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辉 秦 凤 石 凉 童晓琪 陈宗庆 王贞华 晁文清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61; 2岳西县蚕桑产业发展局,安徽岳西 246600;3泾县农委蚕桑站,安徽泾县 242500; 4肥西县蚕桑生产办公室,安徽肥西 231200)
2011年安徽省全年饲养蚕种57.5 万盒,居全国第7 位,其中夏秋蚕饲养蚕种30.3 万盒,占全年饲养量的52.7%;全年生产蚕茧2.5 万t,鲜茧销售年均价31 600 元/t,蚕茧产值7.9 亿元;蚕茧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饲养量、蚕茧销售年均价、年产值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4.5%、12.8%、11.5%;蚕农户均蚕茧收入3 400 元,比上年增加844 元,增幅32.7%[1],蚕茧生产在安徽省山区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然而,近年来蚕茧生产过程中家蚕病毒病频频发生,尤其是在遇到极端气候年份的夏秋季极易大面积暴发,又以中晚秋更甚,成为制约蚕桑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直接损害了蚕农的经济利益,甚至已经影响到蚕区农村的社会稳定。如,2000年至2007年,安徽省蚕茧生产第一大县岳西县发生病毒病较多的养蚕户,盒种产茧量一般在22.5 kg 左右,比正常户的产茧量低30%~40%;发病严重的养蚕户,盒种产茧只有10.0 kg 左右,部分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尤其是2003年至2005年期间更为严重,该县每年因发生家蚕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在8%左右,其中2005年中秋蚕因家蚕病毒病暴发,全县饲养2.8 万盒蚕种,单产仅28.5 kg,比正常年份减产8.5 kg,发病率高达20%以上,减产2 成,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 余万元;主产区来榜、店前等镇由于夏秋蚕连续暴发家蚕病毒病(主要为NPV),蚕农情绪激烈,纷纷要求政府救灾,并出现5 起大规模上访甚至围困省、市专家的事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010年晚秋蚕,皖南蚕区泾县同样遭受了家蚕病毒病(主要是NPV 和CPV)的重创,特别是养蚕重点区桃花潭镇家蚕病毒病出现大暴发,该镇共发放蚕种1 500 盒,有养蚕农户860 户,其中,有82 户绝收,有186 户单产仅5.0~10.0 kg,有225 户单产10.0~15.0 kg,损失惨重[2]。2011年晚秋,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肥西县,由于消毒不彻底,饲养粗放,同时遭遇极端气候冲击,有8个乡(镇)普遍受到家蚕病毒病(主要是NPV 和CPV)的危害,其中山南镇、柿树岗乡、紫蓬山管委会、铭传乡的14个村约800户蚕农饲养的2 900 盒蚕种的家蚕绝收;其后,又有官亭镇、小庙镇的10 多个村陆续暴发,直接经济损失达500 余万元[3],并导致蚕农多次上访,引起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随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家蚕饲养管理日趋轻简粗放,同时由于夏秋季气候及饲养环境恶劣,极易诱发导致家蚕病毒病的暴发,使蚕农养蚕风险相对增加,严重影响蚕茧产量和蚕农收入。因此,分析其发生原因,制定防控对策,是规避生产风险,确保夏秋蚕稳产、高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家蚕病毒病是目前生产上最为常见危害又最严重的一类传染性病害。常见的家蚕病毒病有核型多角体病(NPV)、质型多角体病(CPV)、病毒性软化病(FV)和浓核病(DNV)。每当蚕区发生家蚕病毒病,由于损失较大,蚕农普遍反应过激,往往将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归结于蚕种,甚至与家蚕微粒子病混为一谈,追究蚕种质量问题,并以此为由集体上访,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据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病毒的超微结构、病毒核酸的理化性质以及病毒的侵入、复制增殖、致病机制和稳定性等进行的研究[4],家蚕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5]。且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病中唯一能通过卵传给下一代的慢性传染病,还没有发现家蚕病毒病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6],也无证据证明家蚕病毒具有胚种传染的可能。另有实验证明,用含有效氯0.30% 的漂白粉溶液1 mL 在25 ℃时对5 160 万个多角体病毒处理3 min,即能使它失去传染力[4]。而越年种在冬季浴消时一般用含有效氯0.30%~0.35%的漂白粉,液温12.5~15.5 ℃,浸渍10 min进行卵面消毒[7],并进行脱药、脱盐等浴洗过程,完全可以将卵面上可能携带的多角体病毒等病原灭活。