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国家图书馆 赵建国
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门禁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部署在公共区域时,门禁设备设施的作用是控制人员的流动和走向;设置在布防区域时则是控制人员出入。本文将以国家图书馆门禁系统为参照,讨论现代门禁系统使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现代门禁系统由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分散式智能控制器、读卡器、IC卡/磁卡、电控锁具、出门按钮等组成,实现对现场异常情况的采集、记录、报警等功能。
在禁区书库的每个门口和有特殊要求的文物档案、修复房间及电子设备机房等房间的门口(如善本地库、书库各入口,网络机房门口,善本修复室入口,缩微复制室门口等特殊地段)均设置了读卡器(非接触IC卡)、门锁、出门按钮等门禁设备。
(1)对所有门禁控制点电控锁具的开/关,均实行授权安全管理;可实时显示每道门的状态。
(2)预先在管理电脑上编程设置,对持卡人的通行卡进行有效性授权(进/出等级设置)、有效使用时间设置。
(3)对重要书库设置出/入双向监控管理,增强书库的安全性。
(4)自动识别进出人员身份,详细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日期及进出人员的卡号、姓名、所属部门等资料,协助保卫管理查询工作。
(5)在探测到异常开门情况时,立即由门禁主机将警情传送给控制中心电脑并提示发案地点,同时记录在案。
(6)与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联动:当门禁监控点的门被打开后,由门禁控制器输出信号给视频监控系统,驱动摄像机及录像设备记录图像信息;所有人员进出禁区时,监控主机均可显示持卡人的影像。保卫人员据此核实其是否持本人的IC卡,决定是否允许其进入。
(7)与消防系统联动,发生火灾时开启消防通道和安全门,以便人员疏散。
授权人员在被劫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输入劫持码来正常开门,此时系统不会发出声光报警,但监控中心将得到人员被劫持的报警信息。
门禁区域是一个出入口全部受控的封闭区域。有人进入该区域后,系统可根据要追踪人员的刷卡信息确认该人员的位置。
系统可设置人员进出的权限,即对人员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可以出入哪些区域加以限制。
系统可防止一个人进入防区后,把卡递给后面另一个人。要实现这个功能,需在门禁点的出入口都安装读卡器;如此若持卡人试图使用同一张卡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入口,就会触发防反传违规事件。
门禁系统锁具的选择,主要需考虑藏品、文献的保护、转移和人员的疏散、撤离。针对这些方面的不同要求,门禁系统内的执行锁具具备不同的功能,一般有电控磁力锁死、电控插销锁死、断电锁死、断电开启等。可以根据门体、墙体的坚固程度和防护区域的需求,综合考虑锁具的承载能力和开启功能,以及电磁锁死、电插销锁死的选择。
如果采用断电锁死模式,则在发生火灾,区域停电后,必须为门禁系统及其控制器提供一段时间的维持电源,以保证能够顺利正常地开启锁具,使区域内的人员能够撤离,物资能够被疏散。国家图书馆的一些重要的库区采取的就是这种逻辑控制程序。
断电开启锁具在发生火灾时的执行动作与消防联动疏散一致。
采用锁具独立供电的模式,系统调试和火灾联动控制比较方便。
而如果采用锁具单独供电的模式,实现消防报警联动疏散的功能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锁具控制,即不但可以进行对整个门禁系统的控制,也可以单独对具体门的控制点实施控制。此外,系统调试时,应只对现场的读卡器和控制器实施供电,不对锁具供电;在调试完成后,再对锁具恢复供电。这不仅仅是系统调试的需要,也是不影响消防联动功能的需要。
关键和要害部门有需要时,可以使用指纹识别设备来加强安全性。
门禁系统必须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后,开启相应通道疏散门。
设防区域内的安防报警系统报警时,门禁系统要锁死全部出入口,防止作案人员外逃。
采用从中控室输出双路供电电路,一路为控制器、读卡器供电,另一路为锁具供电的模式比较好。另外还需要配备备用电源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