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11)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国家经济增长的快慢、社会和谐程度、劳动就业率高低不仅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而且大量实用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及提高也经由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在我国科技步伐加快、产业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713.1万人,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存在着很多招生困境,有些在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为抢夺生源虚夸宣传、有偿招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个别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面临倒闭的边缘。
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急需大量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和提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人才及熟练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2010年全国初中毕业生1763.3万,中职计划招生人数830万,实际招生713.1万,完成百分比85.9%。吉林、辽宁、湖北等11个省(市)招生任务的完成率还不到8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已严重滞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全方位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普通高中还将不断扩大招生。而中职招生实质上己没有了分数线的限制,只要读完了初中都可以上,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多招生,对正在上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也照样招进来。按照目前这样的升学模式,中职学校的生源必然质量越来越差。但是中等职教还将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将一大批质量不高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继续发挥职教分流的功能。
当前我国的中职招生无序竟争的状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各职业学校在招生中不得不依赖各种招生中介进行招生;各中职学校为了抢夺生源都采取提前入学的办法,先下手为强将学生早早地招到学校中去;招生中介在招生中为了一己之利竞相采用“相互低毁,自相残杀以及企图垄断招生市场”等不正当竟争手段进行招生。这些无序竟争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办学的成本,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平等的招生市场秩序与社会道德规范,从根本上制约了中职招生的可持续发展。
因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加之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教育及劳动主管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同时,大多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仍然十分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看做是弱势教育。其与普通教育相比,不仅生源的素质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建设、企业认可度上明显倾向于普通教育。
生源的相对减少必然导致生源质量低下,二者的原因只有一个,从根本上说都是人们行为选择的结果。从文化层面来说,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甚至直至今日仍带着浓重的农业文明的色彩,这种文化下人们一直“重农抑工商”,重学术轻应用,对于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然是充满鄙夷,不屑一顾。再者,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提供的低技术含量的各种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魅力就完全地被其他教育模式的光环所掩盖。同时,高校的扩招,就业分配制度的取消,这些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如前所述,在招生市场业己形成的今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宏观调控等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的中职招生市场形成的时间很短,市场发育很不成熟,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也没有尽到应有的管理责任。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了当前中职招生市场的混乱。详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规则不健全、不当竞争、市场自身的缺陷、政府失灵。
中职生源减少从人们的行为选择的角度来讲,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但从中职教育自身内部寻找原因的话,其自身不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所培养的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也会阻碍人们对中职的选择。因此,中职教育自身发展不力也是制约其招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不少学校实验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有的学校必要的教学环节不能得到保证。此外,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另外,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状况是文化基础课教师偏多,专业技能课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1)宣传教育是改造文化的主要手段
要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变人们鄙视职业教育的偏见,舆论导向的作用不可或缺,需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与杂志等大众传媒共同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公众解释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种类、地位与作用、培养模式与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其所培养的人才需求状况等,积极推介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先进典型,使社会公众不断加深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最终使他们树立劳动光荣、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视同仁。
(2)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造文化的主要力量
要达到教育改造文化的目标,首先必须向基础教育的教师介绍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教育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督促各初级中学成立以主要领导负责的由各毕业班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升学咨询处”,免费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升学咨询服务。各初级中学还应以各种形式如“家长学校”或家访的形式对家长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并且要在所在社区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等有关职业教育的知识。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创设一种正确有效的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将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也纳入到升学率之中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当前,中职招生市场混乱是影响中职招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而治理招生市场混乱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虽然能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资源,大大提高效益。但是市场经济并非完美无缺,有着自身的缺陷即“市场失灵”。从而决定了政府的介入,政府介入并不是要由政府完全代替市场,而是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运用政府的力量遏制或限制市场机制自发运行所产生的剧烈波动。
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也是影响其招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职招生的困境、成因与对策研究中等职教要走出招生的困境,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克服自身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应该是在于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前景。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注意适应市场,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学生就业前景的保障才是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所在。
(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专业师资是制约职业学校大发展的瓶颈之一,建设好一支“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学校“软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职业学校专业师资不同于普通文化课教育师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师资必须还要有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并且其技能要能随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否则难于完成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任务。
(3)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单一的培养模式会极大得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致力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再是狭隘的就业和技术培训的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采用“双通道”模式,这种模式兼备了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两个职能,在教育内容融合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可取得普通高中与职业中专两张文凭或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培养出“合格+专长”的人才。
(4)转变学校的办学模式,进行多途径的办学模式探索
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多元并举,这可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办学的多元体制和办学的多元类型。在办学体制上,企业事实上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而同时企业和学校的结合也有助于职业技术学校的方向定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尝试将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其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考虑改变当前孤立于正规学校教育的边缘的形式可以考虑发展多元类型的办学方式,面向更多的社会成员而提供更多的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可以转化为职前教育、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各方面相结合的统一的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昭示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迎来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定能走出招生困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刘贤伟.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成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2]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04).
[3]教育部关于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J].云南教育,2007(05).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J].云南教育,2006(04).
[5]王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努力为“两个率先”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6]加强职业教育统筹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J].政策,2008(11).