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玲
(龙井市人民医院 吉林龙井 133400)
医院资产管理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其中,固定资产管理是对医院建筑物、医疗设备的取得、使用、减少进行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是对医院的货币资金、库存物资、药品、应收款项进行管理;净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医院净资产的取得和使用进行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是对在较长时间为医院提供收益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进行维护,如医院的声誉等。医院资产是医院进行正常生产活动的基础,其总量代表了医院的经济实力。资产管理不仅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医院内部财务环境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强化医院资产管理,增强医院发展活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已成为医院管理者日趋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我国各级公立医院为了自身的快速发展,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医院资金有相当大一部分用于资产的购置和升级,然而,在医院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
资产管理混乱的集中表现为设备的引进购置与应用开发、效益评估相脱节,导致重复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大量设备闲置,并且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分布极不合理,有八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医院。卫生部调查数据表明,大型医疗设备已占各大医院固定资产的60%以上,如2001年我国医院大型设备普及率为:800MA以上X光机15%、CT31%、彩超33%、核磁共振仪5%、肾透析仪15%。2003年全国14000多家医院中,共有5000台CT,其中1481万人口的北京市拥有200台、27台/200万人;300万人口的大连市拥有14台、9.3台/200万人[1~3],而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CT拥有量仅为1台/200万人。配置数量已远远超过多数发达国家水平大型医疗设备引进数量多,但利用率低,使用效果差。
低利用率会导致医院为回收成本、增加收入而放宽治疗范围,产生诱导需求,在加重病人负担的同时加快贵重设备老化,造成资源浪费。例如,我国关于伽玛刀治疗成本与收入比较结果显示,伽玛刀成本回收率最高为479%,最低为113%,其收入均远高于运行成本[4]。这说明检查收费标准的制定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这种不合理带来了高额利润,必然会刺激更多的医院为追求利润,违背原则,购买不必要设备,造成资源浪费,引起资产管理混乱。
(1)缺少“折旧计提”,仅使用“固定资产”、“固定基金”对固定资产进行帐务处理[5~6]。由于缺乏“折旧计提”的约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可能会出现毁损、遗漏等现象,会出现某些部门为满足小集团利益,在报废固定资产时出现固定资产虚减、假报废现象。
(2)公立医院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5]。固定资产帐面数额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不利于上级部门准确掌握资产和净资产的实际状况[7],在接受国家拨款和社会资助的过程中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既不能反映固定资产折旧数,导致不能根据经营需要合理补充固定资产数;又使得资产负债表不能体现折旧数,导致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净值,造成资产和净资产虚增或虚减。
建立健全医院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能,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杜绝管理中的漏洞,确定管理工作程序和反馈制度,加强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监管意识,是医院资产管理的关键。实际工作中各管理部门需各司其职对医院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如[6~8]领导小组拟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的管理,筹集采购资金、监督控制资金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审批、验收、维护、修理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检测、维护工作,办理报废鉴定,做好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维修、保养和报废工作等。
在医疗设备管理上要更加注重经济手段的应用,在切实提高利用率上下功夫。大型医疗设备的浪费是困扰医院资产管理的重大问题。过度引进贵重设备从短期来看,不计成本使用给部分医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必然会破坏贵重医疗设备的市场氛围,给已引进设备的医院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科学规划医疗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是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要从社会、患者、医院三方利益出发,做好医疗设备引进、采购或租用工作。
(1)需专业评估设备应用价值。建议由权威部门集中性统计市面上常见的同类型设备的价格、性能、标准配置,发布结果并划定出市场应用率过低的高端设备。通过专业性评估,为设备引进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指导医院采购,有效防止医院经费浪费。
(2)严格审核引进渠道。要根据医院所承担的医疗任务数量、质量适当配置设备,同时,对引进后的设备进行追踪,落实其真正用途和使用状况,严禁巧立名目变相引进,引进的医疗设备必须是医院必要的医用设备,严禁以科研、技术实验等名义变相引进高端设备用于临床。
(3)促进患者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医疗服务。促进医疗设备资源扩大应用才是合理利用医疗设备的重点。扩大医疗设备应用面单纯依靠引进限制,不能完全制止设备浪费,应该科学的核算成本,把成本、疗效、数量联系在一起,尽量扩大设备应用范围。
医院在管理资产时,应该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取消“固定基金”科目[9],调整“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情况。
增设“折旧计提”科目,普通的大型设备采用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时期医疗成本,其优点是真实反映医院当期经营成果;中等价值且折旧年限短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将医院固定资产每期计提折旧,在使用初期计提多一些,后期计提少一些,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固定资产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时数平均计算折旧是单位工时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使用程度很不均衡且使用磨损对设备影响特别大的情况。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便于医院准确、及时的掌握大型固定资产,尤其是贵重医疗设备的保有情况,同时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真实详细地反映其损益情况。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完善卫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262.
[2] 吕军,陈洁,董恒进,等.伽玛刀技术的配置评估[J].中华医院管理,2000,35(11):652~653.
[3] 陈青.大型医疗设备大量引进分布不均造成浪费加重患者医疗负担[J].健康报,2006,6:7.
[4] 王海滢.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1):1068~1069.
[5] 董淑珍,姜永胜,徐召英.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几项举措[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15(3):263.
[6] 刘俊兰.军队医院“三管一体”经济管理模式[J].后勤学术,2008,22(4):88~89.
[7] 李向清.实行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8):26.
[8] 韦来平,孔秋枫.医院实行固定资产三级管理的初步设想[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1):56~57.
[9] 李建军.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J].经济师,2008(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