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买买提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蜜源植物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资源丰富,是我国开发较晚、潜力很大的蜜源基地,素有“天然蜜库”之称。新疆大多数农区、牧区以及半农半牧区都适于蜜源植物的生长和养蜂业的发展。全疆上一次针对主要蜜粉源植物的调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新疆大学米吉提·胡达拜尔地教授、玉米提·哈力克教授1993年对新疆蜜源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最近一次,即2009年7月-2010年8月,自治区蜂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对全疆10个地区50多个县的蜜粉源植物情况进行调查。现简单地介绍全疆几个主要蜜粉源植物的情况。
一年生草本,多分枝。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一般在热量,光照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土壤生长良好。除乌鲁木齐,阿尔泰等地外,全疆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喀什,和田,阿克苏,吐鲁番,库尔勒及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博州,奎屯,塔城等地区(州)。全疆主要的棉花种植县是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托克孙县;昌吉州的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塔城地区的乌苏县,沙湾县;博州的精河县;巴州的轮胎县,尉犁县;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沙雅县,阿瓦提县,新和县;喀什地区的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克州的阿克陶县;和田地区的墨玉县、洛浦县。此外生产建设兵团也有大量栽培。
新疆以吐鲁番地区的棉花开花最早,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期长达70-80天,新疆其他地区均在7-9月开花,花期约2个月左右,其中泌蜜约有40天左右。
油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40-90cm,茎直立,粗壮。油菜为栽培油料作物,全疆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昌吉州的奇台县,木垒县,吉木萨尔县,玛纳斯县;伊犁州的昭苏县,伊宁县,尼勒克县;塔城地区的额敏县,裕民县,沙湾县;巴州的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拜城县;乌鲁木齐的达坂城区。另外生产建设兵团的各农场也有大量种植。焉耆县春播油菜开花期为4月初至5月初,夏播油菜开花期为(麦收后播种)8月中旬至9月中旬。拜城县为5月中旬至6月底。乌鲁木齐为5月底至8月初。伊犁地区为5月底至7月初。总之,新疆大多数集中在6月开花泌蜜。
一年生草本,高1.5-2m。葵花全疆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石河子,沙湾县,玛纳斯县,昌吉,博乐,精河,伊宁,塔城地区各县,以及阿勒泰,北屯,布尔津县和南疆的喀什,阿克苏,库车县,库尔勒,焉耆县等地。新疆种植的葵花分油用和食用两种,其中油用的葵主要种植在北疆地区,食用的葵主要种植在南疆地区。葵花开花在南疆比较早,北疆比较晚,一般南疆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北疆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
落叶乔木或灌木,全疆各地均有栽培,南疆多,以阿克苏,喀什,和田,石河子,阿勒泰,布尔津县,北屯,沙湾县等地比较集中。沙枣花期在南疆为5月上中旬,在北疆为5月下旬,花期约10-15天,花很香,诱蜂力特别强。
落叶乔木,高4-6m,单叶互生。主要分布于南疆各地区,北疆地区除伊犁外均不适宜栽培。喀什地区最多,其次为阿克苏,和田,巴州。吐鲁番和其它地区有少量栽培。杏树初花在南疆地区一般为3月底或4月初,北疆地区是4月底或5月初,花期约10-20天左右。杏树是新疆早春第一个果树蜜源,对蜂群在春季繁殖极为有利。
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伊犁,阿克苏,喀什,和田,巴州,石河子塔城地区。此外西天山的伊犁果子沟,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有大面积野生苹果。苹果开花南疆在4月下旬,北疆在5月中旬,气温较低的年份,花期可能推迟8-10天。
禾本科,一年生粮食作物,全疆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喀什,和田,阿克苏,库尔勒,昌吉,石河子,伊犁,塔城,博州等地。玉米在新疆一般7月中下旬开花,花期约10-15天,南疆略早,北疆略迟。玉米是新疆主要的粉源植物之一,开花期间花粉十分丰富,上午10-12时吐粉最多,下午无粉。
多年生草本,栽培牧草,全疆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喀什,和田,阿克苏,阿勒泰,塔城,石河子,昌吉,伊犁等地,以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阿勒泰周围,富蕴县较为集中。紫苜蓿开花期间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约35天;一般在第二年至第四年泌蜜较多,头年开花或年数过多的紫苜蓿泌蜜较少。虽然紫苜蓿在新疆的种植十分广泛,但新疆民间有“苜蓿不流蜜”的说法,主要原因可能是紫苜蓿流蜜期间空气湿度较低。
天然草原蜜源主要分布在北疆山区的草原,草原上数量较多的种类有益母草,百里香,一枝黄花,蒲公英,麻黄,马莲,平贝母,牛蒡,马先蒿,罗布麻,骆驼蓬,大蓟,党参,野牡丹,野薄荷,刺蓟,千里光,微孔草,牛至等等。草原蜜源多在6-9月开花流蜜。
本次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各级领导部门对养蜂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全区养蜂生产也没有统一的、计划的管理,造成各地养蜂生产上出现盲目性和片面性。这阻碍了养蜂生产的发展,严重挫伤了广大蜂农的生产积极性。另外,各种宣传和生产上的组织不够,广大农牧民对蜜源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养蜂生产的好处没有充分的认识,再加上养蜂队伍十分薄弱、蜂群数量少、生产技术落后,综合导致蜜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理想,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