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芳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其中,性状鉴定法是鉴别中药商品真、伪、优、劣常用而简便的方法。性状鉴定即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有简单、易行、快速的特点,是医药工作者长期积累的传统鉴别经验之总结,又称为传统经验鉴别。对于医院工作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主要观察药材的外部特征,诸如表面、形状、颜色以及断面等。
1.1 看形状 不同药材有不同的形状,一种药材的形状是比较固定的。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种子类药材大多呈类圆球形或扁圆球型,少数线形、心形等;皮类药材则有平坦状、弯曲状等。经验鉴别时常有一些老药工们形象、生动的描述,如辛夷似“毛笔头”,防风根茎部分称“蚯蚓头”,黄连(味连)似“鸡爪”,山参被形象地描述为“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这些都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1.2 看表面特征 主要是指药材表面是光滑、粗糙,有无皱纹、鳞片、毛茸等。如金毛狗脊表面有金黄色毛;巴戟天表面有的皮部横向断裂露出木部,形似连珠;肉苁蓉表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
1.3 看颜色 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颜色,而且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来分辨药材质量的好坏。如紫草要紫,茜草要红,黄连要黄,玄参要黑等。黄芩主要含黄芩苷、汉黄芩苷等,如保管或加工不当,黄芩苷在黄芩中的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醛酸与黄芩素,黄芩素具三个邻位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显绿色,黄芩变绿后质量降低[1]。
1.4 看断面 一是观察自然折断面现象,看是否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响声及断面的特征。对于根及根茎,茎和皮类中药的鉴别,折断面观察很重要。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白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霜”;甘草折断有粉尘散落(淀粉);杜仲折断有白色的胶丝相连;苦楝皮折断可见裂片状分层等。二是观察药材的横切面,横切面的特征在鉴别中药饮片时特别有意义。经验鉴别中有很多术语,如黄芪、甘草有“菊花心”,何首乌的“云锦纹”,商陆的“罗盘纹”,槟榔有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大黄的“星点”等。
中药的质地,常用手摸或捏,感觉其轻重、软硬、松泡还是致密,再看其油润、粉性、角质等特征。不同的药材,质地各异。如南沙参质地“松泡”,山药则“粉性”极强,当归“油润”,天麻、郁金、天冬则断面“角质”。同一种药材,若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大不一样,如盐附子易吸潮变软,黑顺片则质硬而脆。
鼻闻是指闻气味,很多中药具有独特的气味,闻时可采用将药材破碎、折断、揉搓、热水浸泡等多种方法。如肉桂气香浓烈,白鲜皮有羊膻气,阿魏气似大蒜臭等。通过口尝来鉴别药材的真实滋味,是靠味感来辨别药材真伪的方法。味感对某些药材鉴别很有价值,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药材品质的一个标准,如味感有变化,就要考虑品种、质量是否有问题[2]。如山茱萸、山楂、木瓜以为酸为佳;黄连、黄柏、龙胆则是味极苦者为好;黄精则味苦者不能药用;甘草味甜而特殊;三七味苦而回甜;远志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制后略甜,嚼之无刺喉感;穿心莲则味极苦,苦至喉部,经久苦味不减;薄荷辛而凉;海藻咸而辛;丁香味辛辣,有麻舌感;半夏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口尝药材时需注意:一是取样具代表性,在口中咀嚼约1 min,使舌面各部位接触药液。二是有毒药材取样要少,尝后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水试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产生特殊变化来鉴别药材。如西红花加水浸泡,水被染成黄色,而红花则水液染成金黄色,花均不褪色,以此将其区别开来;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种子变黏滑,体积膨胀;蒲黄、青黛体轻,放水中则浮于水面;熊胆粉末投于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不扩散;优质沉香入水下沉,半沉半浮质为次,现代实验证明,沉香中挥发油含量越高越易下沉。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变化与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有关。
某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或响声等现象,据此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如麝香少量灼烧,初则迸烈,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烬为白色或灰白色;血竭取粉末于纸上,用火烘烤即熔化,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用火点燃,冒烟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又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和民间用药的不断涌现,中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的存在,以及中药外形相似等因素,在中药商品流通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贵重药材,然药不同功效各异,况且中药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有效,故中药商品的鉴定尤为重要。药剂人员,特别是从事中药验收、保管、调剂等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中药鉴定基本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中药材,适用于不同的鉴定方法,在性状鉴定的基础上,可结合显微、理化鉴定等方法,严格把好中药质量关,最终使合理用药落到实处。
[1]郑汉臣,等.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李敏,郭力.中药学专业知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