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传刚 刘雪松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其实施需要的科学渠道,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高职院校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性原则。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系统性原则。首先是内容的系统性。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还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法律意识、职业生涯设计与指导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既有助于指导学生择业就业,又有助于学生职业活动的发展。其次是教学组织系统性,包括理论知识学习、行为训练、实践学习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相辅相成,在学生的学习中共同发挥作用。第三是实施方案的系统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养成,学校要针对学生在人生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内容侧重点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反复的教育和训练中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原则。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但它不是教条,职业道德总是体现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
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职业活动,才能切身体会职业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内容与意蕴,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些规范。因此,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即使是课堂教学,也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具体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领悟职业德规范。
开放性原则。职业活动是职业道德的载体,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有新职业产生,也相伴产生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
职业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原则要求:教学主体开放,可聘请校友、实业界成功人士、劳动模范等参与职业道德教学,或举办讲座、与学生对话交流等,用他们的思想、行为或切身体会教育学生;教学内容开放,不仅讲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也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案例,开阔学生视野,还可以针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职业道德现象开展讨论、辩论,关注新兴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或原有行业出现的新问题;教学方法开放,除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参加企业活动等形式开展教育。
行业性原则。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的行业性特点要求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并非唯一渠道,实习实训、专题课、专业教学都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突出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教师应努力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针对高职学生成长的需要,深化、扩展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避免空洞的理论学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和加强职业道德内容,应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
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活动中的法律规范、职业理想与人生价值实现等,从而将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避免了学科知识的简单陈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道德课教学效果。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高职学生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掌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而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必须建立在受教育者切身体会的基础上,出于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下这些方法非常有益:
2.1 案例教学法。职业道德的内容是抽象的,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大量鲜活、具体、生动的案例,教师要善于通过实例的列举和分析,寓抽象于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启迪学生思考。也可让学生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为例,与同学交流分享,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
2.2 讨论辨析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学生,而青年学生虽然主体意识增强,但思考和辨别能力不足,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或模糊不清,或极端片面,或矛盾重重,难以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某些职业道德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各抒已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相互讨论或辩论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行为后果与应承担的责任。
2.3 榜样教育法。榜样教育的有效性来源于榜样的真实性、可感性与受教育者的相似性等。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在生活中容易感知的人,如本校的毕业生、本行业专家等,请他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
2.4 行为训练法。即请专业课教师或从业人员直接对学生进行职业行为训练,它具有见效快、学习参与度高的特点。
2.5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指由学生扮演某一行业员工,模拟其工作情形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抽象的职业道德内容会变成具体的、可见的行为,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角色扮演还可使学生从置身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等。实施角色扮演法,教师或学生要精心设计表演内容,并要求学生参与表演评价。
2.6 企业文化感受法。企业文化感受法实际上是一种情景教学法。企业文化是企业塑造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职业道德也融合在企业文化中,显现了时代感、形象感,既生动活泼,又真实具体,学生在体验企业文化的同时,能真切地感受到职业道德文化。感受企业文化的途径很多,如观摩或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等。
开设职业道德选修课或专题系列讲座。职业道德选修课或专题系列讲座是实施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职业道德选修课或专题系列讲座涉及的内容很广,如《行业职业道德》类讲座,可以针对不同的行业,讲授具体职业道德内容,强化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职业道德内容可以请专业课教师或本行业的专家讲解。另外,还可将一些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创新、诚信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将行业职业道德作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开设,强化学生的行业职业道德。
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环节,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业性,只有借助实践,职业规范才能被学生领悟并外化为职业行为。
实习实训环节在高职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师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习前要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理论教育;在实习过程中,要请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或岗位能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讲解与示范,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的经历进行反思与总结,认识职业道德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专业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专业技能的习得与提高。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要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尤其是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掌握与专业课教学和实践联系密切,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应该对学生进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中。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除课堂和实习实训外,还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浸润作用。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业进步,而且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为主题,既要建设干净、整洁、美丽的物质环境,又要建设学风端正、行为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校园文化还应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善于创设富有职业特色的校园环境,营造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联系的文化氛围,如学校的景观、雕像、壁画等应体现职业特色,使学生耳濡目染,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
总之,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既需要贯彻以上原则,也需要以上科学合理的载体渠道,二者相互贯通,互相渗透,共同发挥作用,共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设计与德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2]许曙青.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学生工作,2007(2).
[3]李毅红.优良职业品质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