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3GANGHua
物流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内蒙古发展

钢 花 GANG Hua

(1.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2.内蒙古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结合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思路与对策。1 内蒙古有色金属 (铅、锌、铜、铝等)产业发展总体形势

1.1 已探明的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

内蒙古地域辽阔,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近年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重点在北山成矿远景区、阿拉善成矿远景区、狼山—大青山成矿带、多伦—赤峰成矿带、二连—东乌旗成矿带、大兴安岭中南段成矿带、德尔布干成矿远景区、梨子山—鄂伦春成矿远景区八大区域展开有色金属的地质勘查工作,其中,大兴安岭中南段,被国家列为重点找矿区域[1]。截至2010年,内蒙古已探明铅矿基础储量301.12万吨,锌矿基础储量588.89万吨,铜矿基础储量365.93万吨。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2011》公布的全国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基础储量,内蒙古铅矿基础储量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铜矿基础储量仅次于江西、锌矿基础储量仅次于云南均居全国第2位[2]。内蒙古共有7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因此,内蒙古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1.2 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内蒙古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75.99万吨,其中铅产量1.92万吨,锌产量21.84万吨,铜产量21.08万吨,铝产量129.69万吨。内蒙古10种有色金属产量在全国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第四位[3]。2009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产业企业达337户,比2005年增加19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1 173.4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1%,比2005年增加956.71亿元。有色金属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 133.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达117.5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4倍和3.37倍[4]。

1.3 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依托丰富的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加工为重点,优化有色金属矿山开发结构,严禁低水平建设,重点建设了包头铝业生态工业园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霍林河煤电铝一体化工业园区、赤峰市红山区工业园区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新建并改扩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企业。

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看,铅、锌、铜等有色金属产业主要集中于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一带,骨干企业主要有内蒙古银都矿业、赤峰金峰铜业有限公司、赤峰金剑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兴安铜锌冶炼厂、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等。内蒙古铝产业主要集中于包头和通辽地区,主要企业有中铝包头企业、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等。随着有色金属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蒙古正逐步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探采冶炼加工基地。

2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条件与思路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从总体形势来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应进一步探讨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主体思路,首先有必要对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

2.1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2.1.1 优势条件

首先,内蒙古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按照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论,明显的资源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它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通过集中生产本地区具有相对资源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往来,交易双方都可以节约资源,获得最大收益,并且要素禀赋也是规划产业分工布局的重要因素。其次,内蒙古的区位优势也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初,韦伯提出的工业区位理论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影响产业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5]。内蒙古的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主要集中于赤峰地区,赤峰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同时接受东北和京津唐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内蒙古的铝产业主要集中于包头和通辽二市,包头地处黄河沿线和京包兰铁路区域,通辽地处东北、华北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交通运输都极为便利。最后,内蒙古具备发挥铝电联营的产业组合优势。一方面,内蒙古具备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电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充足的电力供应可以为铝电联营企业提供稳定的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内蒙古又是国家重要的电解铝生产基地,铝产业应加强与煤电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构建 “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实现能源与资源加工的高效组合,促进资源密集型产业低碳化发展。

2.1.2 制约条件

虽然内蒙古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影响着产业发展的进程。

从有色金属产业的内部条件来看,资源粗放式开采、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内蒙古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中,企业 “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延伸不足,目前大部分生产处于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产业链的上游,除了一批新建高起点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以外,规模小、高能耗、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仍占较大比重,大部分企业向有色金属市场提供原矿、精矿、坯锭类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低端产品,盈利率低,有色金属产业深加工度不足。从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水资源缺乏、地质勘查条件差、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着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

2.1.3 支持条件

虽然,诸多因素影响着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但相比较而言,优势条件更为明显。而且,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具备以下两个重要的支持条件。

首先,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内蒙古作为国家资源性省区,重化工基础较好,煤炭、电力、天然气配套资源较为充足,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赤峰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已达110户、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13户,形成了日处理有色金属矿石8.3万吨、年冶炼62万吨、深加工13.2万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探—采—选—冶—加”产业链条。通辽市以霍煤集团为重点,围绕煤电铝、煤化工产业链,已形成年产80万吨电解铝,52万吨铝后加工的产业规模。包头市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铝铜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具备年产50万吨铝、5万吨铜的生产能力。巴彦淖尔市紫金矿业、西部铜业也正在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内蒙古发展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2004年,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启动,至2009年全区共投入地质勘查专项资金70多亿元,安排各类地质勘查项目1 219项,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200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揭牌,基金中心将继续推进地质勘查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实现重大地质找矿工作的突破。为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2009年后国务院先后出台了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关于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决定》等多项政策措施,为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内蒙古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2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

内蒙古 “十二五”时期要重点打造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内蒙古应在具有良好资源、区位和产业组合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的作用,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契机,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进一步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化升级。要结合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现状,在对产业发展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为重点,按照集约采选、集中冶炼、规模发展、深度加工的原则,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提高产业集中度,带动产业布局的调整和规划,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铝电联营和有色金属产业 “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将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战略接续基地。

