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布局意见

2012-08-15 00:42毛景英周新保
种业导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春性半冬性麦区

毛景英,周新保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 郑州 450046)

2012年河南夏粮生产再夺丰收,实现连续九年增产,这对应对国际粮食危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夏粮丰收除政策激励、物质保障、技术推广等因素外,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合理选择和科学布局利用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是河南省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在各市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河南省2012年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品种、制定品种布局意见时参考。

1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情况

据各省辖市统计汇总,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超过0.07万hm2(1万亩)的品种有103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0.67万hm2(10万亩)的品种有60个,超过6.67万hm2(100万亩)的品种有13个,超过33.33万hm2(500万亩)的品种有5个。

1.1 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hm2(500万亩)的品种,依次是:

矮抗58面积186.67万 hm2(2800万亩),比2011年的179.33万hm2(2690万亩)增加7.33万hm2(110万亩),增幅3.8%;周麦22面积73.33万hm2(1100万亩),比2011年的64.87万hm2(973万亩)增加8.47万 hm2(127万亩),增幅13%;郑麦366面积70.47万hm2(1057万亩),比2011年的67.67万 hm2(1015万亩)增加 2.8万 hm2(42 万亩),增幅4.1%;西农979面积51.27万hm2(769万亩),比2011年的43.4万hm2(651万亩)增加7.87万hm2(118 万亩),增幅 18.0%;众麦 1 号面积34.47万hm2(517万亩),比2011年的21.2万hm2(318万 亩 )增 加 13.27 万 hm2(199 万 亩 ),增 幅63.0%。这五大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0.0%。

1.2 种植面积6.67~33.33万hm2(100~500万亩)的品种有8个,依次是:

郑麦9023面积18.73万hm2(281万亩),豫麦49-198面积18.4万hm2(276万亩),洛麦23面积10.87万hm2(163万亩),许科1号面积8.67万hm2(130万亩),周麦16面积8.53万hm2(128万亩),衡观35面积8.2万hm2(123万亩),偃展4110面积8.2万hm2(123万亩),洛旱6号面积7.87万hm2(118万亩)。这八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0%。

2 品种利用特点

2.1 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

以矮抗58为首的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hm2(500万亩)以上的占麦播总面积的70%以上,主导品种的利用对确保小麦生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地在科学利用主导品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搭配品种,做到半冬性与弱春性品种的搭配,高产与优质品种的搭配,水地与旱地品种的搭配,充分发挥各类品种的优势,为提升河南省小麦产量和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扩大

郑麦366、西农979、郑麦9023等优质强筋小麦在河南省已稳定种植多年,新麦26、藁优2018、洲元9369、西农3517、郑麦7698等一批优质强筋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扩大了优质麦群的队伍,使农民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河南各地开展的高标准粮田建设,为综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创造了条件。粮食加工企业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了优质麦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2.3 半冬性品种面积增加

河南省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已占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90%以上,比上年度又提高了5%左右。半冬性小麦在河南的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抗寒能力,保证了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但全省秋作物类型众多,特别是腾茬较晚的棉花、红薯等作物还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一味地扩大半冬性品种的面积,不利于品种的合理利用,因此,晚茬地和豫南地区要保持一定的弱春性品种面积。

2.4 新品种发展态势良好

近几年新审定的一批新品种如平安8号、豫教5号、lk198、丰德存麦1号、许科316、豫农416、周麦24、花培8号、中育12等在生产上均有较好表现,发展态势良好,各地应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工作,搞好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良种配良法,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增收作用。

3 小麦品种评价

3.1 推广面积居前十位的品种

矮抗5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根系活力强,冬季抗寒性好,矮秆抗倒,成穗率高,成熟期耐高温,丰产稳产性好。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枯病,中抗纹枯病,感赤霉病,2012年在豫南、豫东南发生赤霉病较重。该品种连续四年成为河南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在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周边省份推广面积较大,2012年秋播布局中应稳定发展为主,适当控制赤霉病易发生区种植面积。

周麦22: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级分化快,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灌浆速度快,熟相好,对肥水要求较高,增产潜力大,是创高产的理想品种。抗条锈、白粉、叶锈和叶枯病,感赤霉病、纹枯病,花粉对低温敏感,成熟偏晚。该品种是河南省第二大小麦品种,2012年秋播布局中应稳定发展。

郑麦366:属半冬性优质强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穗层整齐。中抗条锈、叶锈、白粉病,感纹枯病、赤霉病,抗倒春寒能力较差。该品种品质指标均衡,加工品质优良,适于订单农业种植,2012年秋播布局中应以豫中西部地区、豫北部地区优质强筋麦区种植为主。

