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庆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21004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科研在高校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新晋本科院校因科研基础相对薄弱,本科科研经验相对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和传统,因而在科研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更为复杂和多样。为保障科研建设的顺利进行,新晋本科院校应根据本科科研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结合自身科研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发展定位,多管齐下,全面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
教师作为学校的两大主体之一,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学校文化的缔造者,而且是学校科研的主体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代表。因此,要提升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新晋本科院校就必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科研人员个体科研素质的不断提升及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有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承载及重要成果的产出。因此,新晋本科院校在科研建设过程中要着重进行科研团队的建设。
团队目标不仅是团队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团队发展的根本目的之所在。美国的管理学者斯蒂芬·罗宾斯认为高效团队应具备八个特征,而明确的目标则高居八大特征之首[1],可见目标明确对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新晋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学校定位尚未完全清晰和巩固,科研团队建设目标的确立和明确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团队负责人作为团队目标的主要制定者及团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集中代表,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科研团队建设及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新晋本科院校在科研团队建设中,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科研人才,聘请其为科研团队负责人;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对学校原有科研人才的选拔、培养和锻炼,使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科研团队作为科研活动的主要组织单位和实施载体,其运行时既要遵循团队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也要遵循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学术研究作为一项知识探索和实践,并无国籍、民族、身份地位、职称、性别、年龄等的限制和差异。因此,在科研团队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切实遵循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团队全体成员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促进科研团队多出成果。
新晋本科院校科研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加强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的建设,而且要注重团队的文化建设。团队文化的建设既要与学校整体文化相一致,又要有自身的特点和灵魂,尤其要注意加强创新文化、学习文化以及合作文化建设,以此不断促进科研团队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科研管理对大学的健康、科学和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2]。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尊重科研活动的特点,有效地整合人、财、物,使科研管理体制与科研目标相协调,与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从而保证科研活动的高效产出[3]。这种管理效果和目标的获得需要科研管理人员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及科研管理队伍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新晋本科院校,因人员少、本科科研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等,会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和使命。新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人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要具有学习理念和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学者指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本身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体系,其不仅包括人力资源、仪器设备、材料资源、学科平台等基础设施系统,还包括项目管理、成果管理、服务管理以及信息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多个层面[4]。因此,新晋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要努力形成学习的理念和意识,全面掌握科研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规律。第二,要注意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第三,要注意加强改革和创新。新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要注意根据科研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学校科研建设的现状,从理念、机制、制度、技术、形式、管理以及组织方式等层面着手加强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此外,科研管理人员要具备阵地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5],以此促进科研队伍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科研文化作为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内在保障,不仅是科研活动健康进行的内在保障,而且是学校科研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良好的科研文化不仅能为科研工作提供一种持久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而且对提高高校科研凝聚力、竞争力以及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6]。科研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科研活动的内化,要注意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着手建设,并最终使这种内隐的科研文化转化为教职员工的科研行为,逐渐形成氛围,养成习惯。当然,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建设,都要统一到“人”的身上。大学作为一个以学术研究为己任、以对科学真理进行探索和传播为职业的人们联合起来的学术机构,大学教师是学术研究的主体,大学教师求真、务实、严谨的学术精神是大学科研文化之本[7]。因此,新晋本科院校的科研文化建设要注意加强对以教师为主体的整个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以促进科研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方法,激励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对群体成员的激励,是提高个体活动效率的根本前提。”[8]虽然我国各高校在科研激励方面已出台了很多措施,但随着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科研激励机制在发展中也凸显出“三重三轻”的问题:一是重低层次激励、轻国家级政府激励,二是重成果、轻学者,三是重精神、轻物质[9]。对新晋本科院校而言,办学层次、办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科研在学校中的地位、影响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因此,新晋本科院校要根据本科办学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科研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全面明晰、科学定位科研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明确科研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第二,全面修订、完善原有的科研奖励办法、文件和政策等,全面调动教职员工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事实上激励的效果如何,不仅与激励制度的好坏有关,更重要的是激励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可以说,激励制度的执行是激励绩效好坏的决定因素。”[10]新晋本科院校在科研激励制度制定、修订过程中,既要注意制度、文件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还要注意加强对制度、文件等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以确保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物质奖励,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保障。如今,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社会观念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在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方面仍然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大部分奖励仅仅停留在对成果本身的奖励上,而忽视了成果完成人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无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新晋本科院校应在坚持精神奖励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科研成果及科研完成人物质奖励的力度,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促使其安心科研、多出成果。
总之,科研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为保障科研建设的顺利进行,新晋本科院校必须从本科科研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出发,结合自身科研建设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和理念,多管齐下,多途并举,多部门互动协作,全方面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1]吴卫,陈雷霆.谈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与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140-142.
[2]冯文宇.大学科研管理理念发展型态论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74-77.
[3]韩锦标.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4):36-37.
[4]谈应权,姚佐文,赵冠艳,等.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4):444-447.
[5]文永林.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几种意识[J].人民论坛,2010(10中):228-229.
[6]霍良.试论高校科研文化建设[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273-275.
[7]丁红玲.关于大学科研文化力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4-38.
[8]何国栋.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8.
[9]郑瑞萍.“三重三轻”:科研激励机制刍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1):22-25.
[10]骆方金,卜祥云.创新型科研团队成员间的工作关系与激励有效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9(8):48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