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2012-08-15 00:51冯艳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护士护理人员

冯艳霞

工作压力是指在某种职业压力下,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的可感受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以及由于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的相应的可觉察到的功能性紊乱。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特征,是对个人提出的一种威胁,这种威胁可归因于过分的工作需求或不充足的供应,工作压力与工作性质密切相关[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护理观念的深刻变革。护士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都不断提高,导致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日趋加大。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换为“以患者为中心”后,护士的工作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变为向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人文的全面照顾,这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脑力和体力劳。另一方面,护士必须经常面对患者、家属、医生等,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导致工作压力的产生,在得不到理解、无法表达自己时,护士会感到地位低,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最后造成护士心灰意冷,对工作缺乏自信和工作热情,从而产生心理失落感,进而衍化为各种心理压力。护士的行为和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缓解护士工作压力、解决其心理问题,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十分重要。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我院护士120名,均为女性。

1.2 测量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依照相关文献资料[2]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修改。问卷包括5个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采用1~3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其承受的压力越大。

1.3 方法 向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发放前详细介绍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2.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收回率为100%,收回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120名调查对象的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5.24岁;工作年限:1~25年,平均14.84年;教育水平:中专 11人、占 9%,大专 79人、占65.8%,本科30人、占25%;职称:护士69人、占57.5%,护师33人、占27.5%,主管护师18人、占15%。调查结果显示,87.5%的护理人员(105/120)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其中工作量太大对护士造成身心压力的有92人,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产生的心理压力的有70人,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产生的心理压力的有29人,人际关系冲突产生的心理压力有25人,自身价值的期望与现实的差别产生的心理压力有23人,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有21人,家庭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有14人。

3.分析与讨论

3.1 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分析

3.1.1 社会发展需求的压力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患者权力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院管理中越来越重视来自患者的声音,并出台较严厉的处罚政策,使护士的职业风险与责任越来越大。来自医院、社会、患者的高期望值,给护士带来了很大的期望压力。

3.1.2 继续教育需求的压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护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迫使护士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满足工作需要。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是中专文凭,基础薄弱,同时医院对护理专业缺乏重视,致使护理人员继续深造机会就更少,更新知识需求迫使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增加。

3.1.3 职业性质导致的压力

3.1.3.1 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一方面护理工作由大量、平凡、琐碎、繁重、重复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所组成,另一方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士工作转变为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这种包括心理和文化照顾在内的全面护理,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可是目前国内医院护士严重缺编,护理任务重,实施抢救多,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生活不规律。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患者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高压力状态构成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形成的原因。

3.1.3.2 医护工作是一种高风险性工作,而护理工作作为独立的不可缺少的专业,共同肩负着战胜病痛、早日康复的重任。护理人员直接面对伤病折磨的特殊人群,要面对抢救时间紧、技术要求高、家属期望值高等压力,责任重大,故心理压力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贻误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机会。

3.1.3.3 医疗和护理是一项合作性很强的工作,各方面都需要配合,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及护理人员自身之间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能很好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3]。协调好医护关系、护护关系、护患关系,在原则上,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辱骂护士的患者,护士也必须保持平和、冷静、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护士得不到理解,受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如稍处理不当,就会陷入困境。此外,护士有时要面对护理管理者的理解支持少、批评多,以及与医生的矛盾冲突等,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护士要承受更多的压力。

3.1.4 护士自身情感需求的压力

3.1.4.1 自身价值的期望与现实的差别 护士期望自己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所以工作勤奋、努力。然而护士角色在社会人群中却被认为是“高级保姆”,在医院中地位较低,如许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对医生表现为一定的尊敬和信任,而对护士则抱有怀疑的态度。患者痊愈,大多都认为只是医生的功劳,而对护理人员的付出熟视无睹。护士的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价值得不到体现,这种不公平的社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的专业自尊心、专业自豪感,使护士产生自卑、沮丧、失望、抑郁的心理。再加上福利待遇上的不合理,自身发展机会少,使护士在心理上失去了平衡,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3.1.4.2 家庭与工作冲突 护士的工作性质特殊,如果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很容易影响家庭关系,尤其是中年护士,既要尽力完成护士的角色,又要承担妻子、母亲多重角色,过多过重的角色要求又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加剧精神紧张,加重心理负担。

3.1.4.3 健康问题 护士在工作和家庭中演着多种角色,承受着因各种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之无规律的三班制,无规律的节假日轮休,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有的护士自身健康状况较差容易积劳成疾,长期透支健康,担心自己的健康可引发焦虑情绪,增加心理压力。

3.2 减轻护理人员压力的对策

3.2.1 争取社会理解与支持,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护士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社会舆论可使公众对护理工作和护士的价值有真实的了解,这就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倡导社会各界应尊重、爱护护士,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激发护士的自豪感、责任感,消除自卑感,让护士感到被关心、被理解、被尊重,从而真正体会到工作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3.2.2 依法保护护理人员的利益、提高福利待遇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无法替代的独立专业学科,护士既是医疗措施的主要实施者,又是医疗对象生命的守护者,还是医疗环境和氛围的重要调节者。因此,通过护理立法,使护理人员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范围有了法律依据。护士在行使护理工作的权利、义务、职责时,可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的支持、人民的尊重。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要适当提高护士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护士安心工作。

3.2.3 加强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与重视

3.2.3.1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员超负荷、身心疲惫,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4]。因此,医院管理层要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尽量保障护士与患者的比例,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配人员,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2.3.2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要努力为护士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优化护士办公室、治疗室环境,创造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改进医疗器具,完善防护设施,加强高危科室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减少或避免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健康的危害。

3.2.3.3 科学排班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班次,根据工作量进行合理的人员编配,实行弹性排班,尽可能做到新老搭配、工作能力强与工作能力较弱的搭配,充分理解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因此,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

3.2.3.4 人性化管理 医院管理层应重视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更新观念,改变“重医轻护”的观点。加强与护士的沟通和交流,关心护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分肯定她们的工作成绩,让护士感到自己被信任、被尊重、被重视。根据护士工作特点,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创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氛围,尽可能放松身心的工作环境,适当开展一些应对压力的讲座,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将有利于护士工作压力的缓解,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3.2.4 个人压力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3.2.4.1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已由简单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所以护士要得到尊重和认同,除需社会支持外,还要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还要及时掌握新的医疗护理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作为护士本身要加强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和技巧,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热爱护理工作,自强乐观,树立护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地工作。

3.2.4.2 保持良好情绪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保持稳定、健康的积极情绪。正确宣泄负面情绪,当出现焦虑、紧张、忧愁等心理状态时,应及时发现并冷静、理智对待,找寻问题症结并寻求外在的支持,多参加社交活动及主动向亲朋好友倾诉,积极调整心态,形成愉快的心理气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从而提高工作兴趣,增强白衣天使的自豪感。

3.2.4.3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护士应善于处理好护士之间、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关系,以尊敬、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等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同事,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环境,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3.2.4.4 合理安排时间,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努力使自己有效的工作、有规律的生活,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 谢文,刘晓华.护士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66-68.

2 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3.

3 张素琴,徐大勇,王学仙.影响护士群体生理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10):905.

4 高丽.年轻护士不良心理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1):63.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通过图片看内心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