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彬
成人型多囊肾作为临床常见先天遗传性疾病之一,是指肾脏皮质与髓质出现多个进行性增大液性囊肿的一类综合征,又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1,2]。临床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多采用外科治疗[3];传统外科治疗包括肾囊肿穿刺抽吸及开放去顶减压治疗;前者囊肿去除常不彻底,容易复发,并发症较多;后者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4]。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治疗多囊肾以其微创,快速,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确切等优点,开始在临床得到应用。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行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治疗多囊肾患者43例临床治疗资料及随访观察结果,根据治疗前后腰部疼痛症状、血压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行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治疗多囊肾患者43例,入院后经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多囊肾;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35~62岁,平均为(53.4±6.3)岁;患者均为双侧肾脏囊肿,囊肿直径2.1~7.8 cm,平均直径为(59.7±12.8)cm;患者多表现为腰部疼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肾功能不全,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反复感染4例。
1.2 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台取侧卧位,腰部抬高,下肢伸直,以有效增加手术操作空间;腋中线髂嵴上方1~2 cm处行1 cm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肌层及筋膜层至腹膜后隙,置入600 ml水囊扩张腹膜后隙5~7 min;之后于腋后线、腋前线肋缘下及髂嵴上方置入5或10 mm trocar,缝合筋膜层及肌肉层。之后持续二氧化碳充气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腹腔镜下切开腰大肌表面筋膜及脂肪囊,充分与肾包膜游离,切除较大肾囊肿,而对于较小肾囊肿则行囊壁切开减压,同时注意粘连及条索部位切断;发现出血即行电凝止血;囊肿清除后,注意是否有出血点存在,之后冲洗肾周,放置肾周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完成手术。
1.3 观察与随访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及并发症情况,同时监测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血压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部43例患者中42例顺利完成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仅1例因病情需要转为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50~16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3.4 min;术中出血量为20~74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5.7 ml;术后住院时间为3~6 d,平均住院时间为3.7 d;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7个月;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术后囊肿复发2例,复发率为4.7%。术后眼部疼痛症状缓解患者39例,缓解率为90.7%;术后无腹腔感染,腹腔大出血及肠梗阻等病例出现;患者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分别为(142.6 ±11.5)mm Hg,(92.4 ±15.8)mm Hg,(129.7 ±34.5)μmol/L,(12.3±2.8)mmol/L;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分别为(128.1±10.7)mm Hg,(81.0±13.5)mm Hg,(99.3±25.8)umol/L,(9.8 ±2.1)mmol/L;各项检查指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成人型多囊肾是临床常见先天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多与30岁之后发病;患者多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囊性病变,两侧病变程度可不一致,常累及其他器官[5];囊肿压迫肾实质萎缩,肾功能受损,如不及时治疗最终肾衰;有研究报道指出约50%以上囊肿进行性增大患者演变为尿毒症。对于有腰部疼痛症状,同时合并有高血压患者,应当先行药物控制;如无效则施行手术治疗,以有效减轻肾实质压迫症状,缓解疼痛,减低血压[6,7];同时对于囊肿较大且伴有感染症状以及肾脏长度超过15 cm患者,应当立行手术减压治疗,以保护肾脏功能,改善预后。临床传统多采用肾皮质囊肿穿刺术及开放性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但是均有各自缺点;自1992年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多囊肾治疗以来,多项研究表明,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肾实质压迫,减缓肾功能恶化,且手术对于肾脏无损伤,特别是电刀应用于手术治疗,有效降低了高温对于肾脏组织的损害[8]。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治疗多囊肾适用于[9-10]:①患者双侧肾囊肿伴有腰部剧烈疼痛且单个肾囊肿直径超过3 cm。②患者囊肿导致输尿管阻塞且伴肾功能不全。③患者经皮质囊肿抽吸治疗失败。④患者双侧肾囊肿同时伴有高血压或血尿;治疗时应当排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手术治疗部位粘连严重及诊断不明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一下几点:①患者应保持侧卧位,以方便术中清理肾脏后部及内侧囊肿。②较大单发囊肿应当注意囊肿壁与肾实质分解,小心剪除;较小囊肿仅需破开囊肿壁减压。③仔细辨认腹膜后隙解剖结构,避免血管及肾实质损伤。④注意结合影像学资料,以保证彻底清除囊肿,特别是深部囊肿,以减少术后复发几率[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全部43例患者中42例顺利完成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仅1例因病情需要转为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50~16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3.4 min;术中出血量为20~74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5.7 ml;术后住院时间为3~6 d,平均住院时间为3.7 d;术后囊肿复发2例,复发率为4.7%。术后眼部疼痛症状缓解患者39例,缓解率为90.7%;术后无腹腔感染,腹腔大出血及肠梗阻等病例出现;患者术后收缩压(128.1±10.7)mm Hg,术后舒张压(81.0±13.5)mm Hg,术后血肌酐(99.3±25.8)umol/L,术后血尿素氮(9.8±2.1)mmol/L,各项检查指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治疗多囊肾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微创,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1]苏清华,湛海伦,蔡育彬.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32例报告.新医学,2008,39(5):309-310.
[2]薛建,马立萍,单卓华,等.经皮肾穿刺注入乙醇治疗多囊肾(附25 例报告).新医学,2001,32(6):337-338.
[3]李成山,林芝,潘正故.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微创医学,2009,4(1):43-44.
[4]赵国防,李民,李志斌.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和多囊肾的对比研究.微创医学,2010,5(3):199-200.
[5]戎殳,梅长林,李青,等.27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临床分析.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3):133-138.
[6]唐硕,柳良仁,张宗平,等.多囊肾去顶减压术改善肾功能的临床研究.西部医学,2007,19(3):405-408.
[7]李运柱,李文洲,陈琳,等.后腹腔镜结合硬化剂在治疗肾囊肿中的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2):260-262.
[8]孟庆军,张卫星,张学培,等.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8):583-584.
[9]汪朔,邵四海,沈柏华,等.后腹腔镜和开放去顶减压术治疗多囊肾的疗效比较.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11):821-823.
[10]Lipke MC,Bargman V,Milgrom M,et al.Limitation of laparoscopy for bilateral nephroectomy for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Urology,2007,177(2):627-631.
[11]Leed I,Anderson ICR,Rehman J,et al.Laparoscopiccyst decortication in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impact on pain,hypertension,and renal function.Endourol,2003,17(6):3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