实抗灾救灾资金,切实加强生产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在病虫害防控上,着力抓好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积极开展统防统治,降低病虫危害损失。通过选用对路良种、扩大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综防病虫等技术措施综合配套,以及调整播期、更换品种和灌水调温等技术措施,减轻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积极有效地开展避灾减灾,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展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难以实现稳定发展。凉山州强化了政府对发展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领导,把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列入扶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成立了农业生产专家组,协调指挥高产创建工作。优化了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环境和氛围,为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建立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的耕地面积统计,受当时丈量方式简陋、农民希望少缴农业税费、对耕地肥瘦进行折算等具体情况影响,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账实不符”问题,凉山州部分山坡地旱地杂粮荞麦、燕麦作物“账实”差甚至超出3倍。目前,粮食直补是按第二轮土地承包的耕地面积发放,良种补贴资金是按粮食播种面积测算发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对种植规模也有刚性要求,但村社很难准确测算出各家具体的粮食播种面积,多以“计税面积”上报。而传统的“计税面积”往往比实际播种面积要小,一方面农户超出“计税面积”之外的种粮面积得不到补贴资金,另一方面直接制约了现代特色产业基地的规划、申报和资源开发利用。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水电路不配套,农田坡耕地比例大,排灌条件较差,水利设施落后,生产管理粗放,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全州粮油生产仍然以小规模的分散生产为主,标准化种植技术普及率较低,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产业间互动循环少,资源利用效率低,农产品增值链条短,缺乏全方位的农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民族地区幅员面积大,居住分散,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队伍经费不足,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机制不活等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农业科技服务作用的发挥。主要良种保障能力不足,良种覆盖率不高,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还处于面窄量少的起步阶段。
民族地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质量监管难度大,病虫防治成本高,品牌产品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深加工处理薄弱、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基地建设、物流配送以及质量保障能力利用等环节融合性不足。
增产与增收、生产与加工、种植规模与生态环境、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等矛盾还很突出,种植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投融资环境、社会化服务环境亟须进一步改善。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首要的是“生产发展”。凉山民族地区广大群众要真正脱贫、持久脱贫,首要的也是“生产发展”,因此建议加大生产性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准产业,规模开发,夯实基础,健全体系,科学定位,区别对待。
在进一步巩固历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实施长效机制,进一步延伸范围,扩大规模,建议实行全州10个贫困县全覆盖。配套一定资金和物资,按照主导作物高产创建目标和“百、千、万”示范推广模式,深入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建、推广力度,“农、科、教”三结合,确保“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
凉山州农业生产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中低产田比重达70%以上。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凉山州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机耕道建设和农机提灌站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定规模的“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产稳产田,逐步构建“进组、入院、到田”的农村机耕便民道网络,配套完善机电灌溉工程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凉山州会理、会东、西昌、冕宁、盐源、昭觉、布拖、喜德、德昌9个已列入国家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县和四川省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布局县,会理、会东两县相继被纳入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有一定资金支持,但其他县开展产能建设资金少难度大,希望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突出粮食生产、支持优势特色”的原则,合理确定优势区域和关键支持环节,突出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荞麦4个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整合各类农业资金,重点支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一是把苦荞麦、燕麦、马铃薯等作物均纳入良种补贴范围给予扶持,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10凉山州水稻、玉米、小麦、青稞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国家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工作,凉山州2011年实施了5333hm2的原种生产补贴面积,有效调动了凉山州群众种粮积极性。但作为地方特色效益粮食的荞麦、燕麦等作物却一直没有纳入良种补贴,马铃薯良种补贴也因实施面积小、受益农户少,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农户对优良种薯的需求。这些作物的主产区都是贫困彝族聚居区,更需要重点扶持。二是加大对凉山州购机补贴资金的扶持力度。近年来,凉山州农户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较多,上级支持凉山州的购机补贴资金不能满足凉山州农户的需要,为切实提高凉山州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大对凉山州资金的扶持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积极落实国家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基层部分农技人员技术落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应加强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能适应新时期农技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队伍。另外,近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民培训和科技指导工作。
一是大力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行业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龙头企业发展后劲。二是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营建高标准的粮食生产基地,走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三是深化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引导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和大户流转,实现粮食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