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楠
食文化 中国行
文/林楠
饮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更加为祖先们的智慧而感叹:根据地域的不同,可以制造出不同的美食。我国的美食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些还有动人的传说,饮食文化就这样一直流传着……
1.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2.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3.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5.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自古庖厨多儒士,皇家御膳古留香。无论是享誉京华的宫廷大餐,或是为人关注的民间小吃,都有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有趣故事蕴含其中。中国各种地方名菜在传说中被赋予了深厚的魅力,得到世人青睐。
鱼丸菜。“皇统无疆凤珠鱼丸”是一道秦始皇留下的名菜。战国末年,秦王赢政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秦始皇特别爱吃鱼,然而厨师很难做出他爱吃的鱼肴,被杀之厨不计其数。有一天秦始皇又提出要吃鱼,彼时当值厨师一听此话,不觉打了个冷颤,他想起前者厨师为做鱼肴惨遭杀害无数,一股痛心疾首之情涌上心头,抡起厨刀,狠狠在鱼身上乱敲,把心中的痛恨尽情发泄。厨师敲了一通鱼之后,发现被刀背敲得鱼刺都从鱼肉中分离开来,经过敲击成了肉泥。这时侍卫进来催他赶快上菜,厨师听到“菜”字才缓过神来,连忙挑出鱼刺,将鱼肉捏成丸子,挤进烧沸的汤中,熟后给秦始皇呈上去。秦始皇没见过这道菜,品尝之后,觉得十分香嫩可口,遂御赐菜名为“皇统无疆凤珠”。
香酥鸡。大宋天子赵匡胤在登基坐殿、黄袍加身之前,经常到棋友陈平家下棋。一日赵匡胤赢棋后,陈平摆下酒宴,两人同桌共饮。酒过三巡上来一个菜,赵匡胤吃得非常香,就问:“陈老弟,此菜唤作何名?”陈平答道:“此菜新创尚未取名,还望匡胤兄赐予。”赵匡胤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皎洁皓月,宁静的夜空,说道:“今晚明月当空,又亮又圆,我看此菜就叫‘皎月香鸡’如何?”陈平拍手称好。“皎月香鸡”从此而得名。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了皇帝,特将此菜选入宫中。据说此菜就是如今香酥鸡的来历。
“官烧目鱼”。论说皇帝菜,要数清朝乾隆皇帝的传说最多。一次他到天津卫微服私访,只带一个随从,扮做商人模样。忽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主仆二人急忙躲进一家住户避雨。大雨下个不停,直到傍晚未止,此时乾隆腹中甚是饥饿,便向主家讨碗饭以解饥渴,主人赶忙答应,不一会儿便端上一盘烧目鱼为乾隆就酒下菜。乾隆饥渴难耐,见有酒有鱼便大吃起来。越吃越觉得鱼香味美,遂问主家此是何菜如此美味,主家忙答道:“此菜名叫红烧鳎目鱼。”乾隆听罢,说:“此菜味道甚美,不如叫它‘官烧目鱼’如何?”主家不明其中之故,忙问:“官烧怎讲?”乾隆笑而不答。随从仆人马上接说道:“还不快谢主隆恩,御赐菜名。”主家这才如梦方醒,知是皇上驾到,赶忙行礼叩拜。从此“官烧目鱼”流传在世,日后成了天津地方名菜流传至今。
东坡肉。那是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北宋时期,有一天,苏东坡家里来了客人,他就烹制自己喜欢吃的猪肉待客。猪肉下锅,又加入水和调料,以微火慢慢煨着。他便和客人下棋,兴趣甚浓,直至终局,苏东坡才猛然想起锅中之肉。他原以为一锅猪肉定会烧焦,急忙进厨房,却顿觉香气扑鼻。块块猪肉色泽红润,形整不散,软烂如腐。此菜端上餐桌,客人和他尝罢,都觉得这菜汁浓味醇,糯而不腻,十分可口。苏东坡由此受到启发,尔后又如法复制,同样的色、香、味、形。从此,他便经常烹制这道菜,有客待客,没客自食,并以一首《猪肉颂》总结了烹制这道菜的经验。苏东坡喜欢吃猪肉,又善于烹制猪肉菜肴,再加上他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当地人民十分敬仰他,便以他的名字为他创制的这道菜命名:东坡肉。
西施舌。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北京——豌豆黄。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豌豆黄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天津——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云南——过桥米线。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在中国,烹饪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又具有独特的韵味。
1.火候独到。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因而,掌握适当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早在古代,中国厨师就对火候有过专门研究,并阐明火候变化规律及掌握要点:“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必以其胜,无失其理。”火候是烹调中最重要的事,同时也是最难把握和说明的事。一位烹饪者能否成为名厨,火候乃其关键,所以中国饮食中的厨者在操作时,积一生之经验、悟己身之灵性,充分发挥自己细微的观察体验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行饮食艺术的创造。
2.技法各异。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拌、炝、熏,以及甜菜的拔丝、蜜汁、挂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每种技法都有几种乃至几十种名菜。
3.刀工精细。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调所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在原料上划上刀纹而不切断)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和丸、球、麦穗花、荔子花、蓑衣花、兰花、菊花等多样花色,还可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别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喜鹊登梅”、“荷花仙鹤”、“花篮双凤”等。例如“孔雀开屏”,是用鸭肉、火腿、猪舌、鹌鹑蛋、蟹蚶肉、黄瓜等十五种原料,经过二十二道精细刀技和拼摆工序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