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用模糊研究述评*

2012-08-15 00:42张树筠孙丽伟
关键词:东明语义话语

张树筠 孙丽伟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国内语用模糊研究述评*

张树筠 孙丽伟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目前语用模糊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很多,但是对语用模糊的总体研究比较薄弱。通过评述传统的语用角度和新兴的认知角度对语用模糊的研究,指出目前语用模糊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促进语用模糊研究体系的形成。

语用模糊;语用含糊;语用学;认知学科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语用模糊确立为独立的研究范畴。目前,语用模糊的理论研究和实用语篇研究处于大发展的早期。根据读秀学术搜索的统计,1990年—1999年与语用模糊和语用含糊相关的论文只有9篇,但是2000年—2011年,相关的论文已经达到337篇,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语用模糊的研究。语用模糊之所以关注度高,是因为语用模糊不仅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而且可以从认知角度进行探索,比如从认知语用学、认知交际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视角广。语用模糊的实用语篇分析日益与教育学、娱乐、商务领域密切结合,更加贴近生活。由于语用模糊研究视角多,可结合的实用语篇多,目前的相关研究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体系,对语用模糊的总体研究比较薄弱。除了岑群霞对语用模糊概念和分类,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新趋向进行了探讨,[1]还未见到语用模糊相关的综述。本文在对传统语用学和新兴认知学科对语用模糊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语用模糊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从宏观上对研究语用模糊进行总体研究。

二、语用模糊的研究视角

20世纪90年代起,语用模糊的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语用模糊研究初期,多集中在语用学的研究范畴,随着认知语用学、认知交际、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语用模糊的研究日益与认知学科相结合,研究视角大大拓宽。

(一)语用角度研究

1、语用模糊与语义模糊的区分

模糊语言研究初期,多为语义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语义与语用研究混淆的地方。因此语用模糊研究最初的几年,研究重点多在于与语义模糊的区分。何自然(1900年)、俞东明(1997年)、李秋梅(2003年)[2][3][4]区分了语义含糊与语用含糊,明确指出语用模糊研究的独立性和研究价值。

何自然指出从逻辑——语义的角度无法研究含糊,因为在自然语言中有时无法对命题定值,命题是处于真假之间或真假难定,因此只有语用学才能对对含糊进行系统分析。[2]俞东明对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进行了对比研究,[3]李秋梅在俞东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识别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的标准和方法。[4]他们都认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研究最直接的区分关键在语境。语义模糊一般发生在词语的字面意义和所指层面上,是一种语义现象,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而语用模糊则发生在话语层面上,指的是话语言外之力,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畴。相比于何自然的研究,他们还考虑到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将说话人纳入了语用模糊的研究范畴。

随着语用模糊和语义模糊的对比研究,语用模糊的研究范畴也日益清晰。Thomas(1995年)动态语用学理论对国内语用模糊的研究有重要影响。[5]动态语用学在制定识别标准和方法时充分考虑到说话人、听话人及其相互作用,语境和句子或话语所能表达的意义潜势。[5]结合这四大要素,学者们对语用模糊进行了各自的界定。

2、语用模糊的界定

俞东明、李秋梅沿用了Thomas的定义,[3][4][5]认为语用模糊(pragmatic ambivalence)现象指的是在话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同一话语向听话人传递两种以上的截然不同的言外之力,从而使得说话人的意图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俞东明通过语用模糊与言语行为的区分,指出语用模糊研究既考虑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更考虑听话人对话语意图或言外之力是如何识别和阐释的,而且考察听话人是如何据此作出反应的。将语用模糊分为多重语用模糊,双重或数重语用模糊,条件性的双重言外行为和话语性语用模糊。[3]

何自然沿用Kempson含糊(vagueness)这一概念,指出语用含糊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谈语言的不确定性。其针对随意言谈和刻意言谈,分析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的约略、模糊、笼统、含混等语用含混现象和日常会话里隐含的“比喻”、“弱陈”、“反讽”、“夸张”等形象表达。[6]