从生产力布局来看,内蒙古东部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主要沿 “成矿带”布局,东部地区有色金属成矿带主要有两条:赤峰—大板—白音华;通辽—霍林河—东乌珠穆沁,赤峰一线主要是以铅、锌、铜和贵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为重点,要加快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多金属矿山和低品位矿山采选新工艺的研究,推进企业重组改造,依托库博红烨、赤峰金剑等龙头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积极扩大采选、冶炼、加工规模,重点实施赤峰中色库博红烨四期锌冶炼扩建等项目。通辽一线是以铝业为重点,依托霍煤鸿骏铝电、通顺铝业等企业,稳定发展电解铝,积极发展铝箔、铝板、铝带等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深加工,重点建设科尔沁区铝合金轮毂和高精铝板带产品等项目。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主要集中于包头和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以铝业为主,以包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为依托,通过利用包头铝业集团提供的铝液进行生产,通过铝电联营的方式,进行铝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巴彦淖尔市以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产业为主,依托西部铜业、飞尚铜业、紫金矿业等企业,发展铜、铅、锌冶炼和加工业。

在探讨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确定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重点任务:一是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结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向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方向发展。二是延伸产业链,提高深加工水平。铜产业主要在大型铜精矿冶炼企业的基础上,构建 “铜精矿→粗铜→电解铜→铜合金 (黄铜、青铜、白铜等)→铜合金管、板、线材”、 “铜精矿→精铜、电解铜→铜管、铜板、铜线、铜带、铜条、铜丝、铜箔”产业链,提高铜产品深加工度。铝产业主要以大型原铝生产企业为依托,构建产业集群,形成 “氧化铝→电解铝→精铝→铝箔”、“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合金棒材、型材及铝轮毂”、 “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电工圆铝杆→铝电线电缆”产业链,并实现废铝、铝渣回收利用,实现高技术、高载能、低污染的清洁生产。铅深加工重点是发展铅合金板、合金焊条、铅箔等产品,锌深加工重点是锌基合金产品和化合物产品。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产业管理制度。要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产业管理体制,全面整顿和规范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四是加强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深化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坚持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的作用,推进地勘单位 “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

3 推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策支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在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自治区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政府应根据内蒙古东西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不同特点,兼顾产业成长方向和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合理制定各地区产业政策,西部地区以包头和巴彦淖尔市为核心,东部地区以赤峰和通辽市为核心,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完善有色金属深加工聚集基地的配套设施,加强有色金属深加工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有色金属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政府在保证地质勘查基金基本投入的基础上,应对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有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给予资金补贴、贴息贷款等资金支持,安排技术进步专项资金,支持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并加大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对社会投资的导向作用,重点在于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3.2 发展产业基地,促进产业延伸

目前,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的赤峰和通辽市,西部的包头和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重点发展的几个产业基地是:以白音诺尔铅冶炼、兴安银铅冶炼为重点,建设左旗、克旗、翁旗30万吨铅冶炼加工基地;以中色库博红烨锌冶炼为重点,建设红山30万吨锌冶炼加工基地;以赤峰云铜、金剑铜业和富邦铜业为重点,建设喀旗、红山、林西35万吨铜冶炼加工基地;以洛钼集团为重点,建设松山2万吨钼冶炼加工基地;以立仁锡业为重点,建设林西1万吨锡冶炼加工基地。积极推动金峰、金剑等企业实施铜管铜棒、电线电缆、铜板带、小五金等加工项目,力争在铜的精深加工上率先实现突破。推动金银等贵金属和铅、锌、钼等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辽市重点在铝产业发展方面,将在现有优势基础上,以 “煤—电—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电解铝生产集中度,大力发展工业铝型材、高精铝板带箔、电子系列等铝后精深加工,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推进集约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规划到2015年,形成年产1亿吨煤、1 000万千瓦火电装机、300万吨电解铝、240万吨铝后加工的能力,煤电铝产业产值达到1 000亿元以上,铝及铝后加工产值达到800亿元。包头市以铝业为核心,作为产业龙头的包铝集团,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减少普通铝锭、一般型材类产品的比重,增加高、精、尖产品的比重,在品种结构、产品质量上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巴彦淖尔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几个重点是紫金二期10万吨锌冶炼项目、西部铜业10万吨铜材加工、瑞峰8万吨铅冶炼等一批重大项目。

3.3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有色金属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是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在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机制。一是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在有色金属资源富集地区,以大企业集团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可以把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聚集在园区内,根据循环经济理念规划企业布局,以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模式。二是重点展开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工作。工业园区应建立园区内的技术研发机构,以大企业为核心,结合地区的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园区的企业布局,可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究园区产业链的合理构建,研发新技术、新机器和新材料。三是积极发挥绿色信贷的引导作用,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有色金属矿产企业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利率,而对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从而引导资金流入环保循环经济型企业,实现资金的 “绿色配置”。

3.4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团化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地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与资源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地勘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内蒙古地矿局属地化以来,通过近年来的企业化改革,发展迅速。内蒙古地矿局在改革中,并未简单仿效企业改制 “一刀切”的套路,而是在考虑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调研,在改制过程中采取了 “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运行模式,进行内部企业化改革,建立 “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 “用人、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企业员工干事业的热情和潜能,使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迅速提升,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和贡献力也明显增大。目前,内蒙古地矿局已组建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其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1] 王中和.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升级全面建设 “中国有色金属之乡”[J].西部资源,2010(3):4.

[2]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周云忠.内蒙古:有色工业大提速[J].中国有色金属,2010(19):25.

[4] 周耀亭,张晶.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J].北方经济,2011(3):6.

[5] 李君华,彭玉兰.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7(2):147.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内蒙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可爱的内蒙古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爱在内蒙古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