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辽宁省沈阳市肛肠医院 沈阳 110002)
对肛周深部脓肿采用置管引流冲洗及内口一次切开治疗17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男110例,女65例;年龄16~72岁,病程3~20d。其中蹄铁型脓肿107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3例。内口位于齿状线处173例,肛管直肠环下方2例。
骶管麻醉取截石位,指诊检查脓肿部位,有时需做穿刺确定。在外括约肌纤维外侧脓肿最明显处,做一直切口或切口切开脓肿排脓,再以食指探查脓腔底部,根据病情采用适当方法明确内口位置,确定内口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以及内口与脓腔端的关系。用弯刀自切口插入脓腔,另一手食指在肛内协助引导弯刀自内口自然穿出,若内口位于齿状线处,适当切除或结扎内口创面两侧的黏膜部分,用刮匙清除腔内腐败坏死组织,如为蹄铁型脓肿,可将两侧脓腔部分搔刮后作对口引流,若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齿状线以下脓腔同上处理后,在齿状线创面处与内口之间用橡皮筋挂线。在内口创面处用探针仔细深查,找准内口上方与其相连的脓腔,置入橡皮管达脓腔顶部,橡皮管顶部剪2~4个侧孔,其外端用丝线缝合固定于周围皮肤,固定引流管要打活结,便于换药过程中引流管逐渐拔出时再固定。术后每日排便后,用我院自制消炎止痛浸膏坐浴,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创面,随着基底部肉芽组织生长及脓腔变浅,逐渐拔除引流管,直至脓腔逐渐闭合。
本组175例治愈173例好转2例,治愈率98.8%。术后随访半年无肛门失禁狭窄发生。
肛周脓肿多数由于肛窦感染造成。治愈脓肿关键有2点,即彻底切开感染的肛腺内口引流通畅。脓肿以往多采用分期手术:一期单纯切开排脓使引流通畅,待炎症消散分泌物减少而形成瘘管;二期行肛瘘手术,但患者需承受2次手术之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高位挂线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深部脓肿,是近年来肛肠科治疗脓肿的一大进展。用置管法及冲洗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该术式要求处理内口后脓腔低位部分予以切开引流通畅,避免一次切断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
本术式在现代保留括约肌理论指导下加以改进,成为置管引流冲洗法,该引流管可起3种作用:持续引流作用,冲洗作用,导物刺激作用,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正确处理内口,寻找内口时要细致、耐心,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假道;处理时要彻底清除感染的肛窦、肛腺及导管,尤其是切除或结扎内口创面两侧的黏膜部分,关键之二是重视术后换药,全面了解脓腔生长情况,确定拔出引流管的长度与时间,随时调整换药方案。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67.
[2] 樊志敏.肛周脓肿的治疗与肛瘘[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3,1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