侯国金结合布拉格学派的标记理论,研究“与语言行为、语用原则(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关联原则等)相关的无标记/有标记对立”。[7](P31)侯国金使用语用含糊(pragmatic vagueness)的概念,指出语用含糊是交际者元语用意识驱动的随意言谈(含寓意言谈),即作为交际者有意的策略行为的随意言谈。侯国金从微观的措辞和宏观的言语行为的语力或语势两个角度对语用含糊进行了研究,指出只要微观、宏观一方面存在语用含糊,话语就是语用含糊。[8]

俞东明、何自然的前期研究,为语用模糊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向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侯国金在批判地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用模糊的研究进行了定量分析,不仅区分模糊语言和语用模糊,而且区分语用模糊的强度,使语用模糊研究更加深入。

3、语用模糊的限制或消除

Thomas指出,为了限制或消除语用模糊,可以从话语层次上和语篇层次上进行分析。[5]俞东明指出在话语层次上,说话人或受话人通过元语用评论的使用,可以迫使对方无法使用语用模糊,使对方无法逃避责任。在语篇层次,通过限定语篇的长度;确定谈话的目的和范围;谈话双方中占优势的一方对谈话中已知的事实以有利于自身的语言加以重新表述,作为谈话进一步深入下去的基础,可以避免语用模糊的发生。俞东明特别指出在特定语境中话语对听话人所产生的言后效果,第三者对话语的显性评论会限制或消除语用模糊。[3]李秋梅只阐述了话语层次上的语用策略,将俞东明语境对与语用模糊的制约纳入了话语层次。[4]

语用模糊的使用是为了实现其语用功能,而通过研究语用模糊限制或取消的策略,可以使说话人或听话人在谈话中取得有利和主动的地方。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语用模糊的研究,使语用模糊研究不只局限于其生成和界定。

4、语用模糊的动态研究

林波也受Thomas动态语用学影响,从动态语用学角度对语用模糊现象作了探讨。其认为动机作为整个动态系统的出发点对语用模糊起选择作用。语境对语用模糊有制约和释义作用。语用模糊使话语含有意义潜势,使之产生特定的交际效果,而受话人的反馈使意义得以协调并推动交际过程作动态变化发展。[9]

林波不仅探讨语用模糊的研究范畴,而且探讨语用模糊在言语交际中的动态性及动态过程。指出说话人的动机,语境和意义潜势与语用模糊的产生和理解的密切联系,开创了对语用模糊交际过程的研究。

(二)认知角度研究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认知科学兴起。虽然认知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却为揭示人脑的工作机制做出了巨大贡献。语用模糊与认知学科相联系,是语用模糊研究的新方向。从认知语用角度,认知交际角度和认知心理角度分析语用模糊的生成和理解。

从认知语用角度,邵有学、庞加光进行了各自的探索。邵有学结合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针对随意言谈和寓意言谈分析语用含糊的生产和理解。其指出语言使用者要顺应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语境关系,模糊的语言表达形式,其内在的交际意图并不模糊,而且总是有关联的,是想要让对方明白其意的。其从话语间的关联研究语用含糊,结合语境效果和听话人在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分析含糊言语。[10]庞加光结合元语用意识的强度和语用含糊的含糊—精确维度,将语用含糊现象分为4种类型:弱元语用含糊话语、弱元语用精确话语、强元语用含糊话语和强元语用精确话语。他以关联理论为框架,结合Grice的合作原则,分析语用含糊的认知识解模式。他把这4种语用含糊现象分别对应于两种识解模式:逻辑式→显义;逻辑式→显义→一级隐义。并指出在日常交际中,强元语用含糊(或精确)话语可能由于不断被使用而逐渐语用化,即该话语可能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逐渐获得了固定的意义。[11]

从认知交际角度,林波、王文斌认为语用模糊是一种交际现象,但从本质上来看,又是一种认知现象。把语用模糊分为消极语用模糊和积极语用模糊两种。前者主要源于认知、表达及意义映射的模糊;后者则主要是出于交际策略和语境效果的需要。通过关联理论从认知交际视角来分析语用模糊。[12]邵有学也指出,含糊表达在交际中经常出现,是由交际中语言选择的顺应性和动态性生成的。[10])