西农979:属半冬性中早熟优质强筋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抽穗早,成穗率较高,灌浆速度快,抗倒春寒能力差,抗倒伏能力一般,2012年在豫中、豫南部地区田间赤霉病发病轻。该品种是河南省第四大小麦品种,2012年秋播布局中应在豫中、豫东南部地区推广种植。

众麦1号:属半冬性中穗中晚熟品种。抗寒性强,春季发育稳健,较耐倒春寒,分蘖力强,结实性好;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较抗倒伏;后期灌浆快,籽粒饱满,丰产稳产,成熟落黄好。感白粉、条锈病,2012年大田赤霉病发病较轻。该品种为河南省第五大品种,2012年秋播布局中应在豫南、豫东南部地区扩大种植面积。

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灌浆快、成熟早、落黄好、籽粒饱满度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12年在河南省沙颍河以南种植赤霉病发生较轻,各种病害均较轻发生,在豫中、豫南地区仍将是主导品种,预计秋播种植面积会稳中有升。

豫麦49-19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生长健壮,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长相清秀,根系活力强,耐旱,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2012年田间表现病害较轻。主要分布在豫北和豫西麦区,秋播种植面积会相对稳定。

洛麦23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苗势壮,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株型紧凑,植株较矮,抗倒伏。冬季耐寒性较好,春季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病性中等,对肥水敏感,后期有早衰、颖枯现象,在河南省的东南部有一定种植面积。

许科1号: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抗病能力一般,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2012年大田生产中赤霉病较轻。在豫东南、豫西部地区有较大种植面积,

周麦16:属弱春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偏弱;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成穗率较高;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丰产性好。高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感叶锈病和赤霉病,2012年各地赤霉病发生较轻,主要在豫北、豫中和豫东南部地区利用。

3.2 田间表现较好,有发展势头的品种

周麦23:属弱春性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长势较强,抗寒能力强,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晚,抽穗较迟;株型半紧凑,茎秆有弹性,较抗倒伏;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平安8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返青起身慢,长相清秀,叶片短宽上冲,穗下节长,下部叶片偏小,行间通透性好,结实性好,根系发达,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

洛旱6号:属半冬性中熟旱地品种,幼苗长势健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起身早,抽穗扬花早,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穗粒数较多,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籽粒饱满度好,2012年在旱地种植表现较好。

衡观35: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对春季低温干旱天气敏感;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较抗倒;穗粒数多,每667m2成穗较多,耐后期高温,成熟早,落黄好。易感赤霉病、叶枯病。生产利用时注意后期防病,在倒春寒易发地区慎用。

lk198:属弱春性中大穗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弱,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发育快,抽穗早;株型适中,抗倒伏能力一般,籽粒饱满度较好,后期耐高温,成熟落黄好。在高水肥地中晚茬地种植有较好利用价值。

豫教5号:属半冬性中穗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生长发育稳健,对倒春寒不敏感;株高适中,籽粒均匀,商品性好。中抗白粉病,高抗条锈、叶锈和纹枯病,后期叶片失绿,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中育12: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松紧适中,植株较高,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结实性好,成熟落黄好。抗白粉病、感赤霉病,倒春寒对其结实性有一定影响,北中部高水肥地利用较好。

新麦26号:属半冬性中熟多穗型优质强筋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抗倒性较弱,产量三要素协调,籽粒品质优良。对纹枯病、条锈病有较好抗性,感叶枯病和白粉病。生产利用时应控制群体,预防倒伏。

丰德存麦1号:半冬性中晚熟强筋小麦品种,抗寒性和抗倒春寒能力强,分蘖力强,每667m2成穗较多,根系活力好,较抗倒伏,耐旱,耐后期高温,抗条绣和纹枯病,成产三要素合理,丰产、稳产性好,秋播面积将稳中有升。

泛麦8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株型略松散,较抗倒伏,穗层整齐,籽粒饱满,成熟落黄好。高抗叶锈病,中抗条锈、叶枯病,中感白粉、纹枯病。2012年田间表现较好,预计秋播面积会扩大。

许科316: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较早;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较抗倒伏,籽粒饱满度好;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中感白粉病和条锈病,2012年赤霉病发病轻,在各地均有较好表现。

花培8号:属弱春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春季起身拔节较快,每667m2成穗数一般;株型紧凑,抗倒伏,灌浆速度快,穗粒重高,产量潜力大,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生产利用时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发挥其大穗大粒的优势。

另外,在新品种展示和大田生产中郑育麦9987、洛麦22、焦麦668、周麦24、豫农416、漯麦9号、淮麦25、汝麦0319、怀川916、04中36等品种也有较好表现。