同样,在蚕种的人工孵化方面,夏季使用的即时浸酸种和秋季使用的冷藏浸酸种在浸酸时分别经过46 ℃(比重1.075)和47.8 ℃(比重1.094)5~6 min的盐酸刺激和脱酸、脱盐等工序[7],也兼有彻底对卵面消毒灭菌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用5% 即密度为1.025 的盐酸,在25 ℃时处理多角体病毒3 min,其即失去传染力[4]。因此,可以确定卵面携带病毒导致病毒病发生和传染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当然,不同蚕品种(品系)由于品种间的强健度存在遗传差异,形成品种(品系)间抗病性不同,其中日系与中系品种之间对BmNPV 经口感染的抵抗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多数日系品种的抵抗能力强于中系品种[8];在杂交品种中,春蚕品种较夏秋品种容易感染病毒病[5]。曾一度在安徽省推广量较大的春用品种871 ×872,由于其对病毒病抵抗力弱,最终在安徽蚕区销声匿迹。另一方面,相同蚕品种不同场家生产的蚕种,由于原蚕饲养的生态区域和饲育环境不同,饲养过程中管理措施、种茧选择等技术标准的掌握和生产操作上存在差异,导致杂交一代卵质不同[9],体质上存在强弱之分,形成相同品种不同场家的蚕种在抗病性和发病机率上的差异。但这些仅是品种抗病性强弱的表现,不能说明蚕种本身具有病原,它不是导致家蚕病毒病发生和传染的根本原因,这种差异是完全可以通过饲养过程中的技术措施加以控制的[5]。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来看,导致家蚕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蚕是变温经济昆虫,饲养适温在20~28 ℃之间,当外温超过家蚕的饲养适温范围,蚕的抗性降低,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安徽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是蚕茧生产的主产区,地处亚热带北沿,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炎热,气候多变,遇到夏秋季气候条件较好的年份、养蚕布局合理或避开高温天气,夏秋季无论饲养什么样的品种都能获得稳产;但是在连续高温或阴雨多湿时,恶劣环境易造成蚕体虚弱,即使感染微量病毒,蚕病损失也会相应增加。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夏秋季高温期的延长、气候恶劣等不良环境的冲击,以及饲养抗性较弱的品种,是造成夏秋季蚕茧生产不稳定、蚕病暴发和蚕农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
如,2010年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从9月7日至21日气温高达35 ℃,是典型的秋老虎天气,9月22日陡然降温至20 ℃,从9月23日至10月2日,气温又降至18 ℃,并持续阴雨;该县晚秋蚕9月5日发种,9月7日收蚁,在小蚕期温度高于蚕的最高适温,在大蚕期温度低于蚕的最低适温,且一直处于多湿环境,对蚕病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导致病毒病的暴发[2]。其发病诱因正是在感染微量病毒后,又遇9—10月份不正常天气,气温急变,特别是9月底10月初的极剧降温刺激,导致蚕体抗性下降所致。
同样,肥西县2011年晚秋蚕8月24日出库,9月5日收蚁,9月18日进入4 龄,恰遇低温天气,当日最高气温21 ℃,最低气温17 ℃;而该蚕区大都采用室外大棚地蚕育,却未采取任何加温措施,棚内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其中9月19—21日,最低气温仅12 ℃,最高气温为22 ℃,而且连续阴雨,有些蚕农反映4 龄经过达到了创历史的9 d,蚕儿食桑缓慢,有效食桑时间短,体质虚弱,致使蚕体抗病力下降,成为病毒病暴发的主要诱因[3]。
春用品种是适合春季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饲养的家蚕品种,具有茧形大、产量高、茧层率高、丝质好的特点,但体质较弱、抗逆性差,较夏秋用品种更易感染病毒病;夏秋用品种茧形偏小、盒种产量略低、茧层率低、纤度细、丝质优,适合缫高品位生丝,担桑产茧量与春用品种一样,但体质强健好养、抗病抗逆性强,在遇到气候恶劣的条件下能稳定蚕茧产量。按家蚕品种的选育目标及蚕茧生产规律,理应在不同的季节饲养不同的家蚕品种,但是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安徽省试行推广了春种秋养。在饲养条件好的地区,春种秋养可提高盒种产茧量,提高丝量,增加农民收入;可是在遇到气候条件恶劣,特别是近年来,夏秋季持续高温,春用品种发病机率大大高于夏秋用品种。据我们调查,近年来安徽省中秋蚕尤其是晚秋蚕发生大面积病毒病的蚕区,均是普遍饲养体质较弱的菁松×皓月等春用品种所致。
夏秋季高温炎热,气候条件较差,桑园虫害多而频发,桑树害虫不仅直接危害桑叶、影响叶质,而且感染疾病的桑树害虫的粪便及尸体可污染桑叶而引起交叉感染,导致家蚕发病。2011年晚秋,肥西县大面积暴发病毒病,一定程度上与蚕农忽视桑园治虫有关,秋季桑园管理不到位甚至弃管,桑树病虫害较多,昆虫交叉感染污染桑叶[3]。因此,在蚕茧生产上尤其是夏秋蚕期,及时防治和消灭桑园害虫显得尤为重要。
