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岳喜
(太原市政工程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目前,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人行道、广场都进行了施工改造,城市的品味得到了提升,城市建设规范得到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道路的建设、改造与维护。人行道的破损、塌陷给我们出行造成诸多不便。笔者作为一名市政道路的建设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对人行道施工产生的病因及防治浅谈几点认识。
(1)现象:人行道工程完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局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开裂。
(2)病因分析:①因为市政道路的各种管网比较多,人行道基础下面一般都会有自来水管道、热力管道、煤气线路及通信线路,有些施工单位管道施工完工后,不按设计要求回填而是随便回填,造成局部下沉;②人行道上行车或者停车造成过早压坏;③人行道路基压实度不达标是造成沉陷开裂的主要原因。
(1)现象:以人行道灰土基层为例,有些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为了抢工期,只在整平的土基表面胡乱撒层石灰,用铁锹向下挖约10 cm,再稍加翻动就算完工。还有用农村的铧犁来豁松施工,造成灰土局部不均匀,厚度也无法保证。
(2)病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借口工期紧,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方面认识不足;②人行道不做路床,压实度得不到保证,基层厚度无法控制,灰土搅拌不均匀,这就造成人行道铺砖后过早下沉变形。
(3)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内部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控制人行道路基和基层的各项指标(比如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②施工单位在拌制灰土时,要进行厂拌来控制灰剂量和含水量,这样才能保证灰土的均匀及强度。
(1)现象:我们走在人行道上经常发现局部铺砖不稳、翘动,尤其是下雨后的人行道,会出现冒浆、溅水的情况。
(2)病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在铺砖施工时不按配合比配料,水泥随意掺量,砂浆含水量小,方砖夯打后,砂浆中仍有空隙,使得砂、灰分离,搅拌不均匀就进行铺砖,砂浆、方砖、基层三者起不到粘结作用,铺砖后遇下雨还会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局部下沉、积水;②混凝土预制板下的垫层流失、松动,导致方砖铺装后遇雨水冒浆。
(3)防治措施:①严格按施工工艺铺砖,砂浆配合比准确,确保砂浆、方砖、基层三者粘结为一体;②施工完后要注意成品的保护,禁止路人、自行车在刚铺装完的人行道上通行。
(1)现象:有些砖质量不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面层褪色、彩色程度不一致,使得外观不美观,寿命缩短等。
(2)病因分析:①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利润,只在面板表面洒层彩色水泥砂浆或染料,这类产品当时外观可行,可经不起时间的磨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掉色,降低了鲜艳度;②施工铺装时,彩砖表面被砂浆水泥污染,特别是酸碱性的物质腐蚀性很大,特别容易使砖铺面掉色。
2.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性”。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而后者则是一种职业。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得农业分工更为细化,不同环节的分工对工作内容要求更为具体。农业从业者岗位更加明确,主要分布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与产后的生产资料与农械机具销售、技术指导与培训及信息咨询服务等各个专业岗位。这些岗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要求是“专、精、高”,即专业化、精确化与高水平。现代农业各个细化岗位的“专、精、高”就是对农民“职业”要求的具体体现。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必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享受相应的职业保障与权利。
(3)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应选择市面上有品牌、质量好的产品,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上;②生产单位要严格按规范进行加工生产,确保彩色混凝土的厚度、强度;③经常清扫,保持人行道面砖洁净。
(1)现象:人行道完工后,纵不成列、横不成行,缝宽不一致,外观不美观。
(2)病因分析:①预制砖平面尺寸偏差大(属于产品质量问题);②施工为了赶进度,所以要求不严,操作不认真。
(3)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的材料员要控制好成品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②施工操作人员放线要精确,严格施工管理,做到线型顺,外观美观。
(1)现象:人行道铺面排水不畅,下雨后积水,影响路人安全通行。
(2)病因分析:①人行道铺面比路缘石(侧石顶面)低,造成排水不畅通;②人行道铺面没有横坡、纵坡;③人行道铺面沉陷。
(3)防治措施:①人行道铺面完成后,面砖要高于侧石顶面0.5 cm左右,以便排水畅通;②必须保证人行道有合适的横坡及纵坡,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③人行道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及密实度,以保证人行道铺面后不会下沉。
(1)现象:城市交叉口处侧石及人行道铺砖,没有随着弯道半径平顺的弯转,而是有很多折线,人行道铺砖由无规律的三角组成,影响美观。
(2)病因分析:由于各交叉口的弯道半径不相同,没有能够满足需要的、特殊规格的预制板供应,人员安装时比较马虎,导致出现了不平顺的交叉口设施。
(3)防治措施:测量人员在弯道处应遵循多放点、多次看的原则,间隔5 m放一次点,确保弯道的平顺。
(1)现象:人行道范围内的各种检查比较多,有些构筑物高出人行道或低于人行道的铺砖,行人行走不便,造成磕碰等伤害。
(2)病因分析:施工单位不重视,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各施工单位协调不够,高程不统一,造成衔接不顺。
(3)防治措施:市政、公用设施的主管部门应进行相关单位的协调,保证各种检查进的高程与人行道一致,分期施工的各种管网设施应遵循贯彻后再由施工单位接顺的原则,来避免构筑物与人行道衔接不顺的现象发生。遇到有些构筑物不能降低,人行道不能抬高时,可将高出的构筑物做成醒目的标志,以便路人能够及时发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现象:人行道完工后,方砖之间的填充料不足或是不灌缝,行人在上面行走时,方砖容易松动。
(2)病因分析:①施工人员随意洒料、填料,扫缝不认真,造成缝隙不饱满;②填充料不过筛粒,径过大,扫缝时不密实,现场看上去饱满了,但过一段时间会下沉。
(3)防治措施:施工人员要重视填缝工序,认真对待,避免填充料上满下空,要及时补充填料。
人行道的施工,既包括方砖成品的质量控制,又包括施工质量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治以上病因,铺筑出一条让老百姓满意、放心,城市更为美观、靓丽的现代化景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