4 2012年秋播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及布局意见

4.1 小麦品种利用原则

2012年秋播品种布局利用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适应生态、合理布局,做到高产与优质相结合、抗病与广适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一是要保持主导品种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发挥其增产优势作用;二是要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步伐,充分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三是要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导,搭配利用好弱春性品种,兼顾好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稳产性,不断培育与生态类型相适应的区域生产优势;四是要坚决压缩生产上推广面积小、产量低、种性退化和抗性下降的老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4.2 不同麦区品种利用策略

4.2.1 中北部麦区 包括沙河以北的郑州、漯河、许昌、平顶山、洛阳以及黄河以北水浇地。该区域生产条件较好,灌溉面积较大,产量水平相对较高,抗灾能力较强。品种利用时应尽量选择半冬性、优质高产品种,熟期以中熟为主,可根据茬口适当搭配弱春性品种。

4.2.2 东南部麦区 包括商丘、周口、开封等市,该区域生产水平也较高,但春季倒春寒发生机率较大,品种利用时尽量选用春季发育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抗白粉病和锈病、抗赤霉病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合理搭配弱春性品种。

4.2.3 南阳盆地麦区 该区是盆地气候,灌溉条件相对较弱,小麦生育后期气温高,锈病发生较重。品种布局时要考虑半冬性品种与弱春性品种的合理搭配,要注重抗条锈病品种的推广,选用半冬性品种要注意品种的早熟性。

4.2.4 信阳稻茬麦区 包括信阳市以及南阳、驻马店市南部以稻麦结合的地区,该区域降水量较大,田间湿度大,病害发生重,品种布局时应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注重选用耐渍性好以及抗纹枯病、赤霉病的品种。

4.2.5 旱作麦区 包括洛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郑州等中西部浅山和丘陵地区,该区域灌溉能力差,小麦生长靠自然降水维持。布局时应注重选用耐旱性好的半冬性品种。

4.3 各地品种布局意见

4.3.1 豫北麦区 中早茬品种以矮抗58、周麦22、郑麦366、周麦18、周麦16为主,搭配种植众麦1号、温麦19、新麦26、平安8号、豫农949、豫麦49-198、泛麦8号、中育12、漯麦9号、百农160、豫教5号等;晚茬品种以周麦23、众麦2号、偃展4110为主,搭配种植豫麦70-36、花培8号、平安6号、平安7号、西农9718等。

4.3.2 豫中部麦区 中早茬品种以矮抗58、周麦22、周麦18、郑麦366、周麦16、新麦18、西农979、豫麦49-198为主,搭配新麦26、漯麦8号、许农5号、许科1号、温麦19、新麦19、中育12、花培6号,示范周麦24、藁优2018、豫教5号、汝麦0319、豫农416等品种;晚茬品种以郑麦9023、洛麦24、平安6号、04中36、开麦20为主导品种,搭配种植周麦23、西农9718、平安7号、lk198、郑麦7698等。

4.3.3 东部麦区 中早茬品种以周麦22、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西农979、百农160、豫麦49-198为主;搭配种植周麦16、平安8号、丰舞981、泛麦5号、新麦26、周麦24、泛麦8号、漯麦9号、豫农202、汝麦0319、示范种植豫教5号、洲元9369、豫农416、开麦21等品种;中晚茬品种以太空6号、众麦2号、周麦23、周麦25、金丰3号、新麦208、04中36为主;搭配lk198、郑麦7698、花培8号等品种。

4.3.4 南阳盆地麦区 南部地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种植半冬性早熟品种。主导品种以郑麦9023、04中36、邓麦996、先麦8号、新麦21、开麦20、宛麦19,搭配种植西农979、衡观35、豫农949等品种;北部地区以半冬性早熟品种为主,搭配种植弱春性品种,主导品种以西农979、衡观35、豫农202、豫农949、矮抗58;搭配种植郑麦9023、新麦21、宛麦19、开麦20等品种。

4.3.5 信阳稻茬麦区 主导品种以豫麦18-99、郑麦9023、偃展4110、西农979、扬麦15为主,搭配豫麦70-36、郑麦004、金丰3号、新麦208、郑麦366、周麦21、项麦969、泛麦5号。

4.3.6 旱作麦区 主导品种以洛旱6号、洛旱7号、偃佃9433、豫麦41、长旱58、鹤麦2号为主,搭配推广洛旱8号、漯优7号、西农928等品种,示范洛旱10号、洛旱12、豫农4023、太学12等品种。

[1]毛景英,刘桂珍,张慧.2011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J].种业导刊,2011(07):5-9.

[2]刘桂珍,时小红,雒峰,等.2011年河南省秋作物主要品种评价及2012年品种布局利用意见[J].种业导刊,2011(12):5-9.

猜你喜欢
春性半冬性麦区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河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小麦品种引种备案目录(第四批)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中熟春性小麦新品种
小麦选育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