从认知心理角度,鲁苓结合格式塔理论对语用模糊进行了阐述。其认为格式塔理论所体现的完型心理认知过程和特点可以很好地阐释语用模糊,对于词语、句子以及篇章等话语层面的使用和理解实际上都是人们对不同语言单位整体把握的结果和体现。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语言意义的整体建构和解构或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层面的语言模糊性一定与人们的这种完形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一定可以从中找到深层次的认知心理根源。[13](P157-162)

认知学科对语用模糊的研究,不仅考虑到语境,而且考虑到语言使用团体的社会心理,丰富了语用模糊研究。目前认知学科对语用模糊的研究多结合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互明过程。说话人通过明示,传达信息意图即话语的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语境进行推理,以实现交际。学者们以关联理论为框架,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分析语用模糊。由于认知科学探究人脑或心智的工作机制,因此目前相关的认知研究多集中在分析语用模糊的生成和理解。

三、语用模糊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目前语用模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语用模糊的生成、理解、界定、限制或消除等进行了探索。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国内对语用模糊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学者们对语用模糊的术语使用尚未达成一致,相关的界定也存在争议,有待继续研究。俞东明的理论着重探讨说话人的言外之力可能产生的语用含糊现象,虽然考虑到了受话人,但是侧重点还是针对说话人。林波认为俞东明的界定缺少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9]何自然的理论着重研究随意言谈中各种词义的含糊表达,对含糊表达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但是缺少宏观上对于语用模糊言外之力的把握,因此李秋梅认为何自然的研究为语义研究。[4]侯国金的理论结合了Verschueren提出语言顺应论,[14](P58-64)充分考虑到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注重语用商讨和顺应的过程。但是语用含糊的语用标记值分析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语用标记值不同强度之间的划分比较模糊,受话人对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标记值高低的判断需要基于对说话人的了解,判断比较主观;微观上,宏观上判断的语用含糊的强度不一定是一样的。

目前语用模糊相关的研究多是结合和借鉴西方的理论模式,缺少理论创新。虽然侯国金提出了自己对于语用含糊的界定,[8]庞加光总结出四种语用含糊现象,[11]但是其理论还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比如解决标记强度的划分比较模糊等问题。

随着语用模糊研究的深入,相关研究不仅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也从认知角度进行了初探。但是目前与认知相结合的研究多集中在关联理论,新意不足。由于认知研究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因此相关的理论还需要大量的语料论证。

四、语用模糊的发展趋势

(一)认知角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虽然语用学的很多理论,如动态语境观、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由礼貌原则发展起来的礼貌大同观、语言顺应论都可以与语用模糊相结合进行探讨,但是对于语用模糊的研究已经只不限于语用学角度。从认知语用学、认知交际、认知心理学等认知学科的角度研究语用模糊已成为趋势。

例如富言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语用模糊的认知学对比分析,结合隐喻和认知语境分析语用模糊。[15]赵仕君从交际观看语用模糊,结合语言顺应论,指出由于认知差异性,交际主体所受影响的不对等性,交际者在具体交际中理性状态的不对称性等原因,产生了语用模糊。[16]陈雅研究积极语用模糊认知特点,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空间理论、突显观、合成理论、关联理论,指出认知过程特点表现为:语用模糊的输入心理空间具有多空间备选性,认知突显弱化和关联度削减,空间作用或语用推理过程复杂。指出为了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可以对意象成分进行补足和提高语言知识。[17]

(二)实证研究更贴近生活,结合具体语料分析语用模糊的具体功能

语用模糊的研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语用模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语用模糊的相关语料分析不仅涉及文学、政治、外交,而且更贴近生活,涉及教育学、娱乐、商务等领域。

