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林清
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是安徽省唯一从事蜂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的专业研究所。 “十一五”期间,该所在探索蜜蜂生物与行为学机制、蜂蜜溯源流程管理和规范技术及集成技术研究、研发蜂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等方面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它又有什么样的规划?近几年,安徽省十余家媒体先后多次对该所进行了专题报道,一家蜂业研究所缘何引得各家媒体争相宣传?近日,本刊采访了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余林生所长(以下简称余)。
记者: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科研越来越依赖于高水平的科研基础条件,目前贵研究所的设备设施、规模、人才团队是怎样的,在国内的蜜蜂研究所中处于什么位置?
余: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于2001年由安徽农业大学批准设立,以提高养蜂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蜂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探索新技术在蜂业科学上的应用;围绕蜂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优质高效蜜蜂饲养技术、蜂具设备、蜂产品化学及综合深加工利用、蜜蜂遗传育种、病虫敌毒害防治、蜂疗、养蜂资源以及蜜蜂为农业授粉增产等综合研究工作。现如今,安徽农业大学教学试验种蜂场饲养有意大利蜜蜂和皖南中蜂,在安徽绩溪、黄山、滁州、安庆建立了蜂学产学研基地,具备从事蜂业科研的基本实验条件。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所属动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也是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属“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生物育种”实验室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所属“地方动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团队是安徽省“115”地方产业创新团队,此前已经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在省长专项经费、省教育厅重点专业建设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费、教育贷款及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开发、横向联合资助等经费的支持下,重点学科实验室基础设施日渐完备。
标本室
研究所现有专兼职人员10人,目前正处于建设发展时期,近年来不断与国内相关蜂业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以期得到提高。
记者:贵所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做过哪些工作?有何体会?
余:近年来,在蜜蜂生物学与生态学、蜂产品质量安全、蜜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我们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与韩国农村振兴厅开展蜜蜂为草莓授粉的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合作双方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不仅拓展了科研视角,而且更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希望民间研究所能以提高养蜂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蜂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解决养蜂业面临的具有共性的技术问题,推动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余林生
记者:您是国家农业部启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功能研究室”的岗位科学家,请问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在此项目中主要承担什么任务?有何成绩?
余: “十一五”期间我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功能研究室”的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蜂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在此期间我所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与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合作,将蜜蜂实验、蜜蜂生理/生态/行为学、现代信息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尝试从新的角度揭示蜜蜂生物与行为学机制;针对我国蜂蜜生产现状,开展蜂蜜溯源流程管理和规范技术及集成技术研究,制定蜜蜂饲养、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通过记录与标识将蜂蜜和蜜蜂联系起来,任何蜂蜜产品均可以追溯到蜜蜂养殖场,实现从消费者到蜜蜂养殖场全程的可追溯性;在溯源流程管理和规范技术及集成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发蜂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蜂蜜质量追溯体系。
记者:您曾说“选育和推广蜜蜂良种,是推动蜂业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此方面贵所主要做了哪些研究工作,有何种成果?
余:安徽省养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养蜂生产的种源长期都是依赖于从外省引进,不但耗费巨额资金,而且由于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的存在,引入蜂种未必能在安徽省特定的生态环境与蜜粉源植物条件下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从而影响了种蜂生产的效率以及种蜂繁殖性能,导致养蜂业的快速发展和优质种源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迫切需要培育适合安徽省生态环境与蜜粉源植物条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性能卓越的优质蜜蜂品种(配套系),解决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养蜂业生产所需的蜂种。
余林生,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蜂学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曾主持完成农业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主持安徽省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选育并通过安徽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蜜蜂新品种(配套系)3个,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和安徽省地方标准8项。现为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蜂业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岗位科学家,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业》编委等职务。
2003年,安徽省科技厅立项开展“蜂蜜、蜂王浆双高产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优良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03023021)。我所与安徽宣城市九州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广泛研究安徽省和周边地区的蜂种需求,通过系统选育与定向培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九州1号”蜂蜜高产意蜂品种、“九州2号”王浆高产意蜂品种、“九州3号”蜂蜜、王浆双高产意蜂品种系列配套系。“九州意蜂品种(配套系)”通过安徽省省级品种审定,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
皖南山区中蜂是中华蜜蜂在皖南山区长期适应形成的地方中蜂品种(品系),具有适应性强,飞翔迅速,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抗美洲幼虫病、抗蜂螨以及抗敌害能力强等特性,并且具有群势强、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性能,是皖南山区定地饲养的当家蜂种。我所在分子水平上对皖南中蜂蛋白质和基因组DNA多态性、影响皖南中蜂强群高产和抗病的主效基因以及不同基因组合对皖南中蜂强群高产和抗病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本质上揭示了皖南中蜂强群高产和抗病的遗传机理;对皖南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首次对中华蜜蜂(皖南中蜂)种群生态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主持制订了安徽省地方标准[皖南中蜂(DB34/T749-2007)]。在安徽省省农委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我所在安徽绩溪县和黄山市徽州区建立了皖南中蜂保种基地,为深入研究和利用皖南中蜂种质资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些研究工作及成果对保护和发掘安徽地方特色动物品种的遗传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地方蜜蜂品种资源宝库。
记者: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在推动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以及服务蜂农上有哪些成绩?
余:2009年5月18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及安徽13家媒体单位采访团到绩溪采访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二十五周年”,集中宣传报道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帮扶绩溪发展养蜂业(五蜂园公司),6月中旬,中央及安徽13家媒体对我所进行了宣传报道,这是对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十年来为绩溪养蜂业发展所做工作的总结与鼓励,也是鞭策与动力。
服务地方蜂业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主动为社会服务,将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中,解决养蜂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我所先后与黄山、宣城、合肥、滁州蜂业企业合作,主持完成农业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安徽省产学研项目、合肥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厅(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主持选育并通过安徽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蜜蜂新品种(配套系)3个;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和安徽省地方标准8项。
面对加入WTO后安徽省蜂产品出口出现的严峻形势,我所协助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商检局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近年来,为黄山、宣城、巢湖、安庆、池州、合肥等地开展蜂业技术专题培训40多场次,受培训蜂农和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人次,为发展安徽养蜂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所成功与大型企业合作,增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专业影响,还积极参加校县科技协作项目,取得显著成绩,并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典范,2007年获宣城市人民政府产学研合作奖。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等都做了专题报道,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还制作了专题节目,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为发展安徽蜂业所做出的贡献。
记者:作为所长,您对于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怎样的规划和考虑?
余: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我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与质量监控功能研究室”、“ 病虫害风险评估”岗位科学家,我们将充分发挥与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合做的基础与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风险评估理论相结合,开展蜜蜂病虫害监测风险评估预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目前我国蜂行业风险评估应用水平、特点和信息供给能力的可操作性还未完善,行业应用需求迫切,我所通过将风险评估技术筛选、打包和集成,结合蜜蜂病虫害特点及我国基本国情需求,提出我国蜜蜂病虫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以满足蜜蜂病虫害风险评价的要求。
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正处在发展时期,“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利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这个平台,加强与国内外蜂业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来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发展。同时,还会继续服务地方蜂业,主动为社会服务,将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中,解决养蜂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