据我们调查,养蚕密度过大,是安徽省蚕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养蚕密度大,蚕儿食桑不足,造成蚕儿抗病力差,易感染蚕病;蚕儿饥饿觅食,互相抓伤,病毒易从伤口侵入,增加了创伤感染的机会,也易导致发病率的上升。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安徽省农村的养蚕方式变为零星散户、养蚕大户、蚕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养蚕前的洗刷消毒工作具体到各养蚕户,落实程度差异较大。据我们调查,消毒工作做得好的养蚕户,各季盒种产茧量均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相反,如果养蚕前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对周围环境的消毒松懈,消毒程序不规范,不严格执行消毒药品的配制和用量要求的,就达不到消毒效果,盒种产茧量也较低。另外,是否重视回山消毒对后期蚕的发病率表现更为明显,尤其是夏秋蚕,因连续养蚕前后批间隔时间短(甚至套养),病毒、病菌积累多,且病原新鲜、毒力强[5],如果消毒防病工作落实不好,再好的品种和气候条件,也养不好蚕。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家蚕病毒病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测定了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等病原体对各种化学药剂和物理刺激的稳定性[4],为消毒防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质型多角体病的病原、传染规律及发病机制等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了该病蚕粪带毒及蚕座内传染的规律和5 龄期蚕病暴发的原因,制定了以消毒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0]。另外,在病毒病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
进一步加强消毒防病和家蚕饲养技术培训,提高蚕农科学养蚕的技术水平。制定以家蚕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为核心的养蚕操作技术规范,举办技术员、小蚕共育户、各养蚕户等多层次人员参加的技术培训班,详细讲解家蚕病毒病的病源、致病机理、危害及病毒病的防治方法,通过乡镇农技推广站、蚕桑辅导员、小蚕共育户及广播电视网络,落实到千家万户,建立较为完善的家蚕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服务体系。
鉴于历年晚秋蚕常遇极端气候的影响,建议改两秋为一秋;或适当推迟中秋,前移晚秋。防止极端气候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冲击,特别要防止家蚕4 龄期遭遇20 ℃以下的低温,以保证秋蚕饲养稳产丰产。如,2011年晚秋肥西县山南镇荷冲村蚕农周正贵及其儿子孙帅,同期饲养青阳县九华蚕业制种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皓月×菁松(春制4 批),大蚕均采用室外大棚育(相距50 m),但在4 龄起蚕时,合肥地区气温只有17~21 ℃,而且连续阴雨,昼夜温差大,周正贵户没有立即将蚕移入大棚,4 龄蚕在室内饲养,5 龄时才移入大棚饲养,使4 龄蚕避开了低温,获得了盒种产茧40.0 kg 的好成绩;而其儿子孙帅4 龄起蚕第2 次给桑即移入大棚饲养,又未采取加温措施,大棚内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龄期延长,致使蚕体抗病力下降,同时由于消毒措施不到位,最终导致病毒病、细菌病及僵病等并发而绝收。另如,曾经是安徽省夏秋蚕病毒病多发区的岳西县,近年来,根据本地特殊的气候环境,结合蚕农的养蚕习惯,合理地调整了养蚕布局,将过去的“春—夏—早秋—中秋—晚秋”1年5 季的养蚕布局,调整为现在的“春—夏—中秋—晚秋”1年4 季,同时进一步规范小蚕共育技术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该县2011年共饲养中秋蚕种24 856 盒,生产鲜茧1 118.5 t,比2010年同期的1 056.0 t 增长5.91%,平均盒种产茧量达45.0 kg,较2010年同期的40.4 kg增长11.39%,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蚕茧质量也显著提高,鲜茧解舒率达70%以上,平均鲜茧收购价为26.0 元/kg,蚕农收入近3 000 万元[11]。
选育和推广使用对病原物具有一定抵抗性的抗病品种,提高蚕品种自身的抗病能力,是控制蚕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也是家蚕育种的现实目标。鉴于春用品种与夏秋品种的育种目标和强健性不同,建议秋蚕期推广体质强健、抗病力强、龄期经过短、发育快、杂交率高的夏秋品种,以提高品种的抗病抗逆性,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并建立蚕品种配套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实行良种良法。