俞东明对语用模糊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认为语用模糊可以使话语更有/无趣;增强话语感染力或使其陌生化以增强话语效果;协调彼此冲突的交际目的,一般是“命题目标”与“言外之的”的冲突;出于“礼貌”的考虑或照顾对方的面子。[3]随着语用模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章结合具体的语料分析语用模糊,对语用模糊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各自的总结和分析。

如在娱乐方面,杜莎莎对《康熙来了》中的语用含糊进行了分析,指出语用模糊有利于营造融洽的交际气氛,避免矛盾的生产,制造特殊的交际效果。[18]王婷对电影台词进行了分析,通过电影中寓意句和非寓意句的语用模糊分析,指出语用模糊可以更好地帮助说话人表达其隐含的意义,同时也使听者能确切地理解了说话人的意图,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言语交际的目的。[19]在教学法方面,张玉梅研究语用模糊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指出语用模糊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共享知识”,突破文化障碍,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有效的阅读策略,避免语义上的模糊。[20]李舒瑜讨论了语用含糊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应用,指出含糊用语的运用可以使函电行文更严谨,保护写信人的利益;含糊用语便于体现出写信人的合作态度。[21]

五、结语

二十多年来,语用模糊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范围不断扩展。从研究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的区分开始,语用模糊的研究逐渐结合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认知交际、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探讨语用模糊的产生、理解和语用功能。动态语用学理论、语言顺应论、关联理论、交际理论、格式塔理论为语用模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虽然语用和认知相关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目前语用模糊也有其尚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比如语用模糊的界定没有统一标准,研究的理论多是结合关联理论和语言顺应论,缺少理论创新。而且相关的研究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但是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下,随着对语用模糊研究的不断深入,语用模糊理论会不断完善,对教育学、娱乐、商务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的语用模糊现象给予更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本文通过对语用模糊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从总体上对语用模糊研究进行了述评,反映了从整体研究语用模糊的重要性。通过对宏观上语用模糊研究现状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指导语用模糊的研究,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语用模糊研究体系的形成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岑群霞.中国语用模糊研究20年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4):65-69.

[2]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1990,(3):28-41.

[3]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6):29-35.

[4]李秋梅.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兼与语义模糊相对比[J].山东外语教学,2003,(1):65-68.

[5]Thomas,J.A.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

[6]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1):7-13.

[7]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与语用翻译学之路[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8]侯国金.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外国语,2005,(1):41-47.

[9]林波.语用模糊的动态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2000,(4):28-31.

[10]邵有学.语用含糊的生成和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11-13.

[11]庞加光.语用含糊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语用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13-17.

[12]林波,王文斌.从认知交际看语用模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6-10.

[13]鲁苓.多元视域中的模糊语言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4]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5]富言峰.语用模糊的认知学对比分析[J].读写算,2011,(38):27-28.

[16]赵仕君(2010)从交际观看语用模糊[J].美中外语,2010,(8):5-8.

[17]陈雅.积极语用模糊认知特点及其跨文化认知障碍的解除[J].甘肃社会科学,2011,(1):248-251.

[18]杜莎莎.浅析综艺节目中的语用模糊:以《康熙来了》为例[J].现代语文,2011,(3):46-47.

[19]王婷.浅析电影台词中的语用模糊[J].新西部,2009,(1):146-148.

[20]张玉梅.语言的语用模糊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60-63.

[21]李舒瑜.论语用含糊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73-74.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of the pragmatic ambiguity at present,while the general study is relatively weak.Based on the review of pragmatic ambiguity from the traditional pragmatic and new cognitive perspectives,the authors put forwar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 future orientation,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search system of pragmatic ambiguity.

Key words:pragmatic ambiguity;pragmatic vagueness;pragmatics;cognitive subjects

责任编辑:周延云

A Review of the Study of Pragmatic Ambiguity in China

Zhang Shujun,Sun Liw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H030

A

1672-335X(2012)02-0105-04

2011-12-06

张树筠(1965- ),女,山西太原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与口译研究。

猜你喜欢
东明语义话语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裘东明
语言与语义
再谈高考物理规范答题问题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副局长自杀,匿名举报信泰山压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