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连军
(本文作者:73052部队政治委员)
一周的当兵锻炼生活转瞬即过,笔者以一个列兵的身份站在队列、训在连队、吃住在班排,在“五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层的了解、拉近了与官兵的距离,同时对机关的工作指导、工作作风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长期的机关工作生活容易让我们身上兵味消退、对基层的感情淡化。只有经常深入营连、走近官兵,才能充分感知体味基层的冷暖疾苦
肩佩列兵军衔、住进班排宿舍,重新回到十几年前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自己本是当兵出身,基层生活有一定经验,在机关时也经常下部队;陌生的是现在基层无论是官兵成分、工作模式还是生活环境,与当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平时也难得有机会长时间待在班排房间。这次直接住在班排,才真正感到离开基层十年多,很多地方都不适应了:站军姿时才知道手指头已经不习惯放到裤子中缝,点名时才知道已经不习惯响亮答“到”了,集合时才知道许多兵歌不会唱、许多口令不会喊,五公里体能训练结束时才知道拖在队伍后面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晚上轮到自己站哨时才知道被蚊虫叮咬两小时是什么样的滋味。当坐着小马扎参加班务会时,从开始能闻到战士们的汗味到完全感觉不到,自己逐渐融入其中,当兵的感觉仿佛又回来了。
以前总感到基层日常工作有规律、休息时间有保证,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也不用加班加点,而机关是加班加点多、休息时间少,事情比基层多、工作比基层累。这次当兵实践,使我对基层干部平时任务有多重、日常工作有多累、带兵压力有多大,有了更深的感受。基层营连干部除了面临事业“爬坡期”、家庭“负重期”这些共同的压力之外,他们白天要组织指挥部队操课训练、参加日常工作,晚上要召集骨干开会、找战士谈心、研究工作、制定计划,半夜还要轮流起来查铺查哨,双休日也要保持在位,一个月下来难得有机会请假外出或回驻地家中一趟,可以说基层干部八小时之外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一点也不比机关干部少。尤其是每次上级安全检查前一天,基层干部特别是主官常常是自检自查到深夜,唯恐稍有疏忽出现差错。基层干部反映,工作苦一点累一点没有关系,就怕被通报、被批评,有时安全工作方面一点小问题通报下来各级都要严肃处理,这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我们都从基层走出来,基层工作任务真的很重,对基层反映忙乱的问题,我们确实要在工作上多一些统筹、少一点忙乱,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减负;基层干部压力真的很大,对检查基层工作发现的问题,我们确实要实事求是客观具体分析,多一些指导帮带、少一点批评指责,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减压;基层实际困难真的很多,对基层反映的实际问题,我们确实要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解难。
机关“从上往下看”的指导模式往往留有“死角”和“盲区”。只有摆正位置、调整视角、末端问效,才能及时校正工作指导上的偏差
平等相待方能坦诚相见。有些机关同志反映,现在到基层检查难掌握真情,调研难听到真话,征求意见难以收集到真正有用的建议。当兵期间,笔者和战士们一起走队列、练体能,和基层干部唠嗑、拉家常。连队战士从开始的紧张、拘谨、客气,到逐渐熟悉、信任、畅所欲言。笔者感到与基层官兵打交道并不难,取决于我们能否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否设身处地地为基层着想,能否平等地与官兵交流,能否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只要和他们真正打成一片,真心话、心里话他们都会讲。
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实效。座谈中,一些基层干部讲到,现在机关下来征求意见建议的不少,但不是我们不想讲,而是有些问题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动静,讲了也是白讲;不是我们不敢讲,问题反映多了,领导会说我们“毛病”、机关会说我们“难缠”。因此,我们机关下去检查工作搞调研,问题不问则已、一问就要真正见底,难题不抓则已、一抓就要真正见效,切实用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取信于基层、取信于官兵。
科学指导来自科学实践。一些曾在机关工作过的基层干部讲,不到不知道、真到真知道、一知吓一跳,以前自己抓基层工作落实的一些任务指标要求,有一半能在基层落实就算不错了。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真正符合基层实际,有多少真正被基层理解和接受,有多少真正能够在基层取得实效?因此,我们机关思考筹划工作,不能光是想出彩、不能老是想当然、不能过于理想化,而是要多从推进部队科学发展上着眼,多从基层落实层面上着手,多从具体工作实效上着力。有的基层主官讲,基层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从内容和难度看,没有多少是火箭上天、潜艇下海这样的“技术活”,只要领导干部到场、检查指导到位,工作就能落实到底。因此,我们机关只要严格按照制度抓、注重持之以恒抓、真正沉到一线抓,各项工作就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基层是检验机关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只有经常照一照,才能看清机关在基层官兵心目中的形象
机关的工作作风如何,基层的评价是最好的印证。这次蹲点期间,我们围绕“你眼中的机关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初步归纳为“十个最欢迎,十个最反感”:一是到基层指导工作既讲标准提要求、又教方法理思路的机关干部最欢迎;只给任务不给条件、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机关干部最反感。二是既检查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的机关干部最欢迎;只查纠问题不帮助解决问题、甚至只管把查出问题当成绩回去汇报的机关干部最反感。三是计划安排工作、制定任务指标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和承受能力的机关干部最欢迎;布置工作只管首长高不高兴、不顾基层满不满意,下达任务指标一味求高求快、不管基层能否做得到的机关干部最反感。四是尊重基层、熟悉基层、关心基层、能为基层办实事的机关干部最欢迎;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机关干部最反感。五是遵循规律、按纲指导的机关干部最欢迎;工作刚一部署就要报情况、报做法、报经验,今天发通知明天就要来检查、听汇报,不给基层落实时间的机关干部最反感。六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判基层工作成绩和问题的机关干部最欢迎;鸡蛋里挑骨头、翻箱倒柜抓辫子的机关干部最反感。七是关注基层疾苦、真心征求意见的机关干部最欢迎;走马观花转一转、不着边际搞调研的机关干部最反感。八是对基层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既帮助找原因、又勇于从自身查根源的机关干部最欢迎;一味片面指责基层、从不反思自身责任的机关干部最反感。九是自身要求严格、为基层作表率的机关干部最欢迎;在敏感问题上老是给基层打电话、递条子、找麻烦的机关干部最反感。十是笑脸接待、热情服务的机关干部最欢迎;打着官腔、板着脸孔的机关干部最反感。笔者认为,这“十个最欢迎”就是我们机关的工作标准和努力方向;“十个最反感”则是我们尤需关注反思、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