首先,要认真做好桑园水肥管理,提高桑叶质量,确保家蚕良桑饱食,增强蚕体抵抗力。其次,要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杜绝外来病毒对家蚕的交叉感染,切断病原传染途径,特别是在秋季,桑虫危害严重,治虫必须严防家蚕中毒,采取分批划片喷药和使用残效期短的农药。再次,要做好桑叶采、运、贮的工作,采叶以早晨露水将干时为好,少量可在傍晚采;采下后要松装快运,防止变质;贮桑应保持较低的温度及适当的湿度,防止桑叶凋萎变质。第四,要合理采叶,采、养结合。如,采叶应该摘叶留柄,保护腋芽;晚秋采叶结束,应在枝条上部留叶3~4 片,以保养树势,积累养分,充实越冬枝条,保证来年春叶高产,决不可将桑叶采光,导致树体衰老。
第一,加强现代化高密度催青技术的应用,提高蚁蚕体质,增强蚕体抗性。第二,研究制定以预防病毒病为中心的小蚕共育操作规范,加强小蚕共育户的规范管理,提高其防病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保证提供无病健康的小蚕。第三,蚕期及时做好眠起处理,适时进行眠除;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弱小蚕;选择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氯制剂、生石灰等碱性消毒药剂对蚕座、蚕体进行定期消毒;操作中防止损伤蚕体,减少创伤传染的机会;即时拾出病蚕置于石灰缸,并集中后深埋。第四,对于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等消化道类病害,可用抗菌素添食,以抑制肠道细菌,延缓病情,至5 龄后期,可提早使用蜕皮激素,促其提早上蔟,减少损失。第五,精选小蚕用桑,做到叶色、叶位、老嫩一致;稀放饱食,巧吃水叶,勤扩座,超前扩座,促使家蚕发育齐一。第六,因夏秋蚕处于高温干旱少雨的环境,必须采用降温补湿的措施,蚕室温度最好掌握在28 ℃范围内,尽可能不超过30 ℃。如遇阴雨天气,特别是大蚕期,可能出现低温多湿的情况,有时气温降至10~20 ℃范围内,由于4 龄长时间接触低温刺激,导致生理障碍,发育不良,龄期延长,体质下降,病菌感染机会增加,极易诱发病毒病的大面积发生,这种情况下则要设法进行加温排湿,最好将大蚕期蚕室温度控制在23~25 ℃;而且大蚕加温要妥善处理好加温与通风的矛盾,在加温的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闷热环境造成不结茧蚕的发生。
彻底消毒、杜绝病原传染,是有效防治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性措施。建议建立以村或蚕业合作社为单位的专业消毒队,统一时间,统一药剂,在养蚕前及养蚕结束后对蚕室、蚕具、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消毒。具体来讲:一是养蚕前应严格选择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剂,统一掌握消毒药剂的浓度、用量和消毒方法,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 彻底消毒,做到消毒不留死角。二是蚕期进入蚕室、贮桑室要换鞋入室,经常冲洗消毒;蚕室要保持清洁,除沙后要立即清扫、消毒。三是养蚕结束后应对养蚕环境、蚕室(大棚)、蚕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病蚕应加石灰深埋;蚕沙在远离蚕室处封闭堆沤,待充分腐熟后作农田用肥;使用过的草笼应全部烧毁,方格蔟应该及时过火烧去浮丝并消毒,塑料折蔟等蚕具均应及时消毒、晒干,再行收藏,严防病原扩散传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蚕室环境的病原基数,尤其是当季蚕发病区域更应高度重视。
[1]安徽省蚕桑服务站.全省2011年蚕桑生产稳中求进 蚕农收入增幅较大[EB/OL].安徽蚕业信息网,2011 -12 -20. http://www.ahcs.com.cn/Content.asp?ID=4021 & Class_ID=18.
[2]泾县农业委员会.关于泾县桃花潭镇晚秋蚕发病情况的汇报[N].重大信息专报,2010 -10 -08.
[3]肥西县蚕桑生产办公室.肥西晚秋蚕脓病大爆发,天气是主因[N].重大信息专报,2011 -10 -11.
[4]王裕兴,郭锡杰,张耀洲. 钱元骏宋翠娥论文集[M]. 浙江: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5]华南农学院.蚕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45 -50.
[6]四川省蚕桑学校.蚕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42.
[7]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栽桑养蚕技术大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71 -392.
[8]黄平,廖鹏飞,谢道燕,等.云南蚕区部分家蚕品种资源对Bm-NPV 抵抗性的初步调查[J].蚕业科学,2011,37(2):311.
[9]冯家新,许松生,李伟清,等. 蚕种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53 -65.
[10]钱元骏,庄大桓,李荣琪,等.蚕病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 -7.
[11]陈宗庆.岳西县中秋茧单产创历史新高[EB/OL].安徽蚕业信息网,2011 -09 -29. http://www. ahcs. com. cn/Content. asp?ID=3962 & Class_ID=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