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平 高 明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河北 保定 071000)
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将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自此高校扩招一直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高校扩招虽然迎合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使我国人力资源结构趋于合理,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了一些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升学的扩招,实际上是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下降。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也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木子美现象”等。虽然这与本科生扩招没有必然联系,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低素质的学生进校后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大学规模扩大而造成的管理和道德教育上的缺位引发的。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更需要知识面宽广的全面发展的全能人才。面对中国大学每年招收数百万名大学本科生,招生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平不高的问题,解决之路只能是深化改革。所谓改革,即改变现有的不健全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鉴于本科生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其本科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广受各界关注、颇为复杂的一项工程。各主要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行动都显得既大胆又谨慎,因为作为大学的基础,本科教育积极而又稳健的发展是整个大学前进的基本保证。文献[1]从资本存量和本科生拥有量的角度分析我国应该具有的最合理的本科生规模,提出了适度减小本科教育规模这一观点。文献[2]提出利用本科生教育导师制这一方法来提高本科生整体水平,文献[3]通过分析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革培养模式、调整培养目标等对策。总而言之,深化本科生教育改革一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要探索和确立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和规格的一种预先规定,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导向、规范、评价作用。所谓人才培养类型,是指从横向层面上对人才的划分,如将人才划分为经营管理型、专业技术型等不同类型等;所谓人才培养层次,是指从纵向上对于人才等级的一种划分,如将人才划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所谓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如对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和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等。所以,人才培养应以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知识实用性、综合能力、适应生活需要、创造性与个性的人才为目标。
1.1 为社会服务的人才:有人说过“大学生只有不拘泥于书斋服务社会才能真正成其为大”。只有培养出有为服务社会意识的大学生才能逐渐培养胸怀天下的人文关怀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掌握社会”的领袖能力。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的人才符合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良知和正义价值发展需求。
1.2 实用性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倾向于适用于多领域的实用性人才。所以大学必须通过多科性综合培养,使本科人才不仅能够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顺利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1.3 综合应用能力: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大学生,是学校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本科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为了满足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出现对大学生能力的基础化、综合化、国际化和实践性的趋势的要求。笔者认为,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应注意:在基础学习阶段不分专业,设置共同的基础学习阶段来避免过早出现专门化,在主体学习阶段通过限制专业设置数和引入核心课程对专门化加以限制。
1.4 适应生活需要:培养学生所必需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以使学生适合大学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培养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欣赏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生活品质。
1.5 创造性与个性: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只有具备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才能推进我国市场资源配置,不断的开创新局面,所以各高等院校应注意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为他们提供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实现创新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笔者认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书院制相结合。
2.1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它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提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即哈佛“红皮书”)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注重专业教育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大学应该以人为本。在大学教育中,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大学的根本和基础,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二是以学生个体为本,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积极推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推行,不是为学生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以追求学生的公民意识、完善人格,传递重要的价值观为目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不仅成为人才,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他们为迎接迅速变化的世界作最好的准备。通识教育的发展正好解决了当代大学生缺乏主体性以及对大学精神的追求、社会意识不强这一问题。所以学校应通过开设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等推行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自由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立论,就是着重于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从训练技能到培养素质,这是对教育目标很大的提升。国家提出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对整个教育作出战略性的调整。但是,素质教育是一个宽广的概念,需要逐步深化认识、细化操作。
笔者认为,各高等学校在大力推崇通识教育的时,应必须秉持“植根本土,放眼全球”的价值定位和实践定位。“植根本土”就是发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中国传统的通识教育,不仅势要完成人内在的整合,更要将内在修养呈现在外在形体身躯之上(孟子所谓“践行”),而且,这种教育也要完成人与世界的贯通。中国本土文化的精华,必须在大学通识教育之中予以保留并发扬。教育本就应该承担本土知识的保存、传递和发展的重任,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乃至教师的素质等也都应该在本土知识的视角上加以重新认识或阐述。大学通识教育应在本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上发挥作用,这也是大学教育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的一种重要体现。
“放眼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国文化也不断交织融合。所以在学生教育培养也上应以长远眼光去面对,才能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发展,不会被淘汰。通识教育是教育的现代化产物,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各个民主制国家的大学中,均可采用通识教育的共同模式,所以各高校在这个过程之中应该相互交流,实现共同的教育文化的发展。通过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通识教育内容和体系,来塑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观念的人才。“植根本土”与“放眼全球”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对于通识教育而言,重点在于“植根本土”,而“放眼全球”则是对前者完整性的合理补充。两者一起抓,两者都要硬,才能使中国教育走得更好。
2.2 书院制教育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香港中文大学实行书院制近半个世纪,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校通过书院制向学生提供通识教育。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所以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开张学院制更容易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已开始推行书院制的培养素材的模式。书院是组织学生活动、实现“全人”教育的主要平台,杜绝“书呆子”。书院通过组织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领袖才能训练等等各种活动来锻炼学生能力,使他们更懂得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同时,书院应沿袭通识教育的思想重视博雅教育,侧重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全人发展是崇基的特色,通过为同学提供各种非形式教育项目和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并使其与现代学术结合,令学生不忘本之余,且有能力应付现代社会的挑战。书院制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众所周知,随着高等教育渐趋普及,当今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不利师生接触,也容易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疏离。书院这种小而紧密的群体有利于维持师生和同学间亲密的关系,促进沟通,并培养归属感。
2.3 通识教育与书院制相结合
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如果说“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共同面”的话,那么学院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对每个学生特别是“杰出人才”所要求的“不同面”。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书院制是通过实践实际活动实现他们个性拓展的培养模式。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得已全面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新的培养模式,用通识教育方法和学院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鼓励学生沟通交流,来使大学生价值最大化。但通识教育和学院制作为耳熟能详却又颇为陌生的教育培养方式,如何根据不同高校的学科特色、学生特点、资源设施来推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通识教育方法和学院制管理模式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1]冀小幸.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7.
[2]胡生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朱慧.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师范大学,2009.
[4]曹善华.本科教学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2.
[5]秦绍德.通识教育: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